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活到老,学到老”,要求教师具备( )的职业道德。
A.终身学习
B.关爱学生
C.为人师表
D.教书育人
A.终身学习
B.关爱学生
C.为人师表
D.教书育人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终身学习中规定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终身学习的要求。
(2)【◆题库问题◆】:[单选] 班主任孙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知识改变命运,分数才是硬道理。”他自己出钱设立了“班主任基金”,用于奖励每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孙老师的做法()。
A.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功能
B.不正确,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学生的素质
C.正确,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
D.不正确,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
A.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功能
B.不正确,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学生的素质
C.正确,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
D.不正确,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班主任孙老师以学生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应该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尤其应该注意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不能仅关注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
(3)【◆题库问题◆】:[单选] 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不包括()。
A.相对独立
B.内在联系
C.地位不平衡
D.各不相关
A.相对独立
B.内在联系
C.地位不平衡
D.各不相关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五育”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下:“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各有其相对独立性;存在内在联系。“五育并举”,不能割裂。
(4)【◆题库问题◆】:[单选] 当Excel中图表的数据源发生变化时下列关于图表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跟随变化
B.会自动更新
C.需要手动更新
D.不受任何影响
A.不跟随变化
B.会自动更新
C.需要手动更新
D.不受任何影响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当excel中图表的数据源中的内容如果发生改变,那么图表也会自动改变。
(5)【◆题库问题◆】:[单选]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1840年6月英国以武力侵略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岛给英国,还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中国开始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等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共赔偿4.5亿两白银,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故本题答案选D。
(6)【◆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哪项不属于素质教育的特点()?
A.全体性
B.全面性
C.基础性
D.强制性
A.全体性
B.全面性
C.基础性
D.强制性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素质教育的特点有: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主体性、开放性、未来性、合作性。强制性是义务教育的特点。
(7)【◆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请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陈老师的教育行为。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小浩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小浩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是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小浩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卫家园,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小浩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参考答案◆】:陈老师的做法是合理的,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观的要求,值得学习。首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尊重、赞赏学生。材料中陈老师面对有很多毛病的小浩没有谩骂,而是引导小浩发现自身的优点,帮助其树立理想,对小浩的发展起到了引导和帮助的作用。其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帮助、引导学生。材料中,陈老师发现小浩有很多毛病时,没有急于批评改正,而是经过反思,想到更好的方法,使小浩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因此,教师要时刻践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引导和帮助学生,促进学生成长。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8)【◆题库问题◆】:[单选] 于老师总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计课堂提问和练习。这表明于老师()。
A.遵循教学规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B.关注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C.注重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D.注重循序渐进,实现师生教学相长
A.遵循教学规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B.关注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C.注重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D.注重循序渐进,实现师生教学相长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指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于老师注意到这一点,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使每个学生都能迅速地、切实地提高。
(9)【◆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根据上述材料,从材料中选取一个观点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 1000字。教育是面对人的工作,需要用心投入,用心对待,用心设计;用心贯彻教育活动的始终,关系到教育成效的优劣。针对成长时期的中学生,爱应该伴随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学生能否享受到爱的教育,是否在爱中成长,理应是评价教育成败的标尺。
【◆参考答案◆】:教育从心开始 有人认为,教育要从课堂开始,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学生的一切;有人认为,教育要从备课开始,只要把课备好了,就可以完成教学计划;有人认为,教育从细节着手,只有看到教学中的细节问题,才能更好的去教书育人。而我认为,教育应从心开始,从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开始,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开始,从孩子的心灵深处出发。 教育从心开始,必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教师的爱是一种高尚的爱。教师的爱不完全等同于母亲的爱。她不是一直搀着孩子“走路”,也不是把孩子抱在怀里,而是把学生装在心里。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是他们自己的儿女,倾注全部的心血,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在他们合适的时间、场合,及时给予指点方向。教师的爱是开导孩子们心智的爱,教师的爱是用自 己的汗水辛勤耕耘,不断浇开一朵朵美丽的心灵之花的高尚的爱。 1968 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是要进行 7 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三个班,对 18 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 个月后,罗森塔 尔和助手对那 18 个班上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 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后来,人们 把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 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可见,教师的期望和爱对学生能产生 很大的影响,也是教育最有力的“武器”。 教育从心开始,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的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一种无私的爱。教师的爱是对学生从不求回报,如谭千秋一样舍生忘死地呵护自己的学生,如谢晓忠夫妇一样倾其所囊地教育学生,如张丽莉一样毫不犹豫地救助学生。教师在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决不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诲和关爱,决不会把对学生的爱与自己的个人目的和利益联系起来。 教育从心开始,必须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教师的爱虽然是一种“吃得是草,挤的奶和血” 的无私的爱,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关爱泛滥,而是要做到严慈相济,因材施教。对于先进生,要积极引导,同时严格要求,防止其出现骄傲自满的情况;对于中等生,要多鼓励其参加活动,增强自信心;对于后进生,做到严格要求和尊重人格相结合,对于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给予指出,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做到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但也不会放松对他们的要求。 “没有爱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教育”,教育从心开始,就是要做到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严格要求学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用心教育,才能培养出有爱心、有责任感、蓬勃向上、志存高远的新一代天之骄子!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归纳材料,形成自己观点并加以阐述的能力。
(10)【◆题库问题◆】:[单选] 历史课上,教师讲到“楚汉战争”中的项羽自杀时,一个学生突然说道:“项羽真是个大傻瓜”,此时教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A.批评学生扰乱秩序
B.视而不见,继续上课
C.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D.要求学生不乱说话
A.批评学生扰乱秩序
B.视而不见,继续上课
C.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D.要求学生不乱说话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该题考查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提高学生乐于思考,乐于表达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