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是音乐教学设计的(
)阶段。导入新课是音乐教学设计的( )阶段。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导入新课是音乐教学设计的( )阶段。

(1)【◆题库问题◆】:[单选] 导入新课是音乐教学设计的( )阶段。
A.起始
B.展开
C.形成
D.结束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参考答案】A。(略)【考点解析】音乐教学能力

(2)【◆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指挥图示为《游击队歌》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参考答案】C。《游击队歌》为4/4拍子的曲子,指挥图示如图C。因此,答案选C。

(3)【◆题库问题◆】:[单选] 老师要求学生在学期结束时必须选择一段民歌来进行演唱。这一教育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哪一个课程领域?( )。
A.感受与欣赏
B.表现
C.创造
D.音乐与相关文化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参考答案】B。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老师在学期结束时要求学生进行民歌演唱,通过演唱促进学生能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这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表现”。因此,答案是B。【考点分析】音乐课程标准

(4)【◆题库问题◆】:[单选] 在音乐教学中,要把统一要求和( )原则结合起来。
A.创造发展
B.启发诱导
C.因材施教
D.寓教于乐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参考答案】C。

(5)【◆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音乐作品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15分)分析《桑塔·露琪亚》的谱例。要求:(1)写出调式调性、节拍和速度。(5分)(2)说明本曲的曲式结构和旋律特点。(10分)

【◆参考答案◆】:(1)歌曲为C大调,八三拍子,中速稍快。(2)《桑塔·露琪亚》由两个乐段构成,歌曲旋律优美流畅,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这是一首意大利那不勒斯的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根据威尼斯船歌的风格而改编的,《桑塔·露琪亚》两段歌词将美丽的夏夜展现在人们面前,令人陶醉,令人忘怀。

【◆答案解析◆】:该题是曲式分析的考察。

(6)【◆题库问题◆】:[单选] 我国当代钢琴音乐的经典作品《珊瑚舞》《水草舞》源自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哪一部舞剧?()
A.《宝莲灯》
B.《水刀会》
C.《鱼美人》
D.《五朵红云》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20世纪50年代末起,以舞剧《宝莲灯》为起点,中国舞剧创作进入了第一个辉煌期。吴祖强、杜鸣心灯作品《鱼美人》等,其中《鱼美人》代表了当时舞剧音乐的最高水平。由苏联芭蕾大师彼·安·古雪夫任总编导的这部作品,是借鉴芭蕾舞剧编创经验,将芭蕾与中国传统舞蹈结合,探索“芭蕾民族化”道路的实验性作品。作品中流传最广的就是《珊瑚舞》《水草舞》。

(7)【◆题库问题◆】:[单选] 老师在音乐课上利用塑料袋、书报、水瓶等,模仿风声、水声等,老师的做法属于( )。
A.光线创设情境
B.美术创设情境
C.语言创设情境
D.音源创设情境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参考答案】D。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的方法包括:光线创设情境、美术创设情境、语言创设情境、音源创设情境。这套题是答案D。【考点分析】教学实施

(8)【◆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音乐作品分析题分析歌曲《雪绒花》。要求:(1)请对歌曲背景进行简单的描述并写出指挥图示。(5分)(2)说明该歌曲的曲式结构和旋律特征。(5分)(3)简要说明该歌曲在合唱声部编配上的特点。(5分)

【◆参考答案◆】:(1)《雪绒花》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音乐剧《音乐之声》是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与剧作家奥斯卡·哈默斯坦第二于1959年合作完成的。演出后大受观众欢迎。1965年改编成同名影片,同年,该影片获奥斯卡金像奖。影片插曲《雪绒花》曲调幽雅、旋律优美,歌曲通过对国花雪绒花的赞美,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寄托了主人公对亲人、家乡深深的怀念和祝福,表达了奥地利人民发自内心的质朴的爱乡之情。(2)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旋律的节奏基本上以四分音符、二分音符、附点二分音符这三种音符构成,三四拍子和中等速度,歌曲没有较大的起伏。(3)这是一个三声部的合唱。高音声部和中音声部遥相呼应,节奏对应的很工整,两声部的音程关系也相对和谐。低音声部用全曲用“噜”作为歌词,旋律悠长,音乐的进行相对平稳,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

