应如何认识语义场的层次性?应如何认识语义场的层次性?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应如何认识语义场的层次性?

(1)【◆题库问题◆】:[问答题] 应如何认识语义场的层次性?

【◆参考答案◆】:
层次性是语义场的恃点之一。事物本身的分类是有层次的,因而反映事物类别的语义场之间也就形成了有层次的结构.若干较小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较大的语义场,若干较大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更大的语义场,比如"皮鞋、凉鞋、运动鞋、布鞋„"可以构成"鞋"这个语义场,"鞋"又可以同"帽子、上衣、裤子、袜子",集合成"衣物"这个更大的语义场。

(2)【◆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简述语言分化的过程并归纳方言产生的条件?

【◆参考答案◆】:语言自产生之是起,它的语音、语汇、语法、语义各组成部分就在不断地变化之中,这些变化总是开始于某一人群,然后借助人们之间的言语交际向四方扩展。在远古时代,由于受食物资源的限制,人类社会的规模不可能很大,社会成员也很少。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增长,人们不得不分成不同的人群而分开居住,并且一分再分,越走越远,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范围。对这些原先住在一起后又分开的人们来说,如果彼此居住和活动的地点越来越分散,相距越来越遥远,相互之间的效也就会越来越少,原本统一的社会就会逐渐发生不完全分化,在地域上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的言语交际频率很低,甚至难以发生,一个地区内的语言发展演变也就难以借助言语交际的力量扩散到其他地区,各地区使用的原本相同的语言共同点就会不断增多,时间一长,不同地区的语言就会各自形成一系列自己的特点,不同的方言就形成了。由此可见,社会的不完全分化是一种语言内部产生方言分岐的必要社会条件,可以说,没有社会的不完全分化就没有方言的产生;但如果只有社会的分化,而没有语言的发展演变,一种语言内部的方言分歧也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方言的产生是社会的不完全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3)【◆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论述口语和书面语的联系和区别?

【◆参考答案◆】: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而且大多数语言在其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的书面语。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但是,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口头交际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没有记录这些成分,而只记录了词语,即口语传递信息和思想感情的关键成分,同时,书面语是经过推敲的,因此更简练、精确。另一方面,书面语为了补充口语交际时的语境等非语言成分,又不得不添加一些成分。确切地说,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另外,书面语一旦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以后,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史。书面语由于克服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语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书面语和口语在多数情况下一般是基本一致的。即指基本的语言成分是一致的。如果书面语和口语严重脱节,那么,或迟或早最终还是要适应口语的演变而发生变化。因为口语是第一性的,因此,研究语言首先应研究口语,并且当书面语和口语发生严重分歧时,应以口语为准。决不能由于重视书面语的研究而忽视口语的研究,更不能认为书面语是语言研究唯一的对象或主要对象。

(4)【◆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修路”、“老人可以接待”都是歧义结构,试从语义角色的角度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1、"修路"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通过"修"这个动作,使之有了"路",另一个是原本就有"路",但"路"有问题,通过"修"使之好。"老人可以接待"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可以接待老人",另一个是"老人可以接待别人"。2、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把变元分为不同的类型,这些类型就叫语义角色。常见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与事、结果、工具、处所等等。语义角色不同,常常造成歧义。3、"修路"的第一个意思中,变元"路"的语义角色是结果。第二个意思中,变元"路"的语义角色是受事。"老人可以接待"的两个意思中,变元"老人"的语义角色分别是受事和施事。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与句子语义结构有关的述谓结构的掌握情况,其它的诸如"语义指向"等都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5)【◆题库问题◆】:[填空题] 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四个要素。

【◆参考答案◆】:音高;音强;音长;音质

(6)【◆题库问题◆】:[判断题] 义素就是构成一个多义词的各个意义。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7)【◆题库问题◆】:[填空题] 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和()。

【◆参考答案◆】:古代印度;中国;古希腊-罗马

(8)【◆题库问题◆】:[多选] 符号由()两个部分构成。
A.形式
B.意义
C.正面
D.反面

【◆参考答案◆】:A, B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派生义

【◆参考答案◆】:
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直接或间接地从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也叫引申义。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现代汉语词典》对“鸟”的释义是:“脊椎动物的一纲,体温恒定,卵生,嘴内无齿,全身有羽毛,胸部有龙骨突起,前肢变成翼,后肢能行走。一般的鸟都会飞,……”一般人对“鸟”的词义的理解并非如此科学、准确,但并不妨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和理解“鸟”这个词。请根据有关词的“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的观点,对这种现象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1)词的通俗意义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词的科学意义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是"鸟"的科学意义,而一般人对"鸟"的理解是"鸟"的通俗意义。(2)尽管通俗意义不太科学、准确,但一组非本质特征的总和也可以起到使不同的事物相互区别的作用,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专业活动除外),只要掌握了词语的通俗意义,就足以使人们正确地使用词语来指称不同的事物。(3)词语的科学意义一般只用于特定的学科领域,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都是按照通俗意义来理解和使用词语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小豌豆-答案网 » 应如何认识语义场的层次性?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