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沈德潜在诗歌理论提出了()。
A."肌理"说
B."性灵"说
C."神韵"说
D."格调"说
A."肌理"说
B."性灵"说
C."神韵"说
D."格调"说
【◆参考答案◆】:D
(2)【◆题库问题◆】:[单选] 从《史记》对汉高祖和汉武帝的记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马迁的()
A."究天人之际"的精神
B."发愤著书"的精神
C."实录"精神
D."主文而谲谏"的精神
A."究天人之际"的精神
B."发愤著书"的精神
C."实录"精神
D."主文而谲谏"的精神
【◆参考答案◆】:C
(3)【◆题库问题◆】:[单选] 《文心雕龙》中专门讨论文学批评的是()
A.《明诗》
B.《辨骚》
C.《知音》
D.《体性》
A.《明诗》
B.《辨骚》
C.《知音》
D.《体性》
【◆参考答案◆】:C
(4)【◆题库问题◆】:[单选] 批评家正面提出和展开自己对作品的看法通常有两条途径是()
A.描述和论证
B.分析与综合
C.论述与抒情
D.归纳与演绎
A.描述和论证
B.分析与综合
C.论述与抒情
D.归纳与演绎
【◆参考答案◆】:A
(5)【◆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如何理解王充的“世用”的文学价值观?
【◆参考答案◆】:(1)提倡文"为世用"是王充论述文学的社会作用的重要内容。原文见于《自纪》篇。(2)所谓文"为世用",就是要求文学必须有益于世,必须对社会产生好的作用。(3)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就是劝善惩恶,教化人民;第二,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教育作用,而且还有认识作用。(4)此说还包括文学要为君王歌功颂德的内容在内。虽事出有因,但亦不无弊端。
(6)【◆题库问题◆】:[填空题] 元好问《论诗绝句》说“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曹刘”指是()。
【◆参考答案◆】:曹操、刘桢
(7)【◆题库问题◆】:[填空题] 曹丕的《()》乃是由经学时代转向玄学时代,在文艺思想发展和文艺理论批评方面,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篇纲领性文献。
【◆参考答案◆】:典论•论文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王充的)“疾虚妄”说
【◆参考答案◆】:王充提倡真实,反对"虚妄"。他认为一切文章和著作必须是真实的,坚决反对荒诞不经的虚妄之作。王充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疾虚妄",他坚决反对"奇怪之语"、"虚妄之文",批判"好谈论者增益事实,为美盛之语;用笔墨者,造生空文,为虚妄之传"(《论衡•对作》)。王充认为有"真"才有美,而"真美"又是和"善"分不开的。只有高度真实的文章和著作才是有益于世的。而虚妄之作是必然毫无实用价值的。王充强调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统一,做到表里如一,内外相符,这就为文章的内容形式提出了标准,为文章做到文质彬彬指明了方向。
(9)【◆题库问题◆】:[单选] 精神分析批评的核心是()
A.文学文本
B.无意识
C.读者
D.作者
A.文学文本
B.无意识
C.读者
D.作者
【◆参考答案◆】:B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味外之旨”
【◆参考答案◆】:
司空图提出的诗歌审美理论。所谓"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就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他所说的"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就是要求诗歌形象鲜明,如在目前,而又意境深远,含蓄不尽的意思。这和他的"象外之象"的理论是相辅相成的,"象外之象"就客体形象而言,"味外之旨"就主体审美而言。"象外之象"必有"味外之旨";要获得"味外之旨"就必须使艺术形象具有"象外之象"的特征。
司空图提出的诗歌审美理论。所谓"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就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他所说的"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就是要求诗歌形象鲜明,如在目前,而又意境深远,含蓄不尽的意思。这和他的"象外之象"的理论是相辅相成的,"象外之象"就客体形象而言,"味外之旨"就主体审美而言。"象外之象"必有"味外之旨";要获得"味外之旨"就必须使艺术形象具有"象外之象"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