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问答题] 结合母语和你所学外语,说明语法的性质。
【◆参考答案◆】:
(一)抽象性
语法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客观存在,是对聚合的抽象和概括,它潜存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不论说话人、听话人的语法知识,还是语法学者对语法规律的描述,都是从具体的话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例如汉语中的"动语+宾语"这种结构方式及其结构规则,就是从"吃苹果""看电影""洗衣服""读小说"等无数同类话语的聚合中抽象出来的。任何一条语法规则,都概括了大量具体话语的共同特征,而舍弃了其间的差异。
(二)生成性
语法提供的是各种组合规则,在不改变组合的前提下,适当替换不同聚合中的成分,可以生成无数新的言语作品。例如根据语法规则,可以把"中文系买了一批新书"变换成许许多多不同的话语:"中文系"前面可加上"渤海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许多不同修饰语,同时也可以把"中文系"替换成"资料室""老王""历史系","买了"前面可以加上"去年""今天""也""又""果然"等不同修饰语。这样,根据少数语法规则,就可生成无限多的话语。语法的生成性也表现在对话语的理解上。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我们也可理解无限多的从未听说过的话语。
(三)稳定性
在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中,语法的发展是最慢的,表现出明显的稳定性特征。例如汉语"主语—谓语"结构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体词谓语句、定中性偏正结构在古代汉语中也是非常常见的形式。这都表现出语法的稳定性。稳定性并不是说语法是一成不变的。语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发生变化,例如古代汉语有"动语—宾语""宾语—动语"两种动宾结构,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只保留了"动语—宾语"结构。汉语在发展过程中还从印欧语系借鉴和吸收了从句。这些都反映了语法的变化性。语法的稳定性源于交际的需要。
(四)民族性
各种语言的语法都有各自的民族性特征,表现为语法的民族性。例如在语法范畴方面,英语有数、格、体、时、人称、级等范畴,而一般认为汉语没有这些语法范畴。汉语量词丰富,而英语中没有量词。汉语说"三个学生",英语说"three students"。语法的民族性表现的是不同语言之间在语法上的区别性特征,是和语言的共性相对的。
(一)抽象性
语法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客观存在,是对聚合的抽象和概括,它潜存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不论说话人、听话人的语法知识,还是语法学者对语法规律的描述,都是从具体的话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例如汉语中的"动语+宾语"这种结构方式及其结构规则,就是从"吃苹果""看电影""洗衣服""读小说"等无数同类话语的聚合中抽象出来的。任何一条语法规则,都概括了大量具体话语的共同特征,而舍弃了其间的差异。
(二)生成性
语法提供的是各种组合规则,在不改变组合的前提下,适当替换不同聚合中的成分,可以生成无数新的言语作品。例如根据语法规则,可以把"中文系买了一批新书"变换成许许多多不同的话语:"中文系"前面可加上"渤海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许多不同修饰语,同时也可以把"中文系"替换成"资料室""老王""历史系","买了"前面可以加上"去年""今天""也""又""果然"等不同修饰语。这样,根据少数语法规则,就可生成无限多的话语。语法的生成性也表现在对话语的理解上。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我们也可理解无限多的从未听说过的话语。
(三)稳定性
在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中,语法的发展是最慢的,表现出明显的稳定性特征。例如汉语"主语—谓语"结构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体词谓语句、定中性偏正结构在古代汉语中也是非常常见的形式。这都表现出语法的稳定性。稳定性并不是说语法是一成不变的。语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发生变化,例如古代汉语有"动语—宾语""宾语—动语"两种动宾结构,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只保留了"动语—宾语"结构。汉语在发展过程中还从印欧语系借鉴和吸收了从句。这些都反映了语法的变化性。语法的稳定性源于交际的需要。
(四)民族性
各种语言的语法都有各自的民族性特征,表现为语法的民族性。例如在语法范畴方面,英语有数、格、体、时、人称、级等范畴,而一般认为汉语没有这些语法范畴。汉语量词丰富,而英语中没有量词。汉语说"三个学生",英语说"three students"。语法的民族性表现的是不同语言之间在语法上的区别性特征,是和语言的共性相对的。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音位
【◆参考答案◆】:
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如:汉语普通话中,"拔[pA]"和"爬
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如:汉语普通话中,"拔[pA]"和"爬
"是靠
两个音素来区别意义的,分作两个音位。
(3)【◆题库问题◆】:[问答题] 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但不能把"我吃饭"说成"饭吃我"?不能把"失去生命"这意思说成"huo(活)",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是说,每个人都有说话、发言的权利,其他人不能干涉,是自由的.
但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我",不能把"失去生命"这意思说成"活":说的是,我们说话要符合中华民族语言表达的规范,不能说不符合规矩的话,不能说产生歧义的话.所以说,语言也不是可以随便乱说的.
"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是说,每个人都有说话、发言的权利,其他人不能干涉,是自由的.
但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我",不能把"失去生命"这意思说成"活":说的是,我们说话要符合中华民族语言表达的规范,不能说不符合规矩的话,不能说产生歧义的话.所以说,语言也不是可以随便乱说的.
(4)【◆题库问题◆】:[多选] 下列各项中的“语言”是语言学意义上的“言语”的有()。
A.《红楼梦》的语言代表了当时口语的状况
B.他讲话的语言精彩极了
C.语言学的价值正在被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D.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E.语言能力是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
A.《红楼梦》的语言代表了当时口语的状况
B.他讲话的语言精彩极了
C.语言学的价值正在被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D.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E.语言能力是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
【◆参考答案◆】:A, B
(5)【◆题库问题◆】:[问答题] 语音有哪几个属性?其本质属性是什么?
