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填空题] 教材指出:中唐的诗歌理论,较为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注重艺术审美方面的探讨,可以诗论家()为代表;另一种是强调作品所表现的社会内容,这可以诗人()为代表。
【◆参考答案◆】:司空图;白居易
(2)【◆题库问题◆】:[填空题] 较早肯定司马迁“实录”精神的是()。
【◆参考答案◆】:班固
(3)【◆题库问题◆】:[填空题] ()文学理论的文章除了《典论•论文》之外,还有《与吴质书》等。
【◆参考答案◆】:曹丕
(4)【◆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什么叫“四情说”?王夫之是如何论述诗歌的功能的?
【◆参考答案◆】:(1)王夫之从诗歌社会功用与美感作用统一的角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将诗歌创作与功用联系起来,提出"四情说"。(2)王夫之认为诗歌的兴、观、群、怨都统一于真情,情是四者的根本。兴、观、群、怨分别是情的四种客观内容和表现形态,故称之为"四情",指出诗歌是通过它所包含的审美情感以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发挥它的社会作用的。所以诗歌创作必须"出于四情之外,以生起四情"。从诗歌鉴赏来说,对诗歌中兴观群怨的审美情感进行玩味体悟,就能获得更多的美感享受。王夫之的这一理论深化了传统的"兴观群怨"说的理论深度,同时也丰富了诗歌创作论。(3)兴、观、群、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是相因相生、相辅相成的。"兴"与"观"的统一,在创作中即为"情"与"理"的统一,在鉴赏中体现为美感作用与认识作用的统一。"群"与"怨"的关系也基本如此。(4)王夫之从不同角度对"兴观群怨"进行了新的阐释,是对传统理论的发展与突破。
(5)【◆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进学解》中的词语,可解释为精心造就人才的是:()。
A.刮垢磨光
B.细大不捐
C.爬罗剔抉
D.贪多务得
A.刮垢磨光
B.细大不捐
C.爬罗剔抉
D.贪多务得
【◆参考答案◆】:A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曹丕是如何论述作家气质、个性与风格的关系的(即“文气说”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曹丕的"文气说"是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气"既作家的气质,又指作家的才性,也指作品的风格。由于作家的气质和才性不同,从而构成了不同的作品风格。 (2)曹丕认为文章"清浊有体",即是把文学的风格大致分为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两类。 (3)曹丕认为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是一致的。 (4)曹丕相对忽视社会现实对作家风格形成的影响,有一定的片面性。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如何理解司空图提出的诗歌创作中“思与境偕”的思想。
【◆参考答案◆】:"思与境偕"说是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的:"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这是讲意境的基本性质,"思",可理解为创作中的神思,即艺术思维活动,侧重于创作主体的情志意趣活动;"境",是激发诗意趣并且表现之的创作客体境象。"境"与"思"偕往,相互融会,这就构成了作品的意境世界。这种意境论表述很清楚,并用"思与境偕"概言之,应是司空图独特的体会。
(8)【◆题库问题◆】:[填空题] 钟嵘从建安到刘宋时期的文人五言诗的发展历史作了具体论述,认为建安、太康、元嘉三个时期是高峰,并各以曹植、陆机、谢灵运三人为代表,尤其推崇建安诗歌,称之为“()”。
【◆参考答案◆】:建安风力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情采》
【◆参考答案◆】:(1)"情"与"采"的关系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是贯穿整个《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红线。刘勰并专列《情采》一篇来作集中论述。(2)情主要指作品的思想内容,采主要作品的艺术形式,情与采有时也用"文"与"质"的概念来代表。(3)情与采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形式离不开内容,另一方面内容也需要有美的表现形式,二者互相依存,不可偏废。(4)基于这样的认识,刘勰要求写作文章要以"述志为本",应该"为情而造文",而反对"为文而造情"。刘勰批评齐梁文风的浮艳,也是从这一理论出发的。
(10)【◆题库问题◆】:[填空题] 魏晋是文学自觉和()的时代。
【◆参考答案◆】:文学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