【◆答案解析◆】:该题是对曲式和声知识的考察。

(9)【◆题库问题◆】:[单选] 下面谱例是哪种舞曲的节奏型?()
A.伦巴节奏
B.桑巴节奏
C.探戈节奏
D.华尔兹节奏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略

(10)【◆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课例点评题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案例分析。案例:下面是某教师《七子之歌》一颗教学活动安排的描述。(课时45分钟)一、情感导入与歌曲欣赏体验1. 导入: 以轻声的《七子之歌》的歌曲录音为背景音乐,教师板书或用字幕打出一段格言:“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2. 提问:这句格言出自哪位诗人?他与歌曲《七子之歌》有什么关系?  3. 师生共议:这句格言出自我国现代著名爱国诗人、学者、烈士闻一多先生,它镌刻在清华大学闻亭下的闻一多先生雕像后面的石壁上。正是闻一多先生对祖国深沉的爱,使他创作了《七子之歌》的爱国诗篇,在1925年7月4日发表在《现代评论》上。《七子之歌》是一部组诗,组诗一共分七章。它们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澳门》是组诗中为首的一章。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用深沉、诚挚的曲调为《澳门》这首诗谱上了曲。自此,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州大地。  4. 请同学们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中的主题曲 《七子之歌》。5. 师生共议:片中担任领唱的年仅七岁的澳门小姑娘容韵林的那双充满童真的眼中仿佛注视着400年的澳门沧桑,抒发了40万澳门同胞的炽烈深情,她的演唱深深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牵动着全世界正直善良的人的心。二、澳门介绍 澳门(葡语Macau、英语Macao),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北邻广东省珠海市,西与珠海市的湾仔和横琴对望,东与香港隔海相望,相距60公里,南临中国南海。澳门包括澳门半岛、仔岛和路环岛,总面积24平方公里,人口约44万人。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门居住权,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与清朝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正式通过外交文书的手续占领澳门并将此辟为殖民地。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经过400多年欧洲文明的洗礼,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共存使澳门成为一个风貌独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澳门历史城区于2005年7月15日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三、歌曲演唱与处理  1. 请几位会唱这首歌的同学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演唱或演奏《七子之歌》。 2. 师生评议、讨论如何更好的表现作品。 3. 介绍澳门的风土人情:澳门的华人对于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如农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节等,都会隆重庆祝。尤其是农历春节,是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农历春节是新年的开始,也是隆冬过后,万物欣欣向荣的开始,凡有华人聚居的地方都举行庆祝活动。 4. 在以上分析歌曲情感的基础上,教师用钢琴弹奏歌谱,师生共同演唱歌谱,做进一步的体验。引导学生以音乐为本,感悟作品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5. 演唱歌曲;跟着伴奏演唱。四、总结五、作业布置:更多地搜集有关澳门的知识,下节课进行分享。

【◆参考答案◆】:(1)本案例是一个问题案例。(2)本案例虽然以“七子之歌”的演唱为教学内容,但忽略了音乐本体,夸大了“澳门地理和风土人情”等相关文化的比例,淡化了音乐学科的特点,忽略了本学科教学内容,过多地关注学科以外的文化知识,与新课标课程标准的要求不符,曲解了“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等课程基本理念。在教学中,学科综合应该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拓展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为的是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而不是本末倒置,无限度地外延和拓展,将音乐课上成地理、民俗文化课。(3)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正确地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关系。”在新课程音乐教学中提倡拓展民族文化,但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到音乐本体的教学上,因为它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

【◆答案解析◆】:该题考察教学评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小豌豆-答案网 » 导入新课是音乐教学设计的( )阶段。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