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批准。
A.地市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国务院
A.地市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国务院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2)【◆题库问题◆】:[单选] 下面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日出》的作者曹禺,本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分为风、雅、情三部分,写法有赋、比、兴
D.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等
A.《日出》的作者曹禺,本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分为风、雅、情三部分,写法有赋、比、兴
D.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等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C项所述错误。
(3)【◆题库问题◆】:[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个雨夜,赛艾姆坐在书房的书架前,开始翻阅起旧书。他叼着支土耳其大雪茄,厚厚的嘴唇不时喷涌出一阵烟雾。柏拉图记录的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关于"认识自我"的一段对话引起了赛艾姆的注意……赛艾姆掩卷深思,心中油然漾起一种对东西方哲人圣贤敬佩的感情。"认识你自己。"他嘟囔着苏格拉底这句名言,猛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展开双臂大声叹道,"对!我必须要认识自我,洞察自己那秘密的心灵,这样我就抛脱了一切疑惧和不安,从我物质的人中找出我精神的人,从我血与肉的具体存在中找出我的抽象实质,这就是生命赋予我的至高无上的神圣使命!"赛艾姆像害了场热病,眼中闪烁着酷爱"认识自我"的狂热光芒。他踱到邻屋,像座塑像一样伫立在穿衣镜前,凝视着镜子里鬼一般可怕的自我,并默默地估量着自己的头形、面庞、躯干和四肢。赛艾姆的这种塑像神态持续了半小时,空灵缥缈的"认识自我",仿佛给他灌注了一套足以揭示自我灵魂秘密的奇异、升华了的思想,并使他心里充满了理性之光。他平静地启动双唇,自言自语地说:"嗯!从身材上看,我是矮小的,但拿破仑、维克多·雨果两位不也是这般吗?我的前额不宽,天庭欠圆,可苏格拉底和斯宾诺莎也是如此;我承认我是秃顶,这并不寒碜,因为有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与我为伴;我的鹰鼻弯长,如同伏尔泰和乔治·华盛顿的一样;我的双眼凹陷,使徒保罗和哲人尼采亦是这般;我那肥厚嘴唇足以同路易十四媲美,而我那粗胖的脖子堪与汉尼拔和马克·安东尼齐肩。""不错,我的身体是有缺陷,但要注意,这是伟大的思想家们的共同特点。更奇怪的是,我与巴尔扎克一样,阅读写作时,咖啡壶一定要放在身旁;我同托尔斯泰一样,愿意与粗俗的民众交际攀谈;有时我三四天不洗手脸,贝多芬、惠特曼亦有这一习惯;我的嗜酒如命,足令马娄和诺亚自愧弗如;我的饕餮般暴食暴饮使巴夏酋长和亚力山大王也要大出冷汗。"又沉默了片刻,赛艾姆用肮脏的指尖点了点脑门,继续发言:"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实在。我拥有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伟人们的种种品质。一位拥有这么多伟大品质的青年是一定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的。""睿智的实质是认识自我。伟人们把宇宙的这一伟大思想根植于我心灵深处,并激励我开始去干伟大的工作。从诺亚到苏格拉底,从薄伽丘到雪莱,我伴随着伟人们一起度过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我不知道我会以什么样的伟大行动开始,不过一个兼备在白昼的劳作和夜晚的幻梦中所形成的神秘自我和真正本性的人,无疑是可以开创伟业的……是的,我已经认识了自己,而神灵也已洞鉴了我。啊!我的灵魂万岁!自我万岁!愿天长地久,诸事如愿!"赛艾姆在屋里踱来踱去,他那丑陋的脸上荡漾着欢乐的光泽,嘴里不时发出一阵像猫啃骨头时的欢快叫声。他反复吟哦着阿比·阿拉的一段诗文:尽管我是这个时代的晚辈,创业祖先的未竞之业,总会历史地压在我的肩背。过了一会儿,我们的这位赛艾姆穿着他那肮脏的衣服倒卧在乱七八糟的床上,进入了鼾声如雷的梦乡。(选自纪伯伦《认识自我》)问题:(1)请简要概括赛艾姆"认识自我"的过程。(2)文中成功地运用了寓庄于谐的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1)自我怀疑-决心认识-比较寻找-获得信心-肯定自我。(2)作者以漫画式、喜剧性的艺术手法生动地描述了赛艾姆"一本正经"地完成了滑稽可笑的"自我认识"过程,尤其是对赛艾姆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更是幽默风趣,从而引导读者更深刻领会作者寄寓在这一人物形象上的严肃的人生思考。
(4)【◆题库问题◆】:[单选] 某校一群学生在教师张某离开教室取东西时围着火炉烤火。学生甲玩火点燃了学生乙的衣服,乙带火跑出教室,被人发现将火扑灭。经检查乙烧伤面积达35%,住院治疗造成经济损失30000余元。这一损失应由()。
