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请用思想品德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评析该课堂实录中教学活动的合理性。《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三框题《唱起自信之歌》的教学中,在讲到“相信自己行,才能大胆尝试,接受挑战”时,教师给学生放了一首歌,并利用多媒体将歌词投影出:(可以跟唱)《我相信》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想做的梦,从不怕别人看见,在这里我都能实现;大声欢笑让你我肩并肩,何处不能欢乐无限;抛开烦恼,勇敢地大步向前,我就站在舞台中间;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在日落的海边,在热闹的大街,都是我心中最美的乐园;我相信自由自在,我相信希望,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有你在我身边,让生活更新鲜,每一刻都精彩万分;I do believe没有失败,只要离成功更近了一点儿。为何不唱响只属于自己的自信之歌?
【◆参考答案◆】:此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聆听和跟唱歌曲,让学生能够体悟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应该肯定、尊重自己的成绩,不能丧失自信。该课堂采用了体验学习和情境学习的方式,合理地运用了初中生情感丰富的特点。
【◆答案解析◆】:略
(2)【◆题库问题◆】:[单选] 党的各种会议、国家会议一直在讲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是社会还是会时不时爆发一些冲突与犯罪事件。大众舆论认为:我们现在的社会还是很和谐的,只是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大众舆论的话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互相依赖、相互包含
B.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相互结合
C.主要矛盾体现事物整体状态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矛盾双方互相依赖、相互包含
B.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相互结合
C.主要矛盾体现事物整体状态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出,社会整体状体是和谐的,但是存在着一些破坏和谐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在看待社会这个复杂事物的整体状态时,要抓住主要矛盾。因此选C。ABD三项与题干不符。
(3)【◆题库问题◆】:[单选] 之前有一段这样的视频在网络流传:一位60岁左右的老人骑着电瓶车在积水的马路上行驶,突然不知何原因摔倒,车翻人倒地,半浸在不算深的水中。三名路人上前查看后又离开,没有人扶起老人。老人最终因力竭溺水身亡。事后,上前查看的三名路人遭到舆论、伦理和内心的多重拷问,同时也背上“见死不救”的恶名。对于这三名路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认为,他们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但必须承担道义上的责任。整个事件体现了()。①道德的评价标准是人民的利益所决定的善恶、融入观念②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③重要的、基本的社会关系和行为主要靠道德调整④道德主要通过个人良心、社会舆论、自省等方式起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道德和法律作为人民的行为规范,对社会关系都有调节作用。但两者的调节作用不同,道德对社会的调节主要靠教育的力量、社会舆论和个人内心信念的力量,所以,道德要发挥调节社会关系的作用,必须有人的自觉性这个重要条件;而法律则不同,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主要是以国家机器(警察、法庭、监狱等)为后盾,靠法律制裁这种强制手段起作用的。法律发挥它在调节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必须有强有力的国家机器这个条件。法律和道德的不同作用,决定了两者不可相互替代,只有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②题中没有体现,③表述错误。因此选C。
(4)【◆题库问题◆】:[单选]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
D.诚实守信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
D.诚实守信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
(5)【◆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请以此为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写出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说明依据。材料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第二框题《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一共包括以下两个小标题:(1)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2)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参考答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知道未成年人受法律保护的基本内容。2. 能力目标能够认识和判断哪些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和现象。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保护意识,体会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给予的关爱,以增强守法、护法的信心,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公民。【教学重点】学校、家庭、社会、司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教学难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依据:首先是《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4版)》内容标准中“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的要求。其次,初中生较缺乏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需要重点讲解法律保护的重要性。
【◆答案解析◆】:略。
(6)【◆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说说屠呦呦获得“诺奖”给我们的启迪。材料一:2013年3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据有关媒体报道,他将近25分钟的讲话,9次提到中国梦,共获得了10余次掌声。平均不到3分钟提及一次“中国梦”,平均不到2分钟就获得一次掌声。材料二:屠呦呦,继莫言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因为具有中西医背景,1969年第一次到中医研究院工作就是“中草药抗疟疾”,在之后的工作中,屠呦呦不断研究中草药知识,不断和西医结合,不断的进行实验,直到最后发现“青蒿素”。屠呦呦的坚持获得了成功。
【◆参考答案◆】:(1)①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屠呦呦坚持把中西医实验结合是获得成功的源泉。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屠呦呦研究中国传统的中草药知识以及西医知识,从中提取素材,汲取营养,锐意创新。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屠呦呦借鉴西医知识,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答案解析◆】:略
(7)【◆题库问题◆】:[单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上的不平衡
B.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之间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上的不平衡
B.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之间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其中,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所以选D。
(8)【◆题库问题◆】:[单选] 孔子曾说“学而不已,阖棺为止”。荀子在《劝学》中写道“学不可以已”。《庄子·养生主》里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A.文化创新对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B.文化工作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终身学习,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D.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A.文化创新对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B.文化工作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终身学习,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D.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A项正确,但是与题干不符。B项,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D项说法片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9)【◆题库问题◆】:[单选] 战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事,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这说明()。
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B.认识是不断循环往复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B.认识是不断循环往复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出,是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纸上得来的间接经验,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真正完全了解。因此选A。BCD与题干不符。
(10)【◆题库问题◆】:[单选] 在我国,一直大力倡导各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道德规范。这些基本道德规范()。
A.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B.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
C.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唯一动力
D.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体现
A.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B.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
C.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唯一动力
D.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体现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和谐发展,A错误;BC两项说法片面,不科学。因此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