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某中学在一次月考的成绩发布后,对全校学生按成绩排名进行编班,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分开,该中学的做法( )。
A.正确,便于学生管理
B.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C.正确,有利于激励学生
D.不正确,不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A.正确,便于学生管理
B.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C.正确,有利于激励学生
D.不正确,不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该中学根据成绩编班,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分开,是没有平等对待所有学生的表现,违背了教育公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题库问题◆】:[单选] 依据《教师法》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A.管理学生权
B.科研学术活动权
C.民主管理权
D.教育教学权
A.管理学生权
B.科研学术活动权
C.民主管理权
D.教育教学权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教育教学权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而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权利。
(3)【◆题库问题◆】:[单选]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规定,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 ) 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A.城镇
B.郊区
C.农村
D.县(区)
A.城镇
B.郊区
C.农村
D.县(区)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规定,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4)【◆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为什么作者说:“我没有看到过真正安静的壁虎?”在安静中盛享人生的清凉 无欲的生命是安静的。 我见过一匹马在槽枥之间的静立,也见过一头雄狮在草原上静卧,甚至是一只鸟,从一根斜枝扑棱棱飞到另一根斜枝上,呈现出的,都是博大的安静。 一切外在的物质形成,如槽枥之间的草料,草原之上的猎物,斜枝之外的飞虫,在安静生命的眼中,像风中的浮云。一个安静的生命舍得丢下尘世间的一切,譬如荣誉、恩宠、权势、 奢靡、繁华,他们因为舍得,所以淡泊,所以安静,他们无意去抵制尘世的枯燥与贫乏,只是想静享内心的蓬勃与丰富。 夏日的晚上,我曾经长久地观察过壁虎,这些小小的家伙,在捕食之前最好的隐匿,就是藏身于寂静里。墙壁是静的,昏暗的灯光是静的,扑向灯光的蛾子的飞翔是静的,壁虎蛰伏的身子也是静的,那是一幅优美素淡的夏夜图。只是壁虎四足上潜藏着一点杀机,为整幅画添了 一丝残忍,也添了一些心疼。也正因为这样,我没有看到过真正安静的壁虎。安静的姿态是美的。蹲坐的云冈石窟里的慈祥的大佛,敦煌壁画里衣袂飘举的飞天,一棵虬枝盘旋的古树,两片拱土而出的新芽,庭院里晒太阳的老人,柴扉前倚门含羞的女子,这些姿态要么已看破红尘,要么正纯净无邪,恰是因为这些,它(他、她)或平和、宁静、恬淡、宠辱不动,或纯真、灵动、洁净、不沾染一尘世俗,于是便呈现给这个世界最美的姿态。 真正的安静,来自内心。一颗躁动的心,无论幽居于深山,还是隐没在古刹,都无法安静下来。正如一棵树,红尘中极细的风,物质世界极小的雨,都会引起一树枝柯的宕动、迷乱, 不论这棵树是置身在庭院,还是独立于荒野。所以,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摇的枝柯,而是静默的根系,深藏在地下,不为尘世的一切所蛊惑,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有一天,我去拜会一位遭受了命运挫折的老人。他正端坐在沙发深处,没有看书,没有写书法,只是端坐在那里,甚至都感觉不到他作过任何的思考。我和先生攀谈着,一些陈年往事 逐渐勾起了老人的回忆。当他谈到差一点被反动派殴打致死这一段时,语速平缓从容,脸上平静得没有一丝的波澜。这种平静,不是来自岁月的老练和世故,而是来自命运磨难后的超然与 豁达。下午的阳光斜照进来,地板上、四壁上,横竖都是窗框投射下的沉重的影子。空气中, 一个安静生命的内核在浮沉中发出金属的脆响。这不由使我想起小时候,一个有月亮的晚上,父亲坐在山梁上吹笛子。一川的溪水,在月光下荡着清幽的光,远山黑黢黢的,村庄黑黢黢的,父亲的笛声婉转、旷远、悠扬。那一晚, 山是安静的,水是安静的,村庄是安静的。我想说的是,只有在自然的身上,我们才能得到最厚重最原始的安静。
【◆参考答案◆】:在作者看来,无欲的生命才是安静的,他们舍得丢下尘世间的一切,譬如荣誉、恩宠、 权势、奢糜、繁华等。而壁虎因为食物而潜藏杀机,虽然蛰伏的身子是静的,但是内心因为欲望而不得安静,所以说没有“真正安静的壁虎”。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考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5)【◆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作者认为读万卷书的人很少,原因是“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不缺乏”,这里的“空气”具体指什么?读书的意义俞平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其实是对一桩事情的两种看法。游历者,活动的书本。读书则曰卧游,山川如指掌,古今如对面,乃广义的游览。现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几万里路不算什么,读万卷书的日见其少了。当然有种种的原因,最浅显的看法是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不缺乏。 讲到读书的真意义,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门砖。既为功名富贵,依目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要读书,更无须借光圣经贤传,甚至于愈读书会愈穷,这无怪不喜欢读书,懂得怎样读的人一天一天地减少了。读书空气的稀薄,读书种子的稀少。互为因果循环。 现在有一些人,你对他说身心性命则以为迂阔,对他说因果报应则以为荒谬,对他说风花雪夜则以为无聊。不错,是迂阔,荒谬,无聊。你试问他,不迂阔,不荒谬,不无聊的是啥?他会有种种漂亮的说法。但你不可过于信他,他只是要钱而已,文言谓之好利。 好利之心压倒一切,非一朝一夕之故。古人说:“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以义为利是遥远的古话。退一步说。以名为利。然名利双收,话虽好听,利必不大。惟有不恤声名的干,以利为利,始专而且厚。道德名誉的观念本多半从书本中来,不恤声名与不好读书亦有相互的关联。 在这一味好利的空气中寻求读书乐,岂不难于上青天,除非我们把两者混合。假如我们能够立一种制度,使天下之俊秀求官位利禄之途必出于读书,近乎从前科举的办法,这或者还有人肯下十载寒窗的苦工。严格说来,这已失却读书的真意义,何况这制度的确立还遥遥无期。
【◆参考答案◆】:这里的“空气”指读书的氛围,一方面读书的人日渐稀少,另一方面读书人处于好利的环境中,最终导致“空气缺乏”,读书氛围不佳。
