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
【◆参考答案◆】:(1)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是指:话语并不是浑然一体的,而是可以分解成大小不等的组成成分。例如:"我找他"这句话,可以分解为"我"、"找他"两个组成成分。"找他"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找"和"他"两个组成成分。(2)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是指:人们说话时,语言符号只能依时间的先后成线性排列,正是在这种线性的排列中,语言符号之间才得以形成各种组合关系,产生各种不同的语法结构。例如,"我"和"找"这两个语言符号只可能线性排列为"我找"或"找我",前者形成主谓关系,后者形成动宾关系。(3)正是因为语言符号是离散的,才有可能依线性顺序对这些语言符号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使有限的语言符号通过这种反复的重新组合,可以表达无限的信息和思想。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
【◆参考答案◆】:根据交际意图的实现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言语行为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说话人采用某种行事行为的表达方式来实现其自身预期所能实现的意图,就是直接言语行为,如用祈使句来表示请求,用疑问句来表示询问。间接言语行为是一种行事行为的形式表示另一种行事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是美国哲学家塞尔提出来的。
(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语音相似
【◆参考答案◆】:互补的语音形式并非都属于同一个音位,属于同一音位的语音形式,其语音也必须相似。
(4)【◆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简述人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就有的?
【◆参考答案◆】:现代科学实验证明,人类的大脑具有"遗传机制",其中有一部分肯定是后天才获得的非本能的知识,如词语、发音等个别的语言现象,而另一部分则可能是人先天就具有的本能的知识,如语类、层次等最基本的句法原则。美国当代语言学家乔姆斯最早提出这样一种假设。他认为人的大脑中储存的语言知识应分作两类,一类叫做"语言能力的知识"或"普通语法",这是全人类语言所共有的,另一类叫做"语言运用知识"或"个别语法",这是各民族语言所特有的。前者是一种通过生物进化和遗传获得的知识,后者则是人出生以后在一定环境下通过学习掌握的。人出生时大脑的构造已经决定了人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这部分能力人人都有,人人都一样。根据这种假设,人以大脑中的普通语法为内因基础,以所处的语言环境为外因条件,最终才获得完整的语言知识和具有完备的语言能力。当然"语言遗传机制"到底是什么东西目前还不能肯定,若能通过更进一步的研究最终证明人类语言是否合格和各种变化的现象都是受到普遍原则限制的结果,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儿童在短短丙三年内就能学会复杂的语言,因为这一部分普通原则是不必学的,是人与生俱来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本来就储存在大脑的某个部位中的。
(5)【◆题库问题◆】:[填空题] 语言是()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最有效的工具。
【◆参考答案◆】:人类社会
(6)【◆题库问题◆】:[填空题] 像汉语这样主要采用语序和虚词语法手段来表达各种句法关系,而没有词的形态变化的语言叫做分析语。像俄语这样主要采用()和()等形态性的语法手段的语言叫做屈折语。
【◆参考答案◆】:外部屈折(附加);内部屈折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记号
【◆参考答案◆】:文字系统中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
(8)【◆题库问题◆】:[填空题] 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别有的比英语和德语的差别还要大,但是仍然属于一种语言,这是因为使用者共同属于一个(),并且有共同的(),有共同语和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
【◆参考答案◆】:民族;书面语(文字)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语言的接触
【◆参考答案◆】:指说不同语言的人在口头上或书面上经常交往所引起的语言上的相互影响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参阅相关文献,简要说明霍恩二原则提出的理论基础。
【◆参考答案◆】:
格莱斯会话准则和齐波夫(Zipf)省力原则。省力原则或称经济原则,最早由美国学者GeorgeKingsley Zipf于1949年提出,Zipf试图用省力原则来解释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省力原则不仅给语言学以很深的启示,同时它对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诸多其它学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Zipf是这样来解释省力原则的:
第一,省力是一种平均量。一个人一生要经历很多事情,他在一件事情上的省力可能导致在另一件事情上的费力。反过来,在一件事情上的费力,又可能导致在另一件事情上的省力。
第二,这只是一种概率而已。一个人不可能事先绝对地肯定某种方法一定能让他省力,他只能有一个大概的估计。省力原则具体应用到语言学领域中,认为有两股既相互矛盾而又相互影响的力量,一股是"统一的力量",或者叫"说话人经济原则"。这股力量是以简化为目的的,即说话人希望自己说得尽可能少,最理想的情况是能用一个声音来表达一切意义,以减少自己编码时的困难。另一股力量是"分化的力量",或者叫"听话人经济原则"。这是和第一股力量相反的,以反歧义为目的的力量。根据这条原则,听话人希望说话人尽可能说得多,最好是每一种意义都只能由一种表达方式来表示,以减少自己解码时的困难。语言活动要有效地进行,须在这两股力量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格莱斯会话准则和齐波夫(Zipf)省力原则。省力原则或称经济原则,最早由美国学者GeorgeKingsley Zipf于1949年提出,Zipf试图用省力原则来解释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省力原则不仅给语言学以很深的启示,同时它对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诸多其它学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Zipf是这样来解释省力原则的:
第一,省力是一种平均量。一个人一生要经历很多事情,他在一件事情上的省力可能导致在另一件事情上的费力。反过来,在一件事情上的费力,又可能导致在另一件事情上的省力。
第二,这只是一种概率而已。一个人不可能事先绝对地肯定某种方法一定能让他省力,他只能有一个大概的估计。省力原则具体应用到语言学领域中,认为有两股既相互矛盾而又相互影响的力量,一股是"统一的力量",或者叫"说话人经济原则"。这股力量是以简化为目的的,即说话人希望自己说得尽可能少,最理想的情况是能用一个声音来表达一切意义,以减少自己编码时的困难。另一股力量是"分化的力量",或者叫"听话人经济原则"。这是和第一股力量相反的,以反歧义为目的的力量。根据这条原则,听话人希望说话人尽可能说得多,最好是每一种意义都只能由一种表达方式来表示,以减少自己解码时的困难。语言活动要有效地进行,须在这两股力量之间达到一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