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的《墙头马上》是怎样歌颂妇女的反抗精神的?白朴的《墙头马上》是怎样歌颂妇女的反抗精神的?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白朴的《墙头马上》是怎样歌颂妇女的反抗精神的?

(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白朴的《墙头马上》是怎样歌颂妇女的反抗精神的?

【◆参考答案◆】:白朴的《墙头马上》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塑造了李千金这样一个封建叛逆者的形象,用以歌颂妇女的反抗精神。李千金这个人物的时代真实性,是植根在元代市民阶层思想意识发展的基础上的。她虽为高级武官家的小姐,实际上作者赋予她更多平民色彩,因此显得特别泼辣。李千金爱上裴少俊后,来不及等待裴少俊得官后前来求娶,坚决地选择了弃家私奔的道路。两人在裴家后花园同居了七年,生下一双儿女。后来被裴少俊的父亲裴尚书发现,逼走了李千金,最后经过波折,夫妻重新团圆。在全部过程中,李千金一直光明磊落地维护她和裴少俊的爱情和自己行动的合理性,两次大的戏剧冲突都按着这一线索展开。第一次是裴尚书在后花园发现了李千金,裴尚书骂她是“淫奔”,“败坏风俗”,她却理直气壮地声称,“我则是裴少俊一个”。“这因缘是天赐的”!裴少俊在他父亲的压力下写了休书,面临着一场势不均力不敌的冲突,她的处境是严峻的,但并不畏葸。她敢指责裴尚书“毒肠狠切”,也敢嘲笑裴少俊“软揣些些。”她不知有错,也不认错;她虽然失败了,却不肯低下倔强的头。第二次冲突发生在裴少俊状元及第不忘旧情,裴尚书年老致仕闲居,一双儿女想念母亲的情形之下。裴家三代都来请她回去做妻子,做儿媳,做母亲。但她不愿回去。还嘲笑裴少俊的“三昧手”只会写休书,按手模,当裴尚书解释说不是不喜欢她的家庭和她这个人而是不赞成“私奔”。她理直气壮地说:从古到今,“私奔”的不止我一人,那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还是千古佳话呢。最后还是两个孩子的哭声,纯真的母子之爱使她动心,夫妻团圆,矛盾冲突解决,全剧在李千金“怎将我墙头马上,偏输却沽酒当垆”的胜利歌声中结束。在两次尖锐的戏剧冲突中,作者不仅描写了李千金以私奔的行为来冲击封建礼教,还着重描写了她敢于和封建礼教的维护者裴尚书当面争论。而她对丈夫的一度软弱的揶揄更衬托出她精神上的坚强,反衬出这个叛逆女性的反抗斗争,这种反抗斗争,是古代妇女反抗精神的一种生气勃勃的表现。

(2)【◆题库问题◆】:[填空题] 元杂剧中被王国维称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作品是关汉卿的《()》。

【◆参考答案◆】:窦娥冤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为什么说历史剧《屈原》是一出浪漫主义诗剧?

【◆参考答案◆】: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是一出富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剧作。首先,在屈原身上集中了我国历代爱国者的优秀品德,他是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剧作的结局是作者对历史的改造——屈原被放逐汉北改为出走汉北,与统治者决裂,到人民中去。这样处理体现了革命理想主义精神。其次,剧作富有诗意,其中不仅穿插了屈原的《橘颂》等诗与民歌,而且台词也是诗化了的,《雷电颂》更是一首出色的散文诗。再次,感情色彩强烈,作者写本剧时,处于激情洋溢的状态,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自己的生命都融化到屈原的形象中去了,因而,全剧燃烧着火一样的炽热情感。

(4)【◆题库问题◆】:[填空题] 建安诗人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参考答案◆】:曹植

(5)【◆题库问题◆】:[填空题] 宋元话本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爱情婚姻为题材的作品,一是以()为题材的作品,一是以神仙()为题材的作品。

【◆参考答案◆】:讼狱事件;鬼怪故事

(6)【◆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汉园三诗人”

【◆参考答案◆】:30年代的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合著了《汉园集》,被称为"汉园三诗人"。他们在表现现代派诗歌的主张外,注重工业以诗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芒主要表现青年人有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伤,注重诗歌形象、情调、气氛的统一.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远。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戏剧性小说性处理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

(7)【◆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为什么说《干将莫邪》“在艺术上比较成熟”?

