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公元前()年,周朝发生国人动乱。
A.1600.0
B.1046.0
C.981.0
D.841.0
A.1600.0
B.1046.0
C.981.0
D.841.0
【◆参考答案◆】:D
(2)【◆题库问题◆】:[填空题] 母系氏族公社发展()时期的代表性文化有()和仰韶文化等。
【◆参考答案◆】:新石器;河姆渡文化
(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政事堂
【◆参考答案◆】:
唐代宰相的议事处。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共行宰相之职,在此共同参议国政。其后,由皇帝指定入政事堂议事,并以本官加带"参知政事"、"参豫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亦为宰相。弘道元年(683)十二月,中宗即位,裴炎由侍中迁中书令,遂奏请移政事堂于中书省,表明中枢决策重心已由执掌封驳之权的门下省转至草拟诏书的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改政事堂印为"中书门下之印",同时,又创置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于政事堂正厅之后,分理众务,所设吏员,地位至重。在政事堂(中书门下)办公的数位宰相中,设秉笔宰相一名,谓之"执政笔",在处理中书门下日常事务方面具有相当的职权。唐前期为专人,肃宗以后改为轮代,以防秉笔宰相借执政事笔之权,独揽大权之弊
唐代宰相的议事处。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共行宰相之职,在此共同参议国政。其后,由皇帝指定入政事堂议事,并以本官加带"参知政事"、"参豫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亦为宰相。弘道元年(683)十二月,中宗即位,裴炎由侍中迁中书令,遂奏请移政事堂于中书省,表明中枢决策重心已由执掌封驳之权的门下省转至草拟诏书的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改政事堂印为"中书门下之印",同时,又创置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于政事堂正厅之后,分理众务,所设吏员,地位至重。在政事堂(中书门下)办公的数位宰相中,设秉笔宰相一名,谓之"执政笔",在处理中书门下日常事务方面具有相当的职权。唐前期为专人,肃宗以后改为轮代,以防秉笔宰相借执政事笔之权,独揽大权之弊
(4)【◆题库问题◆】:[单选] 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图反映的是()。
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后羿射日
D.夸父逐日
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后羿射日
D.夸父逐日
【◆参考答案◆】:A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九卿
【◆参考答案◆】:
秦朝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 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 之间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 之下有九卿,他们的名称和职掌是:廷尉,掌管司法;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税收;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宗正,掌管皇帝宗族事务。 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秦朝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 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 之间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 之下有九卿,他们的名称和职掌是:廷尉,掌管司法;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税收;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宗正,掌管皇帝宗族事务。 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6)【◆题库问题◆】:[问答题] 评述府兵制。
【◆参考答案◆】:
府兵制度建立于西魏、北周。在形式上采用鲜卑八部之制。550年,宇文泰设立了八个柱国大将军,正式开创了府兵制。在八柱国之中,实际领兵的只有六个柱国大将军,分统六军,合周礼六军之制。六个柱国各督二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督两个开府,每个开府各领一军,共二十四军。这就是府兵的系统。
府兵不入民籍,另立军籍。当府兵者,自备弓、刀,甲、戈、弩由官府供给;有的自备资装,但不负担其它课役。由于不断征募农民当兵,战时打仗,农隙讲武教战,有向兵农合一发展的趋势。
府兵制度建立于西魏、北周。在形式上采用鲜卑八部之制。550年,宇文泰设立了八个柱国大将军,正式开创了府兵制。在八柱国之中,实际领兵的只有六个柱国大将军,分统六军,合周礼六军之制。六个柱国各督二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督两个开府,每个开府各领一军,共二十四军。这就是府兵的系统。
府兵不入民籍,另立军籍。当府兵者,自备弓、刀,甲、戈、弩由官府供给;有的自备资装,但不负担其它课役。由于不断征募农民当兵,战时打仗,农隙讲武教战,有向兵农合一发展的趋势。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红巾军
【◆参考答案◆】:南宋初年北方抗金义军,因以红巾为标志而得名。太行山南段泽、潞一带的义军,在建炎元年(1127年)即已建立,曾攻击金国左副元帅粘罕的大寨。后来河北、淮北地区也有红巾,实际上成为当时民间义军的通称。元末农民利用白莲教组成的起义军,以红巾裹头和红旗为号,故称红巾军。是至元十一年(1351年)元末大起义的首义者。主要有下列四支:刘福通部,拥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势力遍及黄河流域及西北、东北各地;郭子兴部,在江淮地区发展。子兴死后,所部主要由朱元璋统率。至正十五年夏攻克集庆后,元璋所部改用黄旗,但在韩林儿死前,名义上建制未改;徐寿辉部,在长江中上游发展,陈友谅和明玉珍原来都是他的部下;王权和孟海马部,在襄阳起义。王权向北发展,称北锁红军,孟海马向南发展,称南锁红军。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纪事本末体
【◆参考答案◆】:
以历史事件为纲的史书体裁。始见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将重要史事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依年月顺序编写,补编年体、纪传体之不足,但对同时期各事件间的联系则无法顾及。
以历史事件为纲的史书体裁。始见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将重要史事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依年月顺序编写,补编年体、纪传体之不足,但对同时期各事件间的联系则无法顾及。
(9)【◆题库问题◆】:[填空题] 明中叶,在今河北,山东地区爆发了()和()起义
【◆参考答案◆】:刘六、杨虎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金文档案的价值。
【◆参考答案◆】:①文学价值,了解文字的演化和流变。②艺术价值,探究书法史的重要价值。③工艺价值,探究古代铸造技术、行款技术等。④史料价值,印证史实,补充文献不足,推动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