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举例说明徐志摩对新格律诗的贡献。
【◆参考答案◆】:1、他的诗主要表达对光明的追求、对理想的希冀、对现实的不满。表现个性解放、追求爱情的诗在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风婉约,文字清爽、明净,感情渲染浓烈、真挚,气氛柔婉、轻盈,表现手法讲究而多变。如:《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2、构思精巧,意象新颖。如《雪花的快乐》,以雪花自喻,追求真挚的爱情和美好的理想;如《沙扬娜拉》状写日本女郎贴切传神,既纯清无瑕,又楚楚动人。3、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诗的秘密在它的音节的匀整和流动。音节是诗的"血脉",如《再别康桥》使用了重叠、反复、排比、对偶等手法,缠绵中不乏轻快韵律,节奏感外平添旋律美。4、章法整饬,灵活多样。诗人讲究诗形与章法,以四行一节为多,节式、章法、句法、韵脚又各有变化,不太拘泥,整饬中有变化,呈现灵活多样的体式,如《爱的灵感》。5、词藻华美,风格明丽。诗歌富有想像力,自然也容易表现为文词的丰富、词藻的华丽、浓艳。如《半夜深巷琵琶》写得妩媚明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赏析《采薇》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1、以薇为起兴的手法;2、章法、词法上重沓叠奏;3、内容和情趣都得以层层铺出,渐渐深化,也增强了作品的音乐美和节奏感;4、记叙,有议论,有景物,有抒情,有心理描写,搭配错落有致,又十分妥贴。
(3)【◆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简述老舍的小说与中国古典小说的关系。
【◆参考答案◆】:老舍读过像《儒林外史》这样一些中国古典小说。但他对《儒林外史》那"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风格虽有好感,但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兴趣。至于其他类型的小说,他也读过,但兴趣也不是特别大。他自己创作小说的时候,对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经验并不看重,也很少借鉴。(这一点,我们读一读老舍的传记等就可发现。)因此,可以说,老舍及其小说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关系不是很密切。
(4)【◆题库问题◆】:[单选] 三姑娘这个动人的少女形象出自废名的小说()。
A.《竹林的故事》
B.《菱荡》
C.《桃园》
D.《桥》
A.《竹林的故事》
B.《菱荡》
C.《桃园》
D.《桥》
【◆参考答案◆】:A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泛神论”
【◆参考答案◆】:郭沫若接受了西方的"泛神论"影响,把大自然作为"世界观沉思对象",他主张"泛神便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底表现,我也只是神底表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现",他对"泛神论"的理解同时掺杂着一些庄子哲学。
(6)【◆题库问题◆】:[单选] 《故事新编》中的()赞扬了墨子反对侵略战争的正义感。
A.《奔月》
B.《理水》
C.《非攻》
D.《铸剑》
A.《奔月》
B.《理水》
C.《非攻》
D.《铸剑》
【◆参考答案◆】:C
(7)【◆题库问题◆】:[单选] 新诗《小河》的作者是()。
A.周作人
B.胡适
C.刘半农
D.郭沫若
A.周作人
B.胡适
C.刘半农
D.郭沫若
【◆参考答案◆】:A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蘩漪
【◆参考答案◆】:蘩漪是《雷雨》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是一位新旧结合的人物,按剧中的提示,她是一位"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这对于认识这个人物的所作所为十分重要。正因为如此,她才既渴望自由的爱情,又无力摆脱家庭的牢笼,甘愿受周朴园的凌辱。在这样一个新旧参半的女性身上,作家有意识地强调了"原始的野性",而点燃这一野性的火种,就是五四时期所有年轻人都向往和渴望的"爱情"。蘩漪阴差阳错地爱上了丈夫前妻生的大少爷,但这种爱情并没有美好的结果。爱情的破灭使她想毁灭一切。这是一个矛盾的形象,在剧作家笔下表现着鲜明的性格特征。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以《冈底斯的诱惑》为例,简要说明马原小说形式创新的意义。
【◆参考答案◆】:体现"马原体"特征最著名的作品是《冈底斯的诱惑》。这部小说讲述了探寻"野人"、观看"天葬"、顿珠婚姻等三个故事。交错叙述的三个故事彼此独立,既不完整,也没有明确的线索,往往是突如其来,又倏忽而去,相互之间没有任何逻辑关系。通篇的叙述主要由"自报家门"和自言自语式的独白构成,显得随意自然,完全没有传统小说的叙事秩序。在小说中陈列各种事件的写法,实际上就是一种对生活现实偶然本质的叙事"还原"。而这种"还原"的叙事方式,正隐含着他对现实主义文学真实观念的颠覆意图。从这个意义上说,《冈底斯的诱惑》其实是一部作家依据自我的精神真实而展开的叙事实验,对当代文学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真实观和历史决定论构成了颠覆与挑战。对中国当代文学来说,马原小说形式创新的意义就在于此。《冈底斯的诱惑》的叙述方法极为奇特。作品开篇便说:"信不信由你,打猎的故事本来是不能强要人相信的。"马原不仅写了打猎的故事,还写了陆高和姚亮的故事、穷布的故事、顿珠和顿月的故事,然而,这些故事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小说情节只是场景和行为的拼贴与叠加。作品共16节,每节的人称都在不断替换,在讲述老作家的故事、穷布的故事时,分别采用了第一和第二人称的叙述视角,而有关陆高、姚亮及顿珠、顿月兄弟的故事,则采用了正面叙述的方法,甚至在一节中还出现了不止一种人称。最重要的是第一人称叙述者"我"本身是不确定的,这个叙述者无处不在,他可以是作家自己,也可以不是;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也可以是作品中人物所回忆起来的另一个人物。叙述人称的不断改变,使作品始终都没有贯穿全文的叙述者,从而达到了虚构与真实的错位转换,不仅情节受到了抑制,人物也被彻底符号化。如央金只是陆高的个人印象,而陆高也不过是作家个人经验的延伸。除此之外,小说还成功地利用了读者的期待心理,设置悬念,似有追索,但结果往往又与原来的期待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大地挑战了传统的阅读心理,实践了马原的"叙述圈套"。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马原体"小说,指的就是这种放逐意义、重视叙述本身的形式实验。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从茅盾创作《子夜》的意图,谈谈这部巨著在当时的社会意义。
【◆参考答案◆】:1、以小说参与1930年前后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2、《子夜》的中心主题:中国并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而是更加殖民地化了。3、吴荪甫形象充分反映了这一中心主题,因此小说形象地说明:中国革命的任务仍是反帝反封,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