A.学校承担,学生甲的监护人适当赔偿
B.学生甲的监护人承担,同时责令张某适当赔偿
C.学生甲的监护人承担,同时责令学校适当赔偿
D.张某和学校共同承担
A.学校承担,学生甲的监护人适当赔偿
B.学生甲的监护人承担,同时责令张某适当赔偿
C.学生甲的监护人承担,同时责令学校适当赔偿
D.张某和学校共同承担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在本案中,教师张某擅自离开教室,未尽到保护义务,具有过错。"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5)【◆题库问题◆】:[单选] 魏明的家长失业在家,魏明常常迟到、上课睡觉。作为班主任,你会()。
A.家访,了解魏明家的情况,尽自己所能帮助魏明
B.批评魏明,因为迟到、睡觉是不对的
C.把家长叫到学校,让家长处理
D.不必理会,不影响其他学生即可
A.家访,了解魏明家的情况,尽自己所能帮助魏明
B.批评魏明,因为迟到、睡觉是不对的
C.把家长叫到学校,让家长处理
D.不必理会,不影响其他学生即可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通过家访了解魏明家的情况,尽自己所能帮助魏明,是最恰当的做法。
(6)【◆题库问题◆】:[单选] 学生沈某在上体育课期间,被一同玩耍的同学于某推倒。当时沈某身体无明显异样,体育老师仅批评了于某几句。可几天后,沈某感到腿脚麻痹,到医院检查,沈某尾椎挫伤,导致下半身麻痹,需长期治疗。对这起事故的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于某负主要责任,学校负次要责任
B.学校负主要责任,学生于某负次要责任
C.学生于某负全责,学校没有责任
D.学生于某与学校负共同责任
A.学生于某负主要责任,学校负次要责任
B.学校负主要责任,学生于某负次要责任
C.学生于某负全责,学校没有责任
D.学生于某与学校负共同责任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的规定,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学生于某的行为直接导致学生王某的受伤,应负主要责任。根据本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7)【◆题库问题◆】:[单选] 每当学生拿做不出的题目问王老师时,王老师先批评学生上课没专心听讲,然后叫学生去问同学;而李老师则会放下手边的事,耐心而仔细地给学生进行指导。王老师与李老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
A.职业知识的差异
B.职业能力的差异
C.职业理念的差异
D.职业认同的差异
A.职业知识的差异
B.职业能力的差异
C.职业理念的差异
D.职业认同的差异
【◆参考答案◆】:C
(8)【◆题库问题◆】:[单选] 我国唐代著名教育家韩愈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这说明教师应()。
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有师爱
C.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D.有职业信念
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有师爱
C.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D.有职业信念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我国唐代著名教育家韩愈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这说明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9)【◆题库问题◆】:[单选] 一学生对教科书上的知识拓展的描述产生了困惑,向孙老师提问,孙老师回答道:"这个问题不会考的,不用管它。"孙老师的做法()。
A.正确,不考的东西不要花费时间,有助于学生高效地提高成绩
B.正确,不考的东西不必讲给学生听,以免造成混淆
C.错误,存在教学理念偏失的问题
D.错误,存在教学态度不端正的问题
A.正确,不考的东西不要花费时间,有助于学生高效地提高成绩
B.正确,不考的东西不必讲给学生听,以免造成混淆
C.错误,存在教学理念偏失的问题
D.错误,存在教学态度不端正的问题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孙老师的"不会考"就"不用管它"的观念反映了其以考试内容来确定教学内容,一切教育活动都围绕着考试进行的教学观,违背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存在教学理念偏失的问题。
(10)【◆题库问题◆】:[单选] 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
A.尽量减少学校财产损失
B.避免学校与家长的纠纷
C.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D.保护在校生的合法权益
A.尽量减少学校财产损失
B.避免学校与家长的纠纷
C.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D.保护在校生的合法权益
【◆参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