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唐楷书代表书家有()。中晚唐楷书代表书家有()。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中晚唐楷书代表书家有()。

(1)【◆题库问题◆】:[多选] 中晚唐楷书代表书家有()。
A.孙过庭
B.李阳冰
C.颜真卿
D.柳公权

【◆参考答案◆】:C, D

(2)【◆题库问题◆】:[问答题] 书法的起源?

【◆参考答案◆】: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实物画出来。不过画图更趋于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什么叫漆书?

【◆参考答案◆】:漆书一般是指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金农所写的一种书体。其书迹因以软笔舔扁人纸,破圆为方,把《天发神谶碑》中的方头笔形化人楷书之中,好像用扁漆刷子刷出来的字一样,故自称"漆书",并非真是用漆写的字。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汉简牍

【◆参考答案◆】: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版(也作"板")写的叫"版牍"。超过100字的长文,就写在简策上,不到100字的短文,便写在木版上。写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数是有关官方文书、户籍、告示、信札、遣册及图画。由于文字内容有异,其称谓有别,如军事的文书叫"檄";用于告示者称之"榜";将信写于木版,然后再加一版叫作"检"。在检上写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叫作"署"---这是信封的起源。然后将两版合好捆扎,在打结的地方涂上粘土,盖上阴文印章,在粘土上出现凸起的字,这就是"封",使用的粘土叫"封泥"。由于写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长,故信函又叫"尺牍"。笺是古代一种短小的简牍,是供读书者随时注释的,它系在相应的简以备参考之用。现在人们所说的笺注就是起源于此。从策、简、籍、簿、笺、札、检、椠等从竹、木字形上,都反映出简牍的制成材料。简是古代书籍的基本单位,相当于现在的一页。一枚简牍称为简,常写一行直书文字。字数较多的,写在数简上,编连在一起,称之"册"。长篇文字内容成为一个单位的,叫作"篇"。一"篇"可能含有数"册"。至于简牍"卷"的称谓,还存在分歧。劳干认为,居延广地南部"候兵物册"共77简,以麻绳编之,如竹帘状,可以舒卷,故"简编则为册,卷则为卷"。陈盘指出:孔安国《古文尚书》序中有云:"并序凡五十九篇,为四十六卷。"陈以为此处既曰篇,又曰卷,据此可证明一篇或数篇可为一卷。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为什么说魏晋书法在书法史上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

【◆参考答案◆】:魏晋从公元220-420,这一时期的书法在书法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魏晋时期是书体演变的终结期。草行楷这几种新体以经过东汉以来的酝酿之后,到魏晋已趋向成熟,并脱去隶书时代的影响,到王羲之、王献之的出现,使行、草、楷体发展到了成熟阶段。魏晋书法走向了完全的自觉阶段,书法在社会的各个阶层成了普遍的欣赏对象,文人开始有意识地追求书法美,把其作为自觉的艺术实践活动,随着新体的定型成熟,文人流派书法不断更新,这种沿革分别以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三个流派阶段深刻影响了后世书法的发展。这种师承祖述笔法而相沿成线,成为后世历代书法艺术递进的基本轨迹。魏晋的玄学清淡对书法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魏晋时期的道教也对书法有很大的影响。在魏晋时期,文人流派书法的大变革中,书法理论得到了发展。它是书法进入自觉阶段的产物。奠定了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的基础。

(6)【◆题库问题◆】:[多选] 下列体现《张玄墓志》书法精美、刻工亦佳特点的有()
A.将讲究中锋的应用
B.讲究侧锋的应用
C.含蓄不外露
D.霸气外露

【◆参考答案◆】:A, B, C

(7)【◆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不属于赵孟頫作品的是()。
A.《吴兴赋》
B.帝师胆巴碑
C.《汲黯传》
D.离骚

【◆参考答案◆】:D

(8)【◆题库问题◆】:[判断题] 雄放野逸的草书风格追求的是信手行去一片天机的艺术境界.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试分析欧阳修的书学思想以及他对宋四家的影响。

【◆参考答案◆】:欧阳修以振兴书学为已任,凡周汉以降,金石遗文、断编残简,掇拾异同,编成《集古录》,这部著作开我国金石学先河,是学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呼吁全社会都能用书法用功,振兴书学。身体力行,单日学草书,双日学真书,真书兼行,十年不倦,以使自己的书法实践和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正是因为他编写《集古录》,得以拓宽眼界,逐步获得真理所致。他阐述书学当通过个别,寻求共性,一旦把握共性,则可达到一通百通。即遗貌取神,又说学书不必倦于笔砚,多阅古墨迹,求其用意,所得宜多,指出书学不能死学,而要活用,此乃得意忘形也。他还进一步认为: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模仿他人,谓之奴书。这些见解不仅改变了自己,还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在习书上如何取法,如何继承和创新,他还有极其精僻的论断,羲献笔法相去甚远,学书没有定法。这些重要的论断,是尚意书风的理论先导,为苏轼、黄庭坚、米芾等尚意书家的出现提供了契机。

(10)【◆题库问题◆】:[单选] 要“带燥方润”的效果则应用()。
A.湿墨
B.干墨
C.浓墨
D.涨墨

【◆参考答案◆】:C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小豌豆-答案网 » 中晚唐楷书代表书家有()。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