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填空题] 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编《晨报副刊。诗镌》所提倡的诗体是()
【◆参考答案◆】:格律诗
(2)【◆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简要说明金克木与张中行的散文风格的异同。
【◆参考答案◆】:金克木的散文,思路开阔,富于跳跃性,无论怀人记事抑或评事论理.都谐趣横生,洒脱自如,严肃当中总是浸润着诙谐。散文妙笔连连,却并不铺张,行文简洁又跌宕多姿,或是人物的政治见解,或是学业上的成就,或是日常待人接物中的某一不被人注意的细节,常常三言两语就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单刀直入地触及人物的命运,颇有散文大师鲁迅的遗风。入木三分、性格灵魂如置眉睫之前的点睛之笔,在金克木的散文中经常见到。在形式上,金克木的散文还有一个突出的表现,即"对话体"的运用。对话是"后现代解释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对话指的不是内心的独白,而是指现在与过去的对话,解释者与文本的对话,解释者与解释者的对话"。在金克木的散文里,不仅"对话"较多,而且在对话形式的设置上多有别出心裁。通常的对话体一般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而金克木则以超人的想象力进行着新的尝试,如《与诗对话:(咏怀)》出现的人与诗的对话。与其他学者型的散文家相比,金克木思想解放,"无所顾忌","我行我素",敢恨,敢爱,敢于批判,无论是精神内涵还是外在形式,都呈现出学贯中西、博通古今的深厚素养,体现的是一种"自治"的人生哲学和"自在"的人格哲学,是老生代散文作家乃至整个20世纪末散文家中的佼佼者。金克木散文的意义不仅在于"把传统的散文小品学术化了",还在于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散文家应该追求一种自然的境界,越是远离有意识的"修饰",文章就越会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张中行是老生代散文家中典型的"老夫子"。被人称作"超然的观察家"、"宁静的学者"。人生的沉浮与生活的磨难,没有直接在他笔下留下太多的痕迹,而更多的是赋予他一种超凡脱俗的品格。他的散文除冷峻之外,还表现出一种古雅的气质。这种掩饰不住的"雅韵",是他在中国古代文化方面深厚学养的具体体现。"每自著文",必涉及古典文献或者是古代传说。他在文章里当然也要说"今",但是他无时无刻不想到古训,无时无刻不想到以古鉴今。"儒"敦促他兼济天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道"为他淬火,使他少了些许锋芒,雪藏了杀机,捐弃了蝇头之利,避免了随波逐流,于出世的冷眼旁观和无欲的刚强中更坚韧了"儒"的人生信念。以往人们在品评中国文人时常用"理想为儒"、"实用为道"来概括,而在张中行这里,完全是儒道合一了。张中行的散文,其总体格调是古风古韵。在行文上更具文言的韵味,简洁而蕴藉,颇有文言的精粹特征。儒学思想不仅仅是作家吟咏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已经成为作品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张中行善于融古典精华于现代生活,熔古今为一炉,但是他的思想观念却并不"古典"。相反,其开放与激进的程度,丝毫不比年轻人逊色。从他身上,不难看到五四运动所烙下的精神印迹。谈到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他用"哀莫大于心死"来形容有些读书人的生存状态,希望今天的读书人能继续有一个平和的环境,能够自由自在地说话、读书、做学问。他一直遵循"不宜写者不写(即所谓‘不得罪于巨室’),写则以真面目见人"的原则。张中行文笔老到,"随心所欲"、"自在逍遥",其中既有淡淡的思古之幽情,无奈之惆怅,又有客观公允的评骘人事的眼光和无限的话外之音。他的散文里充盈着一种悠闲、自在的闲适气氛,"名士谈心"、"野老散游"式的舒缓节奏、"平和冲淡"的特色与他的老师周作人如出一辙。因此,与其说是一种"闲话",倒不如说是一种"闲适"的格调。张中行的散文"闲适"的第二个资本,就是他的哲学方面的储备。在青年时期,他曾经下大力气在哲学方面做过深入的探索。他的文章都不同程度地显示出一种哲理的深度。他谈禅论佛,评儒议道,皆成性灵文章。富有哲理意味的闲谈,只属于张中行"这一个"。张中行的文章具有超越俗世浮华、蔑视"高贵"的历史人文主义内涵,尤其是那些诠释人情物理、关怀生命价值的作品,更能引发读者人性的共鸣和理性的思考。他的文章虽然缺少张扬蹈厉之辞,缺少至大至刚的伟岸气象,但是他所拥有的"古雅"与"凝重"却构成了他的鲜明特点。