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韵尾
【◆参考答案◆】:
表示复韵母最后滑动的方向,音质含混不清。
表示复韵母最后滑动的方向,音质含混不清。
(2)【◆题库问题◆】:[填空题] 根据语素在句子中是否具有自由或者独立性质,可以把语素分为()和()。
【◆参考答案◆】: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
(3)【◆题库问题◆】:[问答题] 地域方言的成因。
【◆参考答案◆】:1、交际的阻碍。造成交际阻碍的因素很多,如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社会割据、地理屏障等。⑴汉语方言格局在历史上的基础重大变化都是因为人口迁徙造成的。历史上我国北方中原居民大规模地向南迁移,南迁的中原人和没有南迁的中原人几乎断绝了交往,语言出现了差异,形成了汉语客家方言。⑵汉语方言的形成与社会会割据也有关系。封建社会诸侯割据,人们的交际受到了人为地限制,各地区的语言就逐步出现了分歧,形成了带有地域特色的方言。⑶地理屏障常常阻隔交通,妨碍人们的交际。因此高山大河往往成为方言的分界线。如广西的十万大山是粤方言和西南官话的分界线。长江下游把江淮方言和吴方言分隔开了。不过河流对方言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珠江流域的西江是两广的交通要到,它对中下游的语言起到了沟通的作用。一般来说,交通闭塞的地区方言差异较大,而平原地区交通发达,方言差异要小一些。例如浙江省北部是平原,方言差异较小,西部、南部山区方言差异较大。 2、异族语言的影响。不同语言的接触也会造成方言的差异。例如我国南方方言的调类大都在6个以上,多的有10个左右,南方方言常同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接触,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绝大多数都是声调比较复杂的语言,受其影响汉语南方方言的调类数目也就较多。 3、有时语言的统一会产生新的方言。如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在放弃自己母语改用汉语的过程中,把本民族的一些语言特点带进了汉语,形成了汉语新的方言。
(4)【◆题库问题◆】:[单选] 汉语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称为“四有”属于构词法中的()。
A.合根法
B.缩略法
C.内部屈折法
D.附加法
A.合根法
B.缩略法
C.内部屈折法
D.附加法
【◆参考答案◆】:B
(5)【◆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关于一般语汇总体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构词能力强
B.使用范围窄
C.产生历史长
D.大多很稳定
A.构词能力强
B.使用范围窄
C.产生历史长
D.大多很稳定
【◆参考答案◆】:B
(6)【◆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共振峰
【◆参考答案◆】:一个音的陪音经过共振腔时,一部分引起共振腔里空气的共振,从而得到强化的一簇陪音聚集而成的高峰叫共振峰。
(7)【◆题库问题◆】:[单选] 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是()
A.结构主义语言学
B.描写语言学
C.转换生成语言学
D.历史比较语言学
A.结构主义语言学
B.描写语言学
C.转换生成语言学
D.历史比较语言学
【◆参考答案◆】:D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什么是符号)
【◆参考答案◆】: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和意义)。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人为约定的。
(9)【◆题库问题◆】:[单选] 人的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现在一般认为大约是()。
A.5—6岁
B.7—8岁
C.9—10岁
D.12—13岁
A.5—6岁
B.7—8岁
C.9—10岁
D.12—13岁
【◆参考答案◆】:D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举例说明语法具有哪些重要的性质。
【◆参考答案◆】:
1、语法的归约性首先是指语法对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有制约性。语法规则制约着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人们说话写文章都必须遵守语法规则,否则就会妨碍交际或受到指责。语法的归约性的另一个含义是指语法规则的社会约定性。自然语言的语法规则既不是天然的,也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制定的,而是由说这种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
2、语法的抽象性。语法是不能直接感知的抽象存在物,它潜存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说话人或听话人的语法知识,或者语法学者对语法的描述,都是从具体的话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任何一条语法规则,都概括了大量具体话语的共同特征,而舍弃了其间的差异。
3、语法的生成性。语法规则不仅是对已经存在的话语的概括,而且还指导人们生成无限多的从未听说过的新话语,这就是语法的生成性。根据少量的语法规则,就可以生成无限多的从未听说过的话语,同样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我们也可以理解无限多的从未听说过的话语。语法的生成性主要体现为类推性和递归性。类推性就是指可以用同类词语替换。递归性就是指同样的结构规则可以反复运用。
1、语法的归约性首先是指语法对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有制约性。语法规则制约着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人们说话写文章都必须遵守语法规则,否则就会妨碍交际或受到指责。语法的归约性的另一个含义是指语法规则的社会约定性。自然语言的语法规则既不是天然的,也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制定的,而是由说这种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
2、语法的抽象性。语法是不能直接感知的抽象存在物,它潜存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说话人或听话人的语法知识,或者语法学者对语法的描述,都是从具体的话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任何一条语法规则,都概括了大量具体话语的共同特征,而舍弃了其间的差异。
3、语法的生成性。语法规则不仅是对已经存在的话语的概括,而且还指导人们生成无限多的从未听说过的新话语,这就是语法的生成性。根据少量的语法规则,就可以生成无限多的从未听说过的话语,同样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我们也可以理解无限多的从未听说过的话语。语法的生成性主要体现为类推性和递归性。类推性就是指可以用同类词语替换。递归性就是指同样的结构规则可以反复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