【◆答案解析◆】:分析文章第一段,作者提到“读万卷书日见其少”,指出最浅显的原因是“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不缺乏”。第二段中提到“读书空气稀薄,读书种子的稀少,互为因果循环”,读书的人愈少愈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最后一段提到“在这一味好利的空气中寻求读书乐,岂不难于上青天”.可见“好利”也影响着读书氛围。
(6)【◆题库问题◆】:[单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的原则,是因为学生的发展具有()。
A.方向性和顺序性
B.连续性和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A.方向性和顺序性
B.连续性和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在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独立个体,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由于遗传、后天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影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就必须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7)【◆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结合全文,谈一谈对待“蚁族”应持怎样的态度。访《蚁族》廉思“蚁族”群体多为“80后”,接受过高等教育,处境却如卑微的蚂蚁,群居在城市的边缘。记者:“蚁族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廉思:研究发现,大城市均有大规模的“蚁族”存在。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大都倾向于留在城市,加剧了大城市的磁体效应。2002年,有关部门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允许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学毕业生,其户口两年内可继续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这就为“蚁族”的产生提供了依据。同时,随着我国首批扩招大学生进入社会,逐年增加的毕业生与下岗再就业职工和民工潮汇聚成就业洪峰,造成我国就业压力空前增大。这也必然要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让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入普通劳动者的行列,但是很多学生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转变。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市场需求情况并没有及时成为专业设置、招生人数划定的风向标。 记者:有读者反映,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是艰苦奋斗出来的,“蚁族”并不值得同情或怜悯。你怎么看? 廉思:“蚁族现象”也确实反映了我国社会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蚁族”绝大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是名副其实的“穷二代”。他们勤奋苦读考上大学,背负着家庭很高的期望,但是目睹同学中“富二代”、“权二代”毕业后轻易获得好职位、买房买车,自己却从村到村(从农村到聚居村),求职艰难,他们对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的感受跟其他群体是不一样的。如果这样一群“精英候选人”无法参与社会,或者社会使他们“走投无路”,让他们以年轻脆弱的心灵和一无所有的经济能力裸露于经济危机之下,必将对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记者:通过你的研究,“蚁族”现在的思想状况是什么样子? 廉思:中国社会存在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的传统观念,很多乡村出来的大学生自身还承载着父母的厚望、家族的“面子”。所以也会有类似“宁要北上广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想法,迫使他们选择留下来做“蚁族”。“蚁族”普遍认为,在大城市生活会更有利于自己的人生发展。他们急切盼望以积极的思路有序地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剩下的问题就是研究怎么解决、采取什么政策、条件和进程。 记者:最后,请你对“蚁族”们说些心里话。 廉思:我要为“蚁族”鼓掌,“蚁族”并不是失败者,只是尚未成功。放平心态,坚信自己的选择,通过不懈的努力,“蚁族”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选自2010年2月25日《中国教育报》)
【◆参考答案◆】:(1)对“蚁族”无法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表示同情;(2)对“蚁族”给社会和谐与稳定构成潜在威胁表示隐忧;(3)对“蚁族”不能正确定位自己作为“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表示批评;(4)对“蚁族”的选择与努力表示鼓励。
【◆答案解析◆】:解答本题,应以“对待‘蚁族’应持的态度”为中心,结合全文和自己的理解分点陈述。答题时可参考最后一段问答。比如对“蚁族”人群表示同情;对“蚁族”现象表示隐忧;对“蚁族”的某些想法加以批评;对“蚁族”的选择与努力表达鼓励;等等。
(8)【◆题库问题◆】:[单选] 初二学生曹兰在体育课上跑步时,突然昏倒造成手臂骨折,经检查曹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对于这一情况家长与班主任沟通过,而其体育老师不知道。对这起事故应承担责任的是()。
A.学校和家长
B.家长
C.学校
D.体育老师
A.学校和家长
B.家长
C.学校
D.体育老师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七项规定: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该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9)【◆题库问题◆】:[单选]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为( )。
A.为人师表
B.教书育人
C.终身学习
D.关爱学生
A.为人师表
B.教书育人
C.终身学习
D.关爱学生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却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10)【◆题库问题◆】:[单选] 关于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构成,正确的是( )。
A.财政拨款为主,其他渠道为辅
B.自筹经费为主,其他渠道为辅
C.财政拨款为主,社会捐款为辅
D.自筹经费为主,学校集资为辅
A.财政拨款为主,其他渠道为辅
B.自筹经费为主,其他渠道为辅
C.财政拨款为主,社会捐款为辅
D.自筹经费为主,学校集资为辅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义务教法》规定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构成为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