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填空题] 王土禛是清初具有广泛影响的诗人和诗论家。其诗歌理论的核心是由清人张宗柟辑其论诗之语而成的《()》,其诗歌理论的核心是“()”说。
【◆参考答案◆】:带经堂诗话;神韵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王士禛的)“神韵”说
【◆参考答案◆】:"神韵"一词最早是南北朝时期对人物的评价,指的是人的风神韵致,后被引入诗论,大体上指自然神到,风神飘逸的一种诗歌境界。王土禛继承前人的诗论和画论思想,总结了王维、孟浩然以来的山水诗的艺术传统,强调兴会神到,追求得意忘言,以清淡闲远的风神韵致作为诗歌的最高境界。王土禛张诗歌创作在表现审美对象时应该做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在情感和物象之间,他认为应是"兴会神到";清和远是具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
(3)【◆题库问题◆】:[问答题] 试述唐初陈子昂的诗文主张。
【◆参考答案◆】:
陈子昂是初唐诗歌革新运动的主将之一。
对齐梁文风中忽视作品社会内容,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表示强烈不满,针对这两方面,他提出"兴寄论"与"风骨论"的文学创作主张。"兴寄"既是强调作品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同时也是重视诗歌整体审美形象的表现。要求形象中有寄托,有现实意义。要求文学作品表现政治理想抱负,有济世安民的广阔社会内容。"风骨"则要求有刚健明朗的文风,反对过分讲究技巧。他的诗歌创作实践就遵循着自己的理论主张,如他的《感遇诗》、《登幽州台歌》等等,就既有"风骨",又有"兴寄"。与陈子昂同时的卢藏用评价他说"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
陈子昂是初唐诗歌革新运动的主将之一。
对齐梁文风中忽视作品社会内容,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表示强烈不满,针对这两方面,他提出"兴寄论"与"风骨论"的文学创作主张。"兴寄"既是强调作品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同时也是重视诗歌整体审美形象的表现。要求形象中有寄托,有现实意义。要求文学作品表现政治理想抱负,有济世安民的广阔社会内容。"风骨"则要求有刚健明朗的文风,反对过分讲究技巧。他的诗歌创作实践就遵循着自己的理论主张,如他的《感遇诗》、《登幽州台歌》等等,就既有"风骨",又有"兴寄"。与陈子昂同时的卢藏用评价他说"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
(4)【◆题库问题◆】:[单选]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开创选本批评先例的是()。
A.萧统的《文选》
B.陆机的《文赋》
C.《文心雕龙》
D.《诗品》
A.萧统的《文选》
B.陆机的《文赋》
C.《文心雕龙》
D.《诗品》
【◆参考答案◆】:A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曹丕的“诗赋欲丽”作为文体论的观点与以前的文论有何区别?
【◆参考答案◆】:"诗赋欲丽"是指诗歌、赋体应该(文辞)华美。曹丕以前还没有独立的、真正意义上的"文论",文学基本上还没有独立出来,如《诗经》是"经",并被看作文学作品。与以前的文论相比,说明曹丕看到了文学作为艺术区别于其它体裁文章的美学特征(即"丽"),认识到文学应该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这对于抒情文学的发展,有着特别深远的影响。曹丕的《典论•论文》表明,魏晋时代文学已经逐步走向自觉的时代。这与以前"诗言志"的文论观点是不一样的。"诗言志"中所谓"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所谓"赋诗言志"是指借用或引申《诗经》中某些篇章来暗示自己某种政教怀抱。《左传》里常出现的"志"多指政治态度、理想抱负。到战国中期以后,由于对诗歌的抒情特点的重视,以及百家争鸣的展开,"志"的含义逐渐扩大,其作为人的思想、意愿、感情的一般意义开始受到了重视。譬如《离骚》"屈心而抑志","抑志而弥节"中"志"的内容除了屈原的政治理想抱负,还包括了这种理想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愤激之情,以及对谗佞小人的痛恨之情在内。
(6)【◆题库问题◆】:[单选] 从文学批评活动自身来说,它包含着().
A.认识价值与伦理价值的双重评价
B.艺术感受与理性思考的双重智力
C.政治标准和道德标准的双重要求
D.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的双重考虑
A.认识价值与伦理价值的双重评价
B.艺术感受与理性思考的双重智力
C.政治标准和道德标准的双重要求
D.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的双重考虑
【◆参考答案◆】:B
(7)【◆题库问题◆】:[单选] 在文学与道德影响问题上提出“寓教于乐”的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黑格尔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黑格尔
【◆参考答案◆】:C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义法”说
【◆参考答案◆】:
桐城派古文家方苞提出的理论。义,是指文章的内容,有义理的含义。法,是指与其内容相统一的形式。法随义之不同而有所变化。他所说的"义",包括文章的叙事内容和作者的议论评价,而所谓"法",则是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指组织严密,条理清楚等。
桐城派古文家方苞提出的理论。义,是指文章的内容,有义理的含义。法,是指与其内容相统一的形式。法随义之不同而有所变化。他所说的"义",包括文章的叙事内容和作者的议论评价,而所谓"法",则是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指组织严密,条理清楚等。
(9)【◆题库问题◆】:[单选] 教材指出:韩愈提出了“气盛言宜”论,所谓“气盛”是指作家()。
A.仁义道德修造诣很高而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
B.高尚的仁义道德修养而形成在作品中的刚柔相济之气
C.高尚的道德修而体现在作品中的充沛的阳刚之气
D.创作的作品具有雄伟而磅碍的、不可阻挡的气势
A.仁义道德修造诣很高而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
B.高尚的仁义道德修养而形成在作品中的刚柔相济之气
C.高尚的道德修而体现在作品中的充沛的阳刚之气
D.创作的作品具有雄伟而磅碍的、不可阻挡的气势
【◆参考答案◆】:A
(10)【◆题库问题◆】:[填空题] 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也。是尚友也。”
【◆参考答案◆】:论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