【◆参考答案◆】:之所以说《干将莫邪》"在艺术上比较成熟"是因为:首先,作品的结构较为完整,情节曲折、离奇、感人至深。故事从干将为楚王铸剑反而被杀写起,以山中客代赤复仇杀死楚王结束,情节连贯,首尾完具。叙述中插入楚王梦赤,"购之千金"一节,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而正当赤报仇无望时,又出现一豪侠之士,使赤复仇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故事里有些情节十分怪异,这些怪异神奇的情节都突出了正义的力量及复仇者至死不屈的意志。其次,作者已注意到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故事中的人物:干将、莫邪、赤、山中客和楚王,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虽然只是某一方面的性格要素,但是像干将父子的果敢、山中客的侠义以及楚王的残暴都表现得较为突出。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干将莫邪》已初具小说的格局,在艺术成就上,相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短小故事式的小说,是比较成熟的一篇。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家》中体现高老太爷专横的一件事。

【◆参考答案◆】:冯乐山在生日宴席上向高家提起了亲事--要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一口应允。正在与琴处于热恋中的觉民当即表示反对。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解释了一下,祖父立刻生气地驳斥道:"我说是对的,那个敢说不对?我要怎样做,就要怎样做!"。

(9)【◆题库问题◆】:[填空题] 罗敷这一人物形象出自《()》这首诗歌

【◆参考答案◆】:陌上桑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元杂剧是怎样形成的?

【◆参考答案◆】:元杂剧是北方地方戏院本和宋金古典传统的诸宫调两者结合的产物。它是在综合和继承前代文艺形式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一种新型文艺样式。它并不是某一个作家发明的。中国戏曲,在唐代就已经形成了;宋杂剧、金院本较之唐代的参军戏、歌舞戏又有了新的发展。宋代杂剧不仅能演出《相如文君》、《王宗道休妻》、《李勉负心》、《崔智韬艾虎儿》这类具有曲折故事的戏剧,而且还能演出《目连救母》这样的连台本戏。为了适应当时的剧场情况,它还有一套演出的体制:先演一段寻常熟事,称之为"艳段",相当后来的"闹台锣鼓"或"等客戏"。而后才是正杂剧,分两段;最后是"杂扮",以调笑滑稽为主,相当于后代的"余兴"。艳段、杂扮是即兴表演的小玩意儿,不能代表宋杂剧的艺术水平;能代表宋杂剧的正是杂剧。因此在严肃场合演出时,可以无艳段,也可以无杂扮,而不可能无正杂剧。从《武林旧事》所载二百八十个"宫本杂剧看数"剧目来看,当时的戏剧常借用大曲的音乐,因此留下了大量的带有音乐标记的剧目,如《崔护六么》、《莺莺六么》、《裴少俊伊州》、《郑生遇龙女薄媚》等等。到了金代,宋杂剧更名为金院本,而且有了新的发展,这首先反映在剧目上。《辍耕录》著录的金院本目就有六百九十四种,不仅数量可观,而且从可考知内容的剧目来看,剧本题材十分丰富,剧情也十分曲折,其中许多剧目都为元杂剧所继承和改编。值得重视的是,带大曲音乐标记的剧目大大减少,不带音乐标记的剧目大大增加,少数剧目还有采用诸宫调音乐的标记,这些都说明金院本的戏剧音乐,较之宋杂剧有一个很大的发展,而且为元杂剧的音乐构成作了有益的摸索。元杂剧普遍仿效诸宫调的组曲形式,显然是金院本戏剧音乐的发展。从戏剧行当来说,据《梦粱录》、《武林旧事》、《辍耕录》、《正音谱》、《笔花集》等书的记载,宋杂剧、金院本的行当远不止五种,除人们熟知的末泥、引戏、净、副末、装孤(或装旦)外,还有戏头、末色、净色、贴净、装外、正末、靓、狙、捷讥、鸨、猱等名色。可以这么认为,元杂剧中的行当,在宋杂剧、金院本中都早已出现了。总之,在剧目、戏剧行当、戏剧音乐、戏剧表演等方面,元杂剧显然都受到了宋杂剧、金院本的直接影响。而元杂剧的四折,则显然是宋金正杂剧两段的扩充。他们最明显的差别,也许仅仅在这一点上:金院本只有少量剧目采用诸宫调的组曲形式,而元杂剧则全效仿诸宫调的组曲形式。所以我们说元杂剧是在北方地方戏院本和宋金古典传统的诸宫调两者结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