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古罗马著名的文学批评专著《诗艺》的作者是()
A.贺拉斯
B.朗吉弩斯
C.普洛丁
D.伊壁鸠鲁
A.贺拉斯
B.朗吉弩斯
C.普洛丁
D.伊壁鸠鲁
【◆参考答案◆】:A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李贽是怎样高度评价《水济传》的?这种评价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李贽在《忠义水浒传序》里对《水浒传》作了专门的评论。当时正统文人排斥通俗文学,李贽首先把《水浒传》放在与正统诗文相同的地位,说它是"发愤之所作也",这就与《史记》有相同地位了。他还肯定《水浒传》描写的人物是"忠义之士",其事迹也是爱国爱君的忠义之举,从创作动机的严肃性和创作内容的正义性两方面,李贽都作了充分的肯定。他将一部通俗小说《水浒传》的创作意旨摆到与正统诗文一样的地位,这样的定位,将原本为盗贼之书的《水浒传》转而理解为,大力大贤的忠义之士为黑暗的政治所迫走上水泊梁山,可定了《水浒》的合道德性。
(3)【◆题库问题◆】:[填空题] 《文心雕龙》有()篇专论文体,涉及文体()种。文体论部分的具体写法按照“原始以表末,释名以彰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的体例进行。
【◆参考答案◆】:20;34
(4)【◆题库问题◆】:[单选] 刘勰提出了“体性”的概念,讲的是()。
A.文章的体裁与文学性质的一致性
B.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性之间的关系
C.创作时要体会各种文学体裁的性质
D.在文学鉴赏中,读者要领会文学体裁的性质
A.文章的体裁与文学性质的一致性
B.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性之间的关系
C.创作时要体会各种文学体裁的性质
D.在文学鉴赏中,读者要领会文学体裁的性质
【◆参考答案◆】:B
(5)【◆题库问题◆】:[填空题] 南北朝时,玄学与()合流。
【◆参考答案◆】:佛学
(6)【◆题库问题◆】:[问答题] 试述苏轼的文学思想。
【◆参考答案◆】:
苏轼是北宋最重要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他的文学思想主要表现为:
一、是主张"有为而作"。这一思想受到欧阳修和他父亲苏洵的影响,如他说"言必当世之过"就手欧阳修"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的影响;他说"不能不为之为工"就受到他父亲"风水相遭"说的影响。
二、是论艺术创作中"知"与"能"的关系。比较强调"知",认为创作时要对所描写的对象"了然于心""了然于口与手"。
三、是论艺术构思时的心境。认为艺术构思时心境须"空静""身与物化",他在《送参廖师》一诗中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在另一首诗论画竹时说"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四、是论形与神的关系。主张以传神为主而形神并茂,他在一首诗中说"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五、是提出"无法之法"的主张。无法之法即自然之法,任其自然而不违背艺术创作的规律,看似无法而又有法,这才是最高的法。他说杜甫"信手拈得俱天成",就是这种"无法之法"。
六、是提倡自然平淡的风格。他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称赞韦应物、柳宗元的诗歌"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评陶渊明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要求在自然平淡中含不尽之意,在自然平淡中有无限的审美价值。
苏轼是北宋最重要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他的文学思想主要表现为:
一、是主张"有为而作"。这一思想受到欧阳修和他父亲苏洵的影响,如他说"言必当世之过"就手欧阳修"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的影响;他说"不能不为之为工"就受到他父亲"风水相遭"说的影响。
二、是论艺术创作中"知"与"能"的关系。比较强调"知",认为创作时要对所描写的对象"了然于心""了然于口与手"。
三、是论艺术构思时的心境。认为艺术构思时心境须"空静""身与物化",他在《送参廖师》一诗中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在另一首诗论画竹时说"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四、是论形与神的关系。主张以传神为主而形神并茂,他在一首诗中说"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五、是提出"无法之法"的主张。无法之法即自然之法,任其自然而不违背艺术创作的规律,看似无法而又有法,这才是最高的法。他说杜甫"信手拈得俱天成",就是这种"无法之法"。
六、是提倡自然平淡的风格。他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称赞韦应物、柳宗元的诗歌"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评陶渊明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要求在自然平淡中含不尽之意,在自然平淡中有无限的审美价值。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元好问诗论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强调作家要有真情实感,以展现胸中不平之块磊。(2)艺术上推崇高古雄浑、醇雅自然诗风,而批评六朝绮丽以及中唐的险怪风气。(3)他的诗歌主张主要见于《论诗绝句三十首》,在批评作家作品中显示他的论诗宗旨,史论结合。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魏晋玄学”
【◆参考答案◆】:魏、晋、南北朝流行的社会思潮。语始见《晋书·陆云传》。魏晋名士以谈"玄",释"玄",崇尚虚无,空谈名理为风气,并建立起不同的流派,故名。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经典,讨论有无、本末、动静、言意象,以及自然与名教等的相互关系,以综合儒、道、名、法诸家学说的新的思想形式,代替趋于衰微的汉代经学。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阮籍、嵇康、王弼、向秀、郭象等。其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综观魏晋玄学,其基本特点有: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庄子》注解《易经》;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基本内容,有提出「以无为本」及认为「有」是独自存在的,不需要「无」作自己的本的思想;以解决自然与名教的关系为其哲学目的;针对汉儒支离繁琐的解释方法,强调在论证问题时把握义理,反对执着言、象,提出「得意忘言」、「寄言出意」的方法;以「辨名析理」为其的思维形式。由是形成两晋南北朝玄学的独有特色。魏正始年间,以何晏、王弼为代表,崇尚《老子》,辅以《易》学,提倡"贵无",主张以寂然不动的"无"为世界的精神性本体,但也注重儒家的丧祭服制和历代的典仪,服膺孔子,以自然为本,名教为末,统一儒、道。宣传"以寡治众","君主无为"。史称"正始之音"。而阮籍、嵇康则视自然与名教为对立,主张毁弃礼法,"越名教而任自然"。认为达于"自然",必能"通于治化",幻想无君、无臣的自然社会。魏晋之际,裴頠批评"以无为本",肯定万有存在的真实性,并反对寄生思想和纵欲主义,反对"贵无"和"崇有",认为万物皆"块然自生",用神秘的"自生"代替"无"为世界的本原,否定万有的真实性。主张"名教即自然",君臣、上下之分乃是"天理自然"的体现。东晋以后,玄学与佛学趋于合流,其特点是以玄学解佛学,主要代表人物为僧肇,提出无不绝虚,有非真有,以一种非有非无,有无合一的学说,企图凌驾于玄学各派之上。至此,玄学岁余波未泯,但佛学已逐渐取代其地位。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试比较韩愈“不平则鸣”说和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异同。
【◆参考答案◆】: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还提出了"不平则鸣"论。他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所谓"不平则鸣"从文学理论批评上看,就是认为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这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一脉相承的。但他更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他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这可以说其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发展了。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社会-历史批评
【◆参考答案◆】:这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侧重研究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