【◆参考答案◆】:语音有三个方面的属性,即:生理属性、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6)【◆题库问题◆】:[单选] 一个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部分是()
A.A.词根
B.前缀
C.C.后缀
D.词尾
A.A.词根
B.前缀
C.C.后缀
D.词尾
【◆参考答案◆】:A
(7)【◆题库问题◆】:[单选] 关于语言和言语说法正确的是()。
A.语言和言语是人类在交际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两种同质的形式
B.语言等于语言活动减去言语
C.语言和言语一样都隐含有很强的内在一致性
D.语言与言语相比,语言有社会性、抽象性和均质性
A.语言和言语是人类在交际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两种同质的形式
B.语言等于语言活动减去言语
C.语言和言语一样都隐含有很强的内在一致性
D.语言与言语相比,语言有社会性、抽象性和均质性
【◆参考答案◆】:D
(8)【◆题库问题◆】:[填空题] 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研究()()()()四大部分。
【◆参考答案◆】:语音;语法;语义;语用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语言环境
【◆参考答案◆】:语言环境简称语境。语境是语用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语境有狹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是言语内部的上下文或前言后语;广义的语境既可以包含狭义语境的内容,也可以包括言语外部的交际场景和杜会文化背景。语用学中所说的语境,一般是指广义的语境。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结合母语和你所学外语,说明语法的性质。
【◆参考答案◆】:
(一)抽象性
语法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客观存在,是对聚合的抽象和概括,它潜存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不论说话人、听话人的语法知识,还是语法学者对语法规律的描述,都是从具体的话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例如汉语中的"动语+宾语"这种结构方式及其结构规则,就是从"吃苹果""看电影""洗衣服""读小说"等无数同类话语的聚合中抽象出来的。任何一条语法规则,都概括了大量具体话语的共同特征,而舍弃了其间的差异。
(二)生成性
语法提供的是各种组合规则,在不改变组合的前提下,适当替换不同聚合中的成分,可以生成无数新的言语作品。例如根据语法规则,可以把"中文系买了一批新书"变换成许许多多不同的话语:"中文系"前面可加上"渤海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许多不同修饰语,同时也可以把"中文系"替换成"资料室""老王""历史系","买了"前面可以加上"去年""今天""也""又""果然"等不同修饰语。这样,根据少数语法规则,就可生成无限多的话语。语法的生成性也表现在对话语的理解上。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我们也可理解无限多的从未听说过的话语。
(三)稳定性
在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中,语法的发展是最慢的,表现出明显的稳定性特征。例如汉语"主语—谓语"结构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体词谓语句、定中性偏正结构在古代汉语中也是非常常见的形式。这都表现出语法的稳定性。稳定性并不是说语法是一成不变的。语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发生变化,例如古代汉语有"动语—宾语""宾语—动语"两种动宾结构,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只保留了"动语—宾语"结构。汉语在发展过程中还从印欧语系借鉴和吸收了从句。这些都反映了语法的变化性。语法的稳定性源于交际的需要。
(四)民族性
各种语言的语法都有各自的民族性特征,表现为语法的民族性。例如在语法范畴方面,英语有数、格、体、时、人称、级等范畴,而一般认为汉语没有这些语法范畴。汉语量词丰富,而英语中没有量词。汉语说"三个学生",英语说"three students"。语法的民族性表现的是不同语言之间在语法上的区别性特征,是和语言的共性相对的。
(一)抽象性
语法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客观存在,是对聚合的抽象和概括,它潜存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不论说话人、听话人的语法知识,还是语法学者对语法规律的描述,都是从具体的话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例如汉语中的"动语+宾语"这种结构方式及其结构规则,就是从"吃苹果""看电影""洗衣服""读小说"等无数同类话语的聚合中抽象出来的。任何一条语法规则,都概括了大量具体话语的共同特征,而舍弃了其间的差异。
(二)生成性
语法提供的是各种组合规则,在不改变组合的前提下,适当替换不同聚合中的成分,可以生成无数新的言语作品。例如根据语法规则,可以把"中文系买了一批新书"变换成许许多多不同的话语:"中文系"前面可加上"渤海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许多不同修饰语,同时也可以把"中文系"替换成"资料室""老王""历史系","买了"前面可以加上"去年""今天""也""又""果然"等不同修饰语。这样,根据少数语法规则,就可生成无限多的话语。语法的生成性也表现在对话语的理解上。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我们也可理解无限多的从未听说过的话语。
(三)稳定性
在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中,语法的发展是最慢的,表现出明显的稳定性特征。例如汉语"主语—谓语"结构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体词谓语句、定中性偏正结构在古代汉语中也是非常常见的形式。这都表现出语法的稳定性。稳定性并不是说语法是一成不变的。语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发生变化,例如古代汉语有"动语—宾语""宾语—动语"两种动宾结构,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只保留了"动语—宾语"结构。汉语在发展过程中还从印欧语系借鉴和吸收了从句。这些都反映了语法的变化性。语法的稳定性源于交际的需要。
(四)民族性
各种语言的语法都有各自的民族性特征,表现为语法的民族性。例如在语法范畴方面,英语有数、格、体、时、人称、级等范畴,而一般认为汉语没有这些语法范畴。汉语量词丰富,而英语中没有量词。汉语说"三个学生",英语说"three students"。语法的民族性表现的是不同语言之间在语法上的区别性特征,是和语言的共性相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