从他那自然、婉转的娓娓叙述中,从那"闲适"的引经据典中,我们依然可以体察到他对于摄生治世之道、国家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世间的一切在他面前都不再重要,因而也就能超然脱俗,返归到无拘无束的本我状态。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淘金记》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参考答案◆】:《淘金记》是沙汀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在广阔的背景上,展现出一幅农村中鬼蜮横行阴森可怕的图画,典型地反映了旧社会恃强凌弱、欺骗诡诈的社会本质;同时也深刻地表现了广大农民在上层吸血鬼的压榨下的苦难生活,揭示了农民贫困的原因和反动政权的本质,暴露了国统区农村的黑暗与腐败。
(4)【◆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洪深戏剧创作的特点。
【◆参考答案◆】:1)恪守戏剧艺术的规律:洪深重视戏剧的时代内涵和社会价值,但他从不草率地去写"趋时"之作,也不为突出思想意义而忽视艺术特性。他总是有感而发,抓住剧旨,遵循戏剧创作的规律,一步步导向预定的结论。2)稳健的艺术构造:从戏剧人物的动作安排到细节的穿插;从人物话语的提炼到场景的设置;从道具的数量,到情节发展的线索结构„„都一丝不苟,剧作严谨、周密;3)追求戏剧艺术的效果,善于调动各种艺术技巧强化戏剧效果。
(5)【◆题库问题◆】:[填空题] 巴金的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题材的系列创作是《()》、《()》、《()》。
【◆参考答案◆】: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
(6)【◆题库问题◆】:[单选] 抽油机井每天测一次上下冲程电流,正常生产井每月有()资料为全准。
A.10d
B.20d
C.25d
D.25d以上
A.10d
B.20d
C.25d
D.25d以上
【◆参考答案◆】:D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张天翼的小说主要写了哪几类讽刺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1、小市民。2、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3、乡村土豪、地主。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徐志摩诗歌艺术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提示:a.想象丰富,构思巧妙,意境新奇。b.比喻鲜明、贴切,且往往富有暗示性。c.不同于闻一多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与建筑美。
(9)【◆题库问题◆】:[填空题] 作品中反映土地改革的作品是()
【◆参考答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分析《北京人》的戏剧冲突
【◆参考答案◆】:《北京人》的戏剧冲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曾思懿与曾皓之间。曾思懿与曾皓的冲突是封建家庭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剧中共有3次冲突:1、曾思懿策划了一场中秋讨债的戏,目的是使曾皓被迫交出存折。2、曾思懿不顾众人反对,强要送曾皓去医院。名为救人,实是害怕曾皓死在家中,房子买不出去。3、寿材抵债。曾思懿与曾皓之间揭示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性,封建家长的权威也荡然无存,这是封建制度末世的特征。二、曾思懿与曾文清、愫芳之间的矛盾冲突,既是性格冲突,又夹杂着感情纠葛。1、曾思懿与曾文清是貌合神离的夫妻,但两人性格对立。两人冲突表现为曾思懿没有一天不给曾文清气受,曾文清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一再忍让。2、愫芳与曾文清精神上的相爱使三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更为复杂曲折。曾思懿总是对曾文清、愫芳笑里藏刀,给愫芳以精神折磨。她视愫芳为眼中钉,却又装出关心愫芳的样子,又盘算着让愫芳做曾文清的小老婆,好侍侯她一辈子。愫芳对她总是忍让,但在自己的终身大事上却有坚强的一面,并最后出走。《北京人》中"棺材"的象征意义《北京人》中曾皓的棺材,象征封建阶级的灭亡。棺材被爆发户杜家枪了去,有着封建主义早晚要进棺材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