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派生词中包含()
A.词尾
B.词根
C.虚词
D.根词
A.词尾
B.词根
C.虚词
D.根词
【◆参考答案◆】:B
(2)【◆题库问题◆】:[单选] 英语中的inbed连读,读音为[imbed],这属于()。
A.顺同化
B.逆同化
C.增音
D.脱落
A.顺同化
B.逆同化
C.增音
D.脱落
【◆参考答案◆】:B
(3)【◆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从声音的产生方面分析,语音音质不同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参考答案◆】:从声音的产生方面分析,语音音质的不同是由以下三方面音素决定的。(1)发音体不同,音质就不同。声带振动发出的音和声带不振动发出的音音质不同,而且不同人不同质地的声带发出的音也各有自己的特色。(2)发音方法不同,音质也不同。同一把小提琴的同一根弦,用弓拉和用手指弹拨,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音质就不同。把同样的弦安在二胡和京胡上,再用同样的弓支拉,发出的声音仍不相同。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通感
【◆参考答案◆】:
人们通过触、视、听、味、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
人们通过触、视、听、味、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语言和言语有什么关系?语言和说话有什么区别或联系?语言和思维有什么区别或联系?
【◆参考答案◆】:语言和言语既有区别的关系,也有统一的关系。①区别: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约定俗称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部分,是一个匀质的、抽象的实体,在言语活动中占主导地位;言语是言语活动中去除语言所剩余的部分,是言语活动中个别的特殊部分,具有个人特色,在言语活动中出于从属地位;语言是由词和语法规则组成的符号系统,言语则是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②统一:语言体现在言语中,没有言语就无法体会语言;言语中包含着语言,没有语言就无法产生相互明白的句子。语言和说话的区别:①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说话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行为,说出来的话语则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所产生的结果;②语言就是一般的事物,说话就是特殊的、个别的事物;③语言是一套规则系统,说话是对规则的具体运用,所说的话是根据规则系统的要求使用组织材料的结果;④语言是社会的,说话是个人的;⑤说话推动语言的发展。语言和思维的区别:①概念不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语言是思维的工具;②职能不同。思维用来认识世界、反映规律,语言的最重要职能和目的是沟通思维、传递信息;③构成不同。思维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语言由语言、词汇、语法和语义构成;④语言单位与思维形式不完全对应,语言规律不等于思维规律;⑤思维是全人类共有的,而语言具有民族性。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皮钦语和混合语有什么区别?
【◆参考答案◆】:洋泾浜和混合语的不同点是:二者的使用范围不同,洋泾浜只局限于某个有限的范围使用,作为临时性的交际工具,是在一定场合下使用的特殊语言,不能作为母语学习,而混合语的突出特点是被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使用,作为母语传递给下一代,形成包括书面语体在内的各种语体,并可以用于所有的社会交际场合。成为某一语言社团的唯一的交际用语,最后发展成一种独特的语言。
(7)【◆题库问题◆】:[多选] 下面各个结构可以归于同一聚合群的组合有()。
A.马上出发
B.不卫生
C.特别难受
D.吃好了
E.花开了
A.马上出发
B.不卫生
C.特别难受
D.吃好了
E.花开了
【◆参考答案◆】:A, B, C
(8)【◆题库问题◆】:[填空题] 和动词有关的语法范畴有时、()、()和()。()
【◆参考答案◆】:体;人称;态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双关
【◆参考答案◆】:
依靠语言环境的帮助,利用语言的声音或意义上的联系,使一句话同时关涉到两个事物的的一种修辞手法。
依靠语言环境的帮助,利用语言的声音或意义上的联系,使一句话同时关涉到两个事物的的一种修辞手法。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简要介绍一下汉字改革的情况。
【◆参考答案◆】:
汉民族用汉字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不适应社会需要的方面也逐渐暴露出来。一百多年来,人们不断地进行汉字改革的研究,以新中国成立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汉字改革研究有两个系统:一是汉语拼音运动,一是汉字简化运动。汉语拼音运动经历了切音字运动,注音字母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未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建国前的汉字简化运动的目标是推行简体字。
20世纪后50年,汉字改革工作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1954年1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1985年12月,国务院把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并相继成立了各级地方性组织,保证了汉字改革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建国初期确定的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经过广大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努力,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简化汉字方面,国家先后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汉字简化方案》(1956)、《简化字总表》(1964)。1986年,国家明令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77),并重新发表经过个别调整的《简化总字表》,作为简化字的规范。在推广普通话方面,1956年2月,国务院向全国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制定了推普工作的十二字方针:"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在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方面,1958年2月由全国人大批准推行的《汉语拼音方案》,是在过去各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的。公布之后,在给汉字注音、拼写普通话、编制索引以及计算机的汉语输入、存贮和输出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决议采用汉语拼音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表明汉语拼音已在国际上确定了法定位置。
1986年1月,国家教委和国家语委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确定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语言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定各项有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研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作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面对现代化建设和信息化时代的需要,调整和明确了现阶段语言文字工作的方向。在我国汉字改革的历史上,它将成为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200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规范语言文字的法律,是我国语言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该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这就将我国长期实行的语言文字基本政策上升为法律。用法律形式保障普通话的推广和规范汉字的推行,将有利于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
汉民族用汉字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不适应社会需要的方面也逐渐暴露出来。一百多年来,人们不断地进行汉字改革的研究,以新中国成立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汉字改革研究有两个系统:一是汉语拼音运动,一是汉字简化运动。汉语拼音运动经历了切音字运动,注音字母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未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建国前的汉字简化运动的目标是推行简体字。
20世纪后50年,汉字改革工作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1954年1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1985年12月,国务院把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并相继成立了各级地方性组织,保证了汉字改革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建国初期确定的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经过广大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努力,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简化汉字方面,国家先后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汉字简化方案》(1956)、《简化字总表》(1964)。1986年,国家明令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77),并重新发表经过个别调整的《简化总字表》,作为简化字的规范。在推广普通话方面,1956年2月,国务院向全国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制定了推普工作的十二字方针:"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在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方面,1958年2月由全国人大批准推行的《汉语拼音方案》,是在过去各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的。公布之后,在给汉字注音、拼写普通话、编制索引以及计算机的汉语输入、存贮和输出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决议采用汉语拼音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表明汉语拼音已在国际上确定了法定位置。
1986年1月,国家教委和国家语委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确定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语言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定各项有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研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作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面对现代化建设和信息化时代的需要,调整和明确了现阶段语言文字工作的方向。在我国汉字改革的历史上,它将成为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200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规范语言文字的法律,是我国语言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该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这就将我国长期实行的语言文字基本政策上升为法律。用法律形式保障普通话的推广和规范汉字的推行,将有利于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