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鉴赏论”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参考答案◆】:(1)关于鉴赏才能。(2)关于鉴赏者的性情。(3)关于"味诗法"与"意象法"。
(2)【◆题库问题◆】:[填空题] 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
【◆参考答案◆】:刘辰翁
(3)【◆题库问题◆】:[问答题] 为什么说翁方纲的诗论代表“学者之诗”?
【◆参考答案◆】:
翁方纲的"肌理"说之核心是突出学问在诗歌创作中的主导作用,这种诗学观和创作倾向在中国古代也有其久远的历史渊源,刘宋时代的颜延之即是一个典型代表,宋代严羽曾批评江西诗派"以才学为诗",浙派朱彝尊、厉鹗等在诗歌创作方面,也是注重学问,以学为诗的,桐城派也是主张学问的,这一派后人称之为学者之诗,这些对翁方纲的文学思想有直接的影响,"肌理"说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发展,使"学者之诗"成为较有影响的诗派。因此,翁方纲的诗论也可以说是历来学者诗论的总结和发展,是"学者之诗"的代表。
翁方纲的"肌理"说之核心是突出学问在诗歌创作中的主导作用,这种诗学观和创作倾向在中国古代也有其久远的历史渊源,刘宋时代的颜延之即是一个典型代表,宋代严羽曾批评江西诗派"以才学为诗",浙派朱彝尊、厉鹗等在诗歌创作方面,也是注重学问,以学为诗的,桐城派也是主张学问的,这一派后人称之为学者之诗,这些对翁方纲的文学思想有直接的影响,"肌理"说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发展,使"学者之诗"成为较有影响的诗派。因此,翁方纲的诗论也可以说是历来学者诗论的总结和发展,是"学者之诗"的代表。
(4)【◆题库问题◆】:[填空题] 沈德潜编选了《古诗源》等许多诗歌选集,体现了他清理诗歌史的意图。他说:“先审宗旨,继论(),继论音节,继论(),而一归于中正和平。”教材认为,这既概括了他清理诗歌史的方法和目的,也构成了他诗歌理论的基本框架。
【◆参考答案◆】:体裁;神韵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周易》对古代文论的影响。
【◆参考答案◆】:(1)阴阳之道。阴阳学说把世界看成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在思维方式上启发了后人以对立划分的眼光去评析变化发展的事物。中国古代文论中许多矛盾对立的范畴如美丑、虚实、动静、形神等,都发轫于《周易》。而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等,则是《周易》辩证观念的投影。《周易》对世界本源之"道"的认识,也启发了后人对文学本体的探索。(2)观物取象。此说原是对《易》象起源的说明,但其揭示的认识过程,实际上启发了后世对文学创作规律和法则的探索。"观物"理论是古代文论"物感"说产生的基础。取象理论则涉及到文学想象和形象思维的某些特性。(3)通变入神。通是规律的继承,变是思想的日新,文学史上复古与反复古的斗争,文体的代有兴盛,都是通变理论的具体实现。"神"原指事物发展变化微妙难言的客观规律,严羽、司空图、王渔洋的理论对此都有所承传。(4)中和之美。《易》以世界的和谐统一位最高境界,由此生发了后世"中和"的美学观。孔子的"诗无邪"说、《礼记》的"温柔敦厚"说等,都受此影响。(5)观民生民。《易》表达了通过观察民风以正君道的思想,它启发了后代文学家提出"观风"和"风化"的艺术规范,鼓励文学创作去讽谏社会政治得失,从而促进古典批判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形成。(6)情见乎词。自《易》提出"情见乎词"之后,启发了后人讲究语言艺术如何与内在情理完美统一的问题。对情的规范和对这一规范的突破,构成了古代文论的重要内容。(7)言意之辩。《易传》认为言和意之间既有矛盾也有联系,言不尽意并不否定言可达意,但言可达意并不能详尽其意。言意的局限可通过"立象"来解决。庄子、陆机、刘勰的理论都深受其影响。这一审美趣味影响创作,形成了追求含蓄蕴藉、意出言外的风格长河。(8)言语枢机。《周易》强调语言运用,注重修辞,要求切合事理,反对矫情,对后代批评家讲究语言艺术有直接影响。(9)称名取类。"名"指事物名称,"类"指事物的异同。艺术创作的目的就是以有限的语言文字去涵盖无限的生活内容。文学创作中的比兴手法等即受此影响。(10)贲饰尚素。原意强调本真,但不排斥文饰,而是否定极饰灭真,体现了文饰与质素辩证统一的观点。此说对后世平淡的美学观念以及平淡与华饰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6)【◆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结构第一”
【◆参考答案◆】:
