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文学批评家的艺术感受力首先是()
A.艺术形象的感受力
B.艺术语言的感受力
C.艺术风格的感受力
D.艺术想象力
A.艺术形象的感受力
B.艺术语言的感受力
C.艺术风格的感受力
D.艺术想象力
【◆参考答案◆】:B
(2)【◆题库问题◆】:[单选] 荆轲自认为刺秦失败的原因是()。
A.剑术粗疏
B.因太子丹催逼而仓促上路
C.尺八匕首不及七尺之剑
D.效法曹沬生劫之
A.剑术粗疏
B.因太子丹催逼而仓促上路
C.尺八匕首不及七尺之剑
D.效法曹沬生劫之
【◆参考答案◆】:D
(3)【◆题库问题◆】:[单选] 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说,这里的“穷”应该诗指诗人()。
A.困厄的人生境遇
B.经济贫穷只能自食其力的困境
C.写不出诗的困境
D.经济贫穷和身体有病的状况
A.困厄的人生境遇
B.经济贫穷只能自食其力的困境
C.写不出诗的困境
D.经济贫穷和身体有病的状况
【◆参考答案◆】:A
(4)【◆题库问题◆】:[问答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观念的变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魏晋时期文学观念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创作主题的变化。有先秦两汉的政治教化主题变为个人悲欢遭际,或者说由社会思想主题变为个人情感主题;
其次,重视作家的创作个性。魏晋名士,不受名教束缚,放浪形骸,率性而为,任其自然,这种个性自由发展的风气,极大地促进了当时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的变化。
第三,重视文学创作本身特点与规律之研究。如曹丕的"文气"说,陆机的"缘情"说等。
魏晋时期文学观念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创作主题的变化。有先秦两汉的政治教化主题变为个人悲欢遭际,或者说由社会思想主题变为个人情感主题;
其次,重视作家的创作个性。魏晋名士,不受名教束缚,放浪形骸,率性而为,任其自然,这种个性自由发展的风气,极大地促进了当时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的变化。
第三,重视文学创作本身特点与规律之研究。如曹丕的"文气"说,陆机的"缘情"说等。
(5)【◆题库问题◆】:[填空题] 20世纪文学批评具有批判否定的革新态势,(),批评的理论化,()等世纪特征。
【◆参考答案◆】:语言学转向;批评的全球性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陆机是如何论述灵感在艺术构思中的表现和作用的?
【◆参考答案◆】:(1)所谓灵感即"感兴"或"应感"。(2)陆机认为灵感的表现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应感之会",即灵感的畅通;一种是灵感的"六情底滞",即灵感的闭塞。灵感畅通来源于"天机",此时文笔如花;灵感闭塞,则文思枯竭,难以写出美文。(3)陆机只强调作家灵感的主观作用,忽视了现实生活和社会习染对作家灵感产生的作用,有其片面性。而且因为时代的限制,他无法对灵感的产生作出科学的解释。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南朝文笔之争
【◆参考答案◆】:
南朝时的文笔之争,是对文学与非文学的进一步认识。最早刘勰提出"有韵为文,无韵为笔";萧统在《文选序》中提出选文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梁元帝萧绎在《金楼子·立言》中说"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至如文者,唯须绮觳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等,或从实用非实用、思维方式、语言形式等方面来区分文笔,说明这一时期人们对文学特征的认识相当深刻了。
南朝时的文笔之争,是对文学与非文学的进一步认识。最早刘勰提出"有韵为文,无韵为笔";萧统在《文选序》中提出选文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梁元帝萧绎在《金楼子·立言》中说"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至如文者,唯须绮觳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等,或从实用非实用、思维方式、语言形式等方面来区分文笔,说明这一时期人们对文学特征的认识相当深刻了。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魏晋南北朝“言意说”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言意关系,在先秦时期如孔子、庄子等都已开始讨论。(2)魏晋南北朝的言意说具有一些新的特征:第一,当时的言意之辨起于人物品评的风气,人物品评主张求其神似而略其形貌。第二,言不尽意是文学创作中的语言痛苦。第三,如何解决言不尽意的问题?一是注重对文学语言本身的学习与研究,注意语言的创新和文采、音律的讲究。二是要注重辞外的功夫,追求言外之意。
(9)【◆题库问题◆】:[多选] 在文学批评中,社会—历史批评比较关注的是()
A.文学文本结构
B.文学的真实性
C.作家的心理奥秘
D.文学的倾向性
E.文学的社会效果
A.文学文本结构
B.文学的真实性
C.作家的心理奥秘
D.文学的倾向性
E.文学的社会效果
【◆参考答案◆】:B, D, E
(10)【◆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你认为作为一个文学评论工作者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并说出其理由。
【◆参考答案◆】:批评主体应有怎样的理论素养?批评主体的理论素养是从事文学批评活动的又一必备条件。这里的理论素养包括批评者的广博的知识积累,和在批评活动中所持的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批评观念以及相应的批评方法。(1)批评家的知识体系包括他的各种文化常识和哲学素养。首先,文学史知识以及与文学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是批评家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重要参照系。其次,批评家的知识体系还应包括对历史上其他民族其他国家文学艺术的了解。批评家应该有超越本土文化的世界性眼光。(2)批评家的理论框架一个人要从事文学评论工作,必须在一定理论框架的规约下,运用一套理论范畴进行操作。批评主体的理论框架在评论活动中具有定向和选择作用和发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