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填空题] 郭沫若抗战时期创作的六大史剧是《棠棣之花》、《屈原》、《虎符》()、()和()。
【◆参考答案◆】:《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
(2)【◆题库问题◆】:[问答题] 文学革命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1.思想意义:对于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对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有重要作用。2.政治意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做了舆论上的准备。3.文学意义:宣告了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结束,标志着现代文学的诞生。4.世界意义:世界范围内出现的革命文学潮流的组成部分。
(3)【◆题库问题◆】:[填空题] 1923年到1925年郭沫若写了三部历史剧()、()和(),并汇编成集,取名为《三个叛逆的女性》。
【◆参考答案◆】:《卓文君》;《王昭君》;《聂嫈》
(4)【◆题库问题◆】:[填空题] 在文学革命时,提出“改良思想是第一事”的是()。
【◆参考答案◆】:鲁迅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从《这不过是春天》一剧,看李健吾戏剧创作的一般特点。
【◆参考答案◆】:1)李健吾的戏剧冲突,一般不以外部事件的矛盾冲突为主体,李健吾主张在"性格上出戏",注重表现人物自我的内心冲突。是以外部冲突为契机,来展现人物内心的冲突。因此,他戏剧中的主人公常常具有多重性格,显示出比较丰富的审美意蕴。《这不过是春天》中的厅长夫人就是这样的一个有着多重性格和复杂矛盾心理的人物形象。她也像大多数的少女一样有过青春浪漫的绮丽梦想,是追求自我的知识女性。她十年前与大学生奉允平热烈相恋,当冯允平向她求婚时,她却嫌冯允平穷而离开了他。做了厅长夫人后,一方面她安享厅长夫人的荣华富贵;另一方面在内心又因得不到爱情的温暖受着空虚与冷寂的煎熬。这也就形成了她性格的双重性特征:她既厌恶自己没有情爱的生活,渴求昔日情人的爱,又没有勇气丢弃厅长夫人的荣华富贵飞出金丝鸟笼般的环境;她既追求纯情与挚爱,又眷恋世俗的既得利益;她既有强烈的虚荣心,又隐藏着浓烈的自卑情绪;她既可将自私的性爱化为舍己救人的无私行动(如救出冯允平),又无力挣脱现实环境的羁绊而继续沉沦。总之,她就是这样一个矛盾、复杂的知识女性。这种内心冲突,往往成为带动情节发展的契机。2)李健吾的剧作不靠宏深的思想内涵产生影响,而因精细的戏剧技巧为人称道。他注重戏剧情节的构制与结构的严整布局,"把情节看作戏剧的灵魂"。他的戏剧较多的是布局匀称的三幕剧,时间集中在一、两天,一般不超过三天;地点一般集中为一、两个场景。他习惯于采取希腊悲剧和易卜生式社会问题剧的锁闭式结构。把过去的戏和现在的戏结合,以现在的情节为主,以回顾往事为辅,使昔日的往事与今人今事交互作用、交互影响,从而在有限的时空内表现较为丰富的生活内容。《这不过是春天》中就将戏剧冲突集中在这一天。此刻已是厅长夫人的女主人公与往日的恋人意外重逢,而将现实与回忆穿插,使戏剧舞台上的各种冲突愈发鲜明的展现在读者和观众的眼前。结构的构建和情节的组织使冲突的表现更具张力。3)李健吾的戏剧也有明显的缺憾:李健吾是一个把追求艺术独到品格放在首位的剧作家,是一位唯美倾向的文人。因此,他的剧作都缺乏浓厚的时代气息,他的贡献主要在戏剧形式的探索。他以娴熟的技巧形成了自己独到的风格。他的戏剧浸透了人情世味的机锋和明讽隐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带着点书斋气和外国味的幽默、俏皮,给人以滑溜痛快,一点不涩滞的艺术美感。因此,从艺术上讲,他也是30年代一位不可忽视的优秀剧作家,但却决不是伟大的剧作家。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请举例分析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反封建意义。
【◆参考答案◆】:没有知识分子的奋起,就无所谓反封建思想革命,因此,知识分子是鲁迅小说中必然关注的人物形象之一。在鲁迅的笔下,这些知识分子有些穷途末路,沉迷不悟,成了旧教育、旧制度的殉葬品,如孔已己。有些则以被迫害、被扭曲的面貌,孑然一身,"叫喊于生人中",如狂人。而同是知识者,《药》中的夏瑜既不是病狂者,也不是沉迷者,而是神志清醒的革命者。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以民族、民主思想宣传群众,在黑暗的王国里闪露一线曙光。但他的结局却更令人颤栗。又如吕纬甫和魏连殳虽各有个性和经历,或敷衍度日,或桀骜不逊,但都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这是被当时政治斗争的大气候决定了的。先躯者、革命者本是堂堂正正的人物,却不能堂堂正正地出现,有的被扭曲成狂人形象,有的被埋没在群众的围观和辱骂声中,占据不到正面描写的地位,而是只能居于幕后。这寄托了鲁迅多么沉痛的生活体验和用心。封建思想所以能在当时蛊惑人心,成为压制知识分子的一股力量,从根本上说,不在于它有什么特殊的"关键性意义",而在于辛亥革命除了推翻皇帝以外,基本上还保持着封建社会的强权政治和经济基础,这才是封建思想得以逞威作虐的强大后盾。鲁迅的沉痛与深刻让读者更察觉封建毒害的深重以及反封建思想革命的艰巨与复杂。
(7)【◆题库问题◆】:[填空题] MZD《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于()。
【◆参考答案◆】:1942年
(8)【◆题库问题◆】:[填空题] 墨子主张(),反对礼乐繁饰;主张(),反对声色逸乐。
【◆参考答案◆】:简朴节俭;勤劳刻苦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主观战斗精神
【◆参考答案◆】:由胡风提出。"一方面要求主观力量的坚强,坚强到能够和血肉的对象博斗,能够对血肉的对象进行批判","另一方面要求作家向感性的对象深入,深入到和对象的感性表现结为一体。"
(10)【◆题库问题◆】:[填空题] ()年12月,胡秋原在《文艺评论》创刊号上发表(),自称是()。
【◆参考答案◆】:1931;《阿狗文艺论》;自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