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异闻系列”“异乡异闻系列”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异乡异闻系列”

(1)【◆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异乡异闻系列”

【◆参考答案◆】:作者是郑万隆。郑万隆注重探讨特殊地域中某种民间文化性格形成的特殊性,因此他的寻根小说十分注重描写具有特殊性格的人物和孕育这些人物的特殊的生存环境。在他的"异乡异闻"系列(以《老棒子酒馆》为代表)中,人物生存和活动的世界是一个汉族淘金者和鄂伦春族猎人杂居的"异乡"。在这个边远、荒野的山村,人们为着生存和实现他们的全部做人的欲望,需要付出异乎寻常人的力量和代价,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养成了他们异乎寻常人的性格,造就了他们异乎寻常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通过这些"异人"、"异事",作者向人们展示了这个特殊生存环境中人们"在创造物质的同时怎样创造了他们自己",从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深入揭示了人的本质力量和某种特殊地域的特殊文化性格形成的全部奥秘。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元小说”

【◆参考答案◆】:又被译为"超小说"或"后设小说"。指的就是有意暴露叙述行为或者虚构性的小说。英国小说家兼批评家戴维.洛奇简洁地概括为:"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元小说的是随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的时兴而流行的。元小说在中国先锋小说作家的创作中被大量运用,马原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3)【◆题库问题◆】:[多选] 下列哪些是茅盾抗战前的作品?()
A.《路》
B.《野蔷薇》
C.《虹》
D.《委屈》
E.《腐蚀》

【◆参考答案◆】:A, B, C

(4)【◆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析许地山《春桃》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1934年发表的《春桃》标志着许地山走上切实沉着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春桃》以饱含感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在命运恶浪的播弄面前稳健地驾驶着人生之舟的强者。兵匪战乱使春桃的生活中同时出现了两个男人,春桃做出大胆的决定,三人同睡一起,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在"我是我自己的","咱们的事,谁也管不了"的信念驾驭下,她和两个男人开起了三人公司,以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命运:表现了劳动者在生活的重压下"相孺以沫"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准则。春桃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不仅显示了比敏明、尚洁、惜官、玉官等早期小说中女性高得多的道德审美价值,也显示了作者许地山对劳动人民的真正了解。《春桃》的结局,表现了作者的民主的思想和反封建的意义。

(5)【◆题库问题◆】:[单选] 诗篇《洗衣歌》的作者是()
A.李金发
B.闻一多
C.臧克家
D.陈敬容

【◆参考答案◆】:B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为什么说《狂人日记》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参考答案◆】:五四新文学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各种体裁发展不平衡的格局。话剧从开端到成熟几乎花费了半个世纪;新诗对于传统旧诗的胜利虽然只用了短短四年,然而,它不但经历了一个痛苦的涅槃过程,而且距离艺术上真正的成熟还有待时日;散文的成就最大,但是,它一开始使用的却是文学革命所反对的文言文,而且,它虽然有数量众多的名家名作,却很难找出一篇足以体现其整体成就和水平的代表之作。只有小说,虽然起步较晚,大多比较幼稚,但是,却由于产生了鲁迅的《狂人日记》,创造出了一个奇迹:小说的开端,也就是它成熟的标志。虽然《狂人日记》不是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但它却是第一篇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白话小说,以足够的思想分量体现了新文学运动的实质,在艺术上成功地借鉴了外国小说的表现手法,在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小说形态,最早显示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7)【◆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评萧红《呼兰河传》的文化内涵与文体特色。

【◆参考答案◆】:关于文化内涵上,《呼兰河传》具有童年回忆的性质,主要描写记忆中的家乡人民的生存方式,特别是传统落后的文化习俗对人的残害,所描写的东北风情,既有浓郁的地域性或地方性,又具有某种普遍性。文体特色:创造了"诗化小说"或者"散文化小说"。其小说结构、语言和抒情方式也很有艺术个性。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元代的哪部作品被誉为“杂剧之冠”,作者是谁?

【◆参考答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

(9)【◆题库问题◆】:[单选] 《石室之死亡》的作者是()。
A.余光中
B.罗门
C.洛夫
D.郑愁予

【◆参考答案◆】:D

(10)【◆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为什么说《郑伯克段于鄢》中的郑伯是个“既阴险又虚伪”的人?

【◆参考答案◆】:之所以说《郑伯克段于鄢》中的郑伯是个“既阴险又虚伪”的人,原因如下:与共叔段和他母亲相比,他是个心有成算,极善权谋的,是他导演了事件的全过程。文章中几次记述共叔段扩张势力,准备叛乱的动向,郑庄公的态度都以极简短的对话来表态:“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无庸,将自及”,“不义不匿厚将崩”;“可矣!”四名话,果断而冷峻,把郑庄公老谋深算、凶狠毒辣的性格特点完全描摹出来了。他从一开始就识破了对方的计谋,而且始终站在所谓“义”的立场上,掌握着讨伐的主动权。他欲擒故纵,表面上佯装不在意,而实际上却是在步步诱导其胞弟作乱,以便寻得“名正言顺”的借口讨伐共叔段,将其逐出郑国。最后,郑庄公与母亲相见的戏剧性场面,更是彻底暴露了他沽名钓誉的伪善性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小豌豆-答案网 » “异乡异闻系列”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