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题库问题◆】:[问答题] 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参考答案◆】: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
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即实践),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当今世界变革的大潮中,新出现的诸如"大科技观"、"持续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等等,就是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
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2)【◆题库问题◆】:[问答题] 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

【◆参考答案◆】:
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
①整个自然界就是一个系统,而且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也都自成系统。
②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客体不仅自成系统,而且又互成系统。
③总之,系统与要素的规定是相对的,要素在自身的内在联系中成为系统,系统又在自身的外在联系中成为要素。

(3)【◆题库问题◆】:[问答题] 简述科学的及其本质属性。

【◆参考答案◆】:
其一,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其二,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
其三,科学是生产力。
其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科学的本质属性体现在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系统性以及主体际性。

(4)【◆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要回答科学问题的来源?

【◆参考答案◆】:科学问题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生产实践与科学实践,还有别的来源:①从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中产生问题;②从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中产生问题;③从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矛盾中产生问题;④从社会需要同现有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科学性认识的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1)真理性。科学性认识要正确反映研究对象。(2)深刻性。科学性认识要正确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3)实证性。认识成果要能为实验所证明,理论体系要经得起实验,观察验证。(4)系统性。科学性认识要整体反映揭示研究对象。它是完整的理论整体。

(6)【◆题库问题◆】:[单选] 科学发展的指数规律中科学知识量的指标是()
A.科学书籍数
B.科研论文数
C.科学期刊种类数
D.重大科学成果数

【◆参考答案◆】:D

(7)【◆题库问题◆】:[多选] 近代分析思维方式的特点是()
A.还原性
B.实证性
C.辩证性
D.数学化

【◆参考答案◆】:A, B, D

(8)【◆题库问题◆】:[单选] 可检验性评价是()
A.后验评价。
B.对是否有特设性假说的评价。
C.对检验蕴涵的评价。
D.对背景知识的评价。

【◆参考答案◆】:D

(9)【◆题库问题◆】:[单选] 思辨性体现的是()
A.逻辑能力
B.辩论能力
C.想像能力
D.猜测能力

【◆参考答案◆】:A

(10)【◆题库问题◆】:[单选] 科学发展的指数规律成.立的时间是()
A.1670--1740
B.15OO--1670
C.1740—1930
D.B+C

【◆参考答案◆】:D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小豌豆-答案网 » 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