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技术认识的一般过程怎样?
【◆参考答案◆】:技术认识的一般过程:技术任务的提出、技术设计的进行、技术后果的评价。技术任务的提出:技术认识不同于科学认识,技术认识是一种实践性认识,即具有特定实践目标的认识,而技术任务就是特定的实践目标。技术任务是技术出现的第一步,属于实践性认识中"做什么"的起始的实践观念,或者是技术活动的实践计划。由于任何人工制品都是人的有目的制造的结果,都具有"本质先于存在"的特性,因此没有相应的技术任务,就没有相应技术的出现。提出技术任务,也是分析技术的可能性。技术的可能性既是物的可能性,也是人的可能性,更是社会的可能性。我们不可能仅仅根据物的可能性去确定做什么技术,更要根据人的可能性和社会的可能性去确立技术的短期和长期目标,脱离开后者,技术构想就是一种空想。技术设计的进行:技术设计是人对于具体的技术客体的观念建构,是技术决策活动中的微观部分。,设计是将技术任务加以具体化、细节化、可操作化。而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建构同样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如在发明时,就发生着发明家的技术知识和使用者的需求愿望的共同建构。成功的技术创新,不是单纯的技术逻辑运作的结果,也不是单纯的使用需求的产物,而是两者的对接。技术后果的评价:对技术的评价,既有对技术事先的评价,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技术的可行性分析"或技术后果的预测,也有对技术出现并产生效果后的"后果评价",是技术决策中的反馈活动。显然,技术评价是对技术的价值衡量和判断,它是技术发展的认识性关怀性产物,既反映了技术的实际社会效应,也包含了社会传统、文化的积淀,显然包含了对技术的经济效益、社会后果、环境影响、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分析,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可能性的分析,是一种社会建构性的分析;并且从不同的视角形成不同标准下的评价,如物性标准、人性(人文)标准和政治标准等。
(2)【◆题库问题◆】:[单选] 将生物多样性作为最高的道德评价标准的主张是()
A.动物权利论
B.生物中心论
C.生态中心论
D.深层生态学
A.动物权利论
B.生物中心论
C.生态中心论
D.深层生态学
【◆参考答案◆】:B
(3)【◆题库问题◆】:[问答题] 知识资源的特点
【◆参考答案◆】:
1.不可替代性;
2.不可加和性;
3.不可逆性;
4.非磨损性;
5.不可分性;
6.可共享性;
7.无限增值性。
1.不可替代性;
2.不可加和性;
3.不可逆性;
4.非磨损性;
5.不可分性;
6.可共享性;
7.无限增值性。
(4)【◆题库问题◆】:[多选] “学派”作为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存在形式,具有如下性质:()
A.具有共同的科学范式或研究纲领
B.以权威人物为核心
C.排斥异己、党同伐异
D.接纳异己思想的开放性
E."马太效应"
A.具有共同的科学范式或研究纲领
B.以权威人物为核心
C.排斥异己、党同伐异
D.接纳异己思想的开放性
E."马太效应"
【◆参考答案◆】:B, C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科学进化
【◆参考答案◆】:人们的认识没有突破原来的理论框架,仅是对原有的补充、完善,无创新性理论出现。
(6)【◆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自然辩证法
【◆参考答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指导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武器。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方法论。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公平
【◆参考答案◆】: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发展。包括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环境设计
【◆参考答案◆】: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去规划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空间和未来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归纳与演绎的关系。
【◆参考答案◆】:归纳和演绎二者都是对立统一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A,思维程序不同,归纳的前提是个别事物,终点是一事物。演绎相反,B,前提与结论关系不同。归纳前提范畴,结论大。演绎前提的范围大于结论。C,结论的必然性不同,归纳法的结论无必然性,演绎法有。联系:演绎必须以归纳为基础。归纳必须以演绎为指导。由于人们认识事物是由个别到平常,由平常到个别,所以从个别中归纳出平常,由平常知道个别。
(10)【◆题库问题◆】:[单选] 自然科学作为生产力不确切的表述有:()
A.A.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B.自然科学是直接生产力;C.自然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D.自然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A.A.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B.自然科学是直接生产力;C.自然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D.自然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参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