李渔提出的戏剧创作理论。"结构第一"的思想,实际上就是要求把文学剧本的创作放在第一位。这是对以前的戏剧理论家重音律和词采的突破,体现了他对戏剧文学创作的艺术构思、典型化、创作方法、独创性、主题思想、戏剧的主要矛盾冲突等一系列重大文学理论问题的看法。例如"审虚实",强调艺术构思和创作过程中虚构和真实的关系;"戒讽刺"和"戒荒唐",强调戏剧创作必须对现实生活作客观真实的描写,使之具有广泛深刻的社会意义,反对把戏剧创作变成泄私愤、报私仇的工具,或写一些荒诞不经的内容作为个人的消遣之用;"脱窠臼",提倡戏剧创作的独创性;"立主脑""减头绪",强调戏剧创作时,事件和人物要相对集中;"密针线"强调情节安排的合理性和细节描写的真实性等等。
李渔提出的戏剧创作理论。"结构第一"的思想,实际上就是要求把文学剧本的创作放在第一位。这是对以前的戏剧理论家重音律和词采的突破,体现了他对戏剧文学创作的艺术构思、典型化、创作方法、独创性、主题思想、戏剧的主要矛盾冲突等一系列重大文学理论问题的看法。例如"审虚实",强调艺术构思和创作过程中虚构和真实的关系;"戒讽刺"和"戒荒唐",强调戏剧创作必须对现实生活作客观真实的描写,使之具有广泛深刻的社会意义,反对把戏剧创作变成泄私愤、报私仇的工具,或写一些荒诞不经的内容作为个人的消遣之用;"脱窠臼",提倡戏剧创作的独创性;"立主脑""减头绪",强调戏剧创作时,事件和人物要相对集中;"密针线"强调情节安排的合理性和细节描写的真实性等等。
(7)【◆题库问题◆】:[填空题] “枢纽”即()的意思,是刘勰在《序志》篇中提出的。包括《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
【◆参考答案◆】:理论总纲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王夫之对诗可以“兴、观、群、怨”的理论有什么新发展?
【◆参考答案◆】:王夫之非常重视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他在主张诗歌表现感情的同时,还特别强调诗歌的情应当是积极健康的,必须具有"动人兴观群怨"的作用。王夫之对孔子的"兴观群怨"说作了新的发挥,他不仅认识到"兴观群怨,诗尽于是矣"而且提出了"摄兴观群怨于一炉"的思想。他认识到诗歌的美学作用、教育作用、认识作用,是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中的,所以,兴观群怨四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9)【◆题库问题◆】:[单选] ()是张爱玲的长篇小说。
A.《秧歌》
B.《红楼梦魇》
C.《女孩子的花》
D.《太阳照在桑干河》
A.《秧歌》
B.《红楼梦魇》
C.《女孩子的花》
D.《太阳照在桑干河》
【◆参考答案◆】:A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袁枚“性灵”说的内容是什么?他的“性灵”说与公安派“性灵说”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袁枚灵性说可以从以下几点把握:(1)袁枚主张尊重人的自然本性。符合自然本性就是真,从真出发,他说:"得千百伪濂、洛、关、闽,不如得一二白傅、樊川。"真可以不合正统道德,它是最高的价值标准。性灵说就是要表现真人的真性情。"尝谓千古文章传真不传伪",真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也是袁枚诗学的最高价值标准。从真的诗学观出发,袁枚反对沈德潜人伦日用的正统诗学观。(2)男女之情也是袁枚性灵说的重要内容。他说:"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情所最先,莫如男女。"因而诗表现男女之情是必然的,天经地义的。因此,他为艳情诗进行辩护。(3)诗歌在艺术上要变,要有创造性,这是性灵说的另一方面的内容。袁枚的变与公安派的变不同。公安派主张变,但不注意继承传统,袁枚则主张在学古中求变,在继承传统中求创新。艺术表现方式的变化必然导致诗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所以袁枚反对推尊某一种格调。(4)性灵说在审美上主张风趣。王土禛推崇的超脱情怀,沈德潜强调的人伦日用,表现在诗格中都具有庄肃的特征,而袁枚性灵说的风趣则与庄肃相对,具有轻松、活泼、诙谐的特点。风趣是诗人摆脱了庄严的道德政治面到了孔之后的轻松活泼的个性的活脱脱的表现。风趣在审美表现上则要求"灵机"、"笔性灵",即用一种灵活机巧的方式来突现轻松活泼的性灵。袁枚认为这要靠天分才能做到,它来自诗人的真性灵。袁枚的"性灵"说与袁宏道等公安派"性灵"说名称相同,在内涵上也有其相同之处:他们都提倡诗歌要抒发真人的真性灵。袁枚主张把真当作人生的最高价值,也把真当作他的诗学的最高价值标准,他说:"千古文章传真不传伪"。袁宏道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也是主张性灵,主张作家要有童心,也即是真心,"物真则贵",文亦如此,真是诗文的最高价值标准。但是,袁枚从"真性情"的主张出发,认为男女之情也是一种真性情,所以诗歌可以表现而且必然要表现男女之情,所以他为诗歌史上的艳情诗进行了辩护。公安派虽也肯定民间情歌,但对艳情诗似乎未加以肯定。其次,袁枚的"性灵"说还主张诗歌要变,要有创造性,这与公安排诗歌要变的主张也有相同之处。但是袁枚主张在学古中求变,在继承中求创新。公安派主张变却不注意、甚至反对学古,忽视继承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