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填空题] 王夫之认为情景结合的方式有三:“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巧者则有(),()”。
【◆参考答案◆】:妙合无垠;情中景;景中情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张竹坡的小说理论。
【◆参考答案◆】:(1)张竹坡,原名张道深,竹坡为其号,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其小说理论主要见于他的《金瓶梅》评点。他是第一个对《金瓶梅》作全面分析并自成体系的批评家。他的评点将书前五篇专论、读法、回评、夹批、眉批等融为一体,使小说评点的形式达到成熟,为古典小说理论批评作出了独特贡献。(2)否定《金瓶梅》"淫书说",肯定其为"世情书"、"泄愤书"。张竹坡完全肯定《金瓶梅》的价值,包括其中的性描写,把它提到与《史记》同等的地位,高度赞扬了它的思想艺术价值,激烈抨击了"淫书论"者,认为其中的淫秽文字是出于情节和塑造人物性格的需要,作者寓有深意,是"泄愤"书,与作者的不幸经历分不不开。作者暴露西门庆丑恶嘴脸和无耻行径的同时,暗喻着作者强烈的愤恨之情,并由西门庆一人一家而牵连整个国家社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3)论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金瓶梅》是以家庭生活为主的"世情小说"。张竹坡在评点中肯定了《金瓶梅》的写实成就,特别是在艺术真实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要求把《金瓶梅》当"文章"看,而不能当"事实"看,即要用艺术真实的眼光来衡量作品,不能把作品当里流水账,以区别于生活真实。所以他要求作者深入观察生活,并且展开想象,"专在一心"。(4)论典型人物性格的塑造。张竹坡认为《金瓶梅》塑造的人物具有性格化的特点,作者擅长运用对比和在人物的彼此关系中刻画人物,在同一事件、场景中,写出人物的不同反应,并注意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体现人物的性格。张竹坡概括的新方法主要有二:其一是出神入化的白描手法,即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动作和风貌;其二是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张竹坡说"读《金瓶》须看其大间架处"即是此意。(5)张竹坡还总结了《金瓶梅》在结构完整复杂上所取得的成就。
(3)【◆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严羽《沧浪诗话》的基本结构(理论体系)。
【◆参考答案◆】:(1)《沧浪诗话》在宋代诗话中体系性最强。全书共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部分,后附《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2)《诗辨》提出"别材别趣"、"妙悟"等诗论命题,为全书的核心;《诗体》主要论述了历代诗歌各种体制的流变和发展;《诗法》主要论述诗歌创作的法规和技巧;《诗评》主要评论了历代诗人的作品和风格;《考证》是对一些诗人和诗作的考证批评。(3)严羽的诗论是针对宋诗忽视诗歌审美特征的不良风气而发的,他对于诗歌的审美特征和诗歌创作的思维方式等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4)【◆题库问题◆】:[填空题] 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两个基本命题是()、()。
【◆参考答案◆】:无意识;性本能
(5)【◆题库问题◆】:[多选] 受分析哲学影响的文学批评一般具有两个共同特征,即()
A.从历史观点出发
B.以语言为研究对象
C.强调读者的地位
D.推崇分析方法
E.注重心理分析
A.从历史观点出发
B.以语言为研究对象
C.强调读者的地位
D.推崇分析方法
E.注重心理分析
【◆参考答案◆】:B, D
(6)【◆题库问题◆】:[填空题] 教材指出“()”是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里表露的比较重要的诗论思想。在他之前,司马迁、钟嵘、韩愈等人也有过相似之论。
【◆参考答案◆】:诗穷而后工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吕本中诗论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1)吕本中所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对江西诗派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论诗的主要目的是想纠正江西派末流机械学习黄庭坚的理论而出现的种种创作弊端。(2)针对江西派诗人固守定法的创作方式,吕本中提出"活法"说。所谓活法就是既符合创作法规的要求,又能出于规矩之外;既能使创作千变万化,又不违背规矩。简言之,活法即活用其法。"活法"对于江西诗派的创作无疑具有解放意义,但以法论诗,活法的意义也不免受到削弱。(3)吕本中认为,诗人对活法的把握必须通过"悟入"才能实现。"悟入"既须持久细心地领会,又须勤奋刻苦的学习锻炼。悟入还涉及灵感问题,吕本中认为灵感的产生一方面同外在条件的刺激相关,另一方面同艺术家的艺术思考有关。灵感要靠主体对客体现实的勤奋观察和敏锐把握,靠主体的刻苦思考。
(8)【◆题库问题◆】:[单选] 开创以诗评诗方式的是()
A.杜甫《戏为六绝句》
B.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
C.吴可《学诗诗》
D.王若虚《论诗诗》
A.杜甫《戏为六绝句》
B.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
C.吴可《学诗诗》
D.王若虚《论诗诗》
【◆参考答案◆】:A
(9)【◆题库问题◆】:[填空题] 司空图提出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钟嵘《()》的“()”说,但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深化。
【◆参考答案◆】:诗品;滋味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熏、浸、刺、提”
【◆参考答案◆】:
梁启超提出的关于小说艺术感染力的理论。所谓"熏"和"浸",都是指小说的艺术熏陶力量,不过前者是从空间上说的,后者是从时间上说的。"熏"的作用能使小说境界迅速占领人的心灵世界,其整个精神为小说境界所支配;"浸"的作用能使小说的境界在读完作品之后长期留在人的心灵里,"如酒焉,作十日饮,则作百日醉。"所谓"刺",是指小说在对人"熏""浸"的过程中,所给予人的强烈刺激作用,使人感情达到不能自制的程度,并与作品中人物共悲喜、同欢戚。所谓"提",是指读者入于小说之中,而将自身化为小说之主人公,"当其读此书时,此身已非我有,截然去此界以入于彼界。"此时读者的精神境界已得到净化和升华,进入到了完全虚静、物化的状态,甚至忘记了自身的存在。
梁启超提出的关于小说艺术感染力的理论。所谓"熏"和"浸",都是指小说的艺术熏陶力量,不过前者是从空间上说的,后者是从时间上说的。"熏"的作用能使小说境界迅速占领人的心灵世界,其整个精神为小说境界所支配;"浸"的作用能使小说的境界在读完作品之后长期留在人的心灵里,"如酒焉,作十日饮,则作百日醉。"所谓"刺",是指小说在对人"熏""浸"的过程中,所给予人的强烈刺激作用,使人感情达到不能自制的程度,并与作品中人物共悲喜、同欢戚。所谓"提",是指读者入于小说之中,而将自身化为小说之主人公,"当其读此书时,此身已非我有,截然去此界以入于彼界。"此时读者的精神境界已得到净化和升华,进入到了完全虚静、物化的状态,甚至忘记了自身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