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多选] 国民党所实行的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是为了维护()的利益。
A.主阶级
B.大资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无产阶级
A.主阶级
B.大资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无产阶级
【◆参考答案◆】:A, B
(2)【◆题库问题◆】:[多选] 1919年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是()。
A.要求民主和自由权利
B.拒绝巴黎和约
C.改善工人劳动生活条件
D.罢免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A.要求民主和自由权利
B.拒绝巴黎和约
C.改善工人劳动生活条件
D.罢免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参考答案◆】:B, D
(3)【◆题库问题◆】:[单选] 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资治通鉴》②《水经注》③《大唐西域记》④《史记》
A.③④②①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④②③①
A.③④②①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④②③①
【◆参考答案◆】:D
(4)【◆题库问题◆】:[单选] 在厦门岛东南海滩,竖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牌,如下图。对图片中文字解读不正确的是()
A.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B.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可以保留军队
C.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借鉴
A.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B.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可以保留军队
C.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借鉴
【◆参考答案◆】:B
(5)【◆题库问题◆】:[问答题] “节度使”是怎样的官职?
【◆参考答案◆】:节度使是唐时都督带使持节者的称谓,其首次出现,是在唐睿宗景云年间(710~712),然而正式和有计划地设置节度使这一官职,则是在继睿宗之后的唐玄宗开元年间,分别设立了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范阳、平卢、剑南、岭南十个节度使。节度使是唐朝武官的一种,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而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责,然而后来渐渐地节度使也开始过问民政。唐朝后期的节度使势力大大加强,已经到了独揽地方军政大权的地步。"安史之乱"的爆发以及此后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正是节度使权力过重造成的恶果。
(6)【◆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察举制
【◆参考答案◆】:
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下求贤诏,令从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汉代察举制度的先河。把察举作为选官的一项制度是从文帝开始的。文帝前元二年(前178)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十五年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汉书•文帝纪》)。汉武帝进一步把察举发展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察孝廉的对象是地方六百石以下的官吏和通晓儒家经书的儒生,由郡国每年向中央推举。察举制在西汉到东汉初曾起过重要作用,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用之才。以后随着政治日益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到东汉晚期,已成为豪强或官吏安插私人的工具,完全失去了网罗人才的作用。
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下求贤诏,令从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汉代察举制度的先河。把察举作为选官的一项制度是从文帝开始的。文帝前元二年(前178)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十五年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汉书•文帝纪》)。汉武帝进一步把察举发展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察孝廉的对象是地方六百石以下的官吏和通晓儒家经书的儒生,由郡国每年向中央推举。察举制在西汉到东汉初曾起过重要作用,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用之才。以后随着政治日益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到东汉晚期,已成为豪强或官吏安插私人的工具,完全失去了网罗人才的作用。
(7)【◆题库问题◆】:[填空题] 四合院是()的一大特色。
【◆参考答案◆】:北京城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海上之盟
【◆参考答案◆】:中国宋、金联合攻打辽的盟约。因为双方使节都由海上往返谈判,故名。宋徽宗政和五年,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金,遂后屡败辽兵。宋徽宗等认为辽有必亡之势,决定联金攻辽,乘机收复燕云。重和元年,徽宗派马政自山东登州渡海与金谈判攻辽。此后双方来往频繁。宣和二年,北宋派马植赴垒约盟,双方商定:宋金各按商定的进军路线攻打辽朝,金军攻取辽的中京大定府,宋军攻取辽的南京析津府和西京大同府。宋答应灭辽后,将原来输给辽的岁币转输给金。金则答应将燕云还于宋。双方均不得单独与辽讲和。结果宋攻辽失败,连要求金军攻辽南京,金军取胜。双方几经交涉,宋允30万匹绢、20万两银给金,并纳燕京租税万贯,金才答应变还燕云六州度燕京。金军将燕京城内财物和人口掳掠一空而去,宋接收的只是一座残破不堪的空城,改燕京为燕山府。
(9)【◆题库问题◆】:[单选] 《王祯农书》的农器图谱所载的农具有()。
A.35种
B.65种
C.95种
D.105种
A.35种
B.65种
C.95种
D.105种
【◆参考答案◆】:D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丁忧”是什么意思?
【◆参考答案◆】:"丁忧"亦称"丁艰",是古代遭父母之丧的通称。早在周朝时期,我国就产生了子女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丁忧丧俗。春秋战国之际,儒家倡导重丧,《孟子·离娄下》中记载"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汉代以后,"丁忧"服丧被纳入法律,匿丧不举、"丁忧"期间作乐、丧期未满求取仕途、生子、兄弟别籍分家、嫁娶、应试等都被视为"不孝"犯罪,将会受严厉的刑律惩罚,判处1年至3年不等的徒刑,或遭到流放。对于仕宦官员,除了应遵守普遍性的行为之外,还有些特殊性的要求,即三年"丁忧"必须解官去职,脱离职权岗位,唐朝时就将此项规定付诸立法条文。有些官员因为丁忧期间贪恋权位而丢官丧命。如后唐天成年间,滑州掌书记孟升因母丧隐瞒不报,最后被"赐自尽"。而大诗人白居易,其母由于看花坠井而死,在丁忧期间,白居易作了《赏花》及《新井》的诗,被认为有伤官德孝道而遭一贬再贬,从京师到江州刺史,后又被贬为司马。相反,在丁忧期间,若"丁忧"守丧孝行卓著,则可以越级提拔,受到朝廷的嘉奖。如《明史·孝义传》记载:明代,徐州人权谨"迁光禄署丞母年九十终,庐墓三年,致泉涌兔驯之异。有司以闻,仁宗命驰驿赴阙,出其事状,令侍臣朗诵大廷,以示百僚,即拜文华殿大学士"。由此看来,丁忧已经由一种习俗、一种伦理而逐渐演变成一种政治资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