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春秋中后期,逐渐强盛的诸侯国不包括:()
A.燕国
B.秦国
C.楚国
D.齐国
A.燕国
B.秦国
C.楚国
D.齐国
【◆参考答案◆】:A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四禁制度
【◆参考答案◆】:这是针对负责起草皇帝记令文书的中书舍人而制定的。其内容为"一日漏泄,二曰稽缓,三曰违失,四曰忘误,所以重王命也。"即在起草文书时,必须注意保守机密,及时迅速,并杜绝出现遗忘和其他差错。
(3)【◆题库问题◆】:[判断题] 在仰韶文化中,并没有发现玉制品。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4)【◆题库问题◆】:[单选] 在石器工艺发生进步的同时,()也大大的发展起来了。
A.青铜器
B.铁器
C.骨角器
D.木制器具
A.青铜器
B.铁器
C.骨角器
D.木制器具
【◆参考答案◆】:C
(5)【◆题库问题◆】:[单选] 汉武帝时期的人才察举措施是:()
A.任子制、自选制
B.举贤良
C.郡国岁举孝廉
D.A.B.C都对
A.任子制、自选制
B.举贤良
C.郡国岁举孝廉
D.A.B.C都对
【◆参考答案◆】:D
(6)【◆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耒耜经
【◆参考答案◆】:书名。唐陆龟蒙撰。约成书于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前后,早佚,仅存序一篇,正文一卷。对江东地区五种农具的结构与功能作了详细的描述,以曲辕犁为主。该犁由十一个部件组成,全长一丈二尺,保存了中国古代结构完整的曲辕犁资料。
(7)【◆题库问题◆】:[填空题] 明末农民战争中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在西安建国,国号“()”。
【◆参考答案◆】:大顺
(8)【◆题库问题◆】:[单选] 唐后期地方节度使耀武扬威,但北宋时文官却荣耀显赫。一文一武的地位变化说明必须()。
A.必须改革官僚机构
B.解决无权人浮于事
C.消除地方割据势力
D.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A.必须改革官僚机构
B.解决无权人浮于事
C.消除地方割据势力
D.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参考答案◆】:D
(9)【◆题库问题◆】:[单选] 安禄山是在哪一年造反的:()
A.天宝十二年
B.天宝十三年
C.天宝十四年
D.天宝十五年
A.天宝十二年
B.天宝十三年
C.天宝十四年
D.天宝十五年
【◆参考答案◆】:C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上计
【◆参考答案◆】:
战国、秦汉时地方官府定期向中央呈报施政情况,作为官吏考课依据的制度。战国时,各地主管官吏将所辖地区赋税、户口、垦田等情况写在木券,呈送中央考核,中央据此进行奖罚,亦为考课官吏的重要制度。汉朝上计制分两级,县(道)令、长将该县户口、垦田、赋税征收、钱谷出入等编为计簿,呈报郡国;再由郡守、国相汇总将副本呈报中央丞相,或由皇帝亲自受计,皇帝据此考察地方官政绩。上计地点一般在京师,如皇帝出巡,则临时指定地点。上计时间通常在岁终之月,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历以前,每年九月上计,此后每年十二月上计。东汉时,中央受计名义上由司徒总核,实际上由尚书台主持。每年年终由郡国向京师的上计称为常课,三年一考察治状称为大课。郡国上计使者,两汉也有不同。西汉县(道)上计于郡国,令、长、丞、尉自行;郡国上计于中央,由郡丞、国长史代行。东汉则改派地位较高的掾史,称为"上计吏"。令、长等不自行。
战国、秦汉时地方官府定期向中央呈报施政情况,作为官吏考课依据的制度。战国时,各地主管官吏将所辖地区赋税、户口、垦田等情况写在木券,呈送中央考核,中央据此进行奖罚,亦为考课官吏的重要制度。汉朝上计制分两级,县(道)令、长将该县户口、垦田、赋税征收、钱谷出入等编为计簿,呈报郡国;再由郡守、国相汇总将副本呈报中央丞相,或由皇帝亲自受计,皇帝据此考察地方官政绩。上计地点一般在京师,如皇帝出巡,则临时指定地点。上计时间通常在岁终之月,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历以前,每年九月上计,此后每年十二月上计。东汉时,中央受计名义上由司徒总核,实际上由尚书台主持。每年年终由郡国向京师的上计称为常课,三年一考察治状称为大课。郡国上计使者,两汉也有不同。西汉县(道)上计于郡国,令、长、丞、尉自行;郡国上计于中央,由郡丞、国长史代行。东汉则改派地位较高的掾史,称为"上计吏"。令、长等不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