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论述沈德潜“格调说“的理论内涵。
【◆参考答案◆】:(1)沈德潜以"格调说"建构其理论体系。其体系包括"审宗旨"、"标风格"、"辨神韵"三个方面。(2)沈德潜继王渔洋之后,故论诗不废神韵,但"神韵"不是他对诗歌的首要要求,而且在对神韵的理解上,沈德潜也不同于王渔洋,他认为神韵最基本的含义是"气韵生动",不是一味追求冲淡闲远的意境,故他最向往雄大开阔的意境。沈德潜对神韵说的辨识对于清诗的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3)"标风格"是沈德潜诗论的重要内容,他特别强调骨格、气调等诗歌内在的气度和意蕴,这就是其对格调的理解。在具体的风格上,他既追慕唐诗,但也主张兼收他体,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明代格调派"诗必盛唐"的框套。在诗法方面,沈德潜论法而不拘法,强调神明变化,以自然为主的观点。(4)"审宗旨"主要是一种社会道德式的批评,它在沈德潜的诗学体系中占有首要地位,也最能显示其格调说的要义和正统儒家诗论的色彩。沈德潜特别重视诗歌的溯源,要求回到关乎美刺和温柔敦厚的"诗教必本原",要求诗歌密切关注政治得失和风俗盛衰,在艺术风格上主张委婉不露。在对温柔敦厚的理解上,他不仅注意态度和方法,更重视动机和立场,把温柔敦厚建立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之上。(5)沈德潜的格调说比较典型地代表了统治阶级的诗学观,适应了当时政治和封建文人审美情趣的需要,总体上表现出正统、保守的倾向。但他能肯定暴露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的作品,也体现了其诗论的人民性特点。
(2)【◆题库问题◆】:[多选] 文学批评的艺术感受力包括().
A.广博的专业和非专业知识
B.语言感受力
C.艺术想象力
D.高度发达的事实感
E.美感传递力
A.广博的专业和非专业知识
B.语言感受力
C.艺术想象力
D.高度发达的事实感
E.美感传递力
【◆参考答案◆】:B, C, E
(3)【◆题库问题◆】:[填空题] 文体学批评是一种运用()的理论和方法,从研究文学作品的()性质入手,对其作审美把握的批评理论和实践活动。
【◆参考答案◆】:现代文体学;语言
(4)【◆题库问题◆】:[单选] “诗有可解、有不可解、有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这个通达的诗论观点出自()。
A.袁宏道《序小修诗》
B.李贽《童心说》
C.严羽《沧浪诗话》
D.谢榛《四溟诗话》
A.袁宏道《序小修诗》
B.李贽《童心说》
C.严羽《沧浪诗话》
D.谢榛《四溟诗话》
【◆参考答案◆】:D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试谈谈《庄子》言意关系论对于诗歌意境论的启迪。
【◆参考答案◆】:《庄子》认为文字语言都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把人的复杂的思维内容完全传达出来,这就是所谓"言不尽意"。既然"言不尽意",那么,相比于意来,言就不是最重要的了,作为文学作品,就要求含蓄蕴藉,有回味。特别是诗歌创作,就要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言不尽意"、"得意忘言"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注重文学作品"意在言外"的传统,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6)【◆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论述王国维境界分类的内容。
【◆参考答案◆】:(1)境界说是王国维文学思想的核心,境界说吸取了西方新的理论,并和中国传统文论相互融合,是王国维文论思想的经典,其理论阐述主要集中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文学创作的关键在于境界的创造,境界是真景物与真感情的辩证统一和生动的艺术表现。境界说的本质就是情与景、物与我的内在统一。(2)造境与写境。这是从创作方法着眼的。二者相当于理想与写实两派。(3)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前者突出主体观念性,具有强烈的感情动态,可称之为宏壮;后者是审美主体摆脱世俗生活之欲的拘束,传达出平静的感情心态,可称之为优美。(4)隔与不隔。语言尽其物象和感情就是不隔,语言描绘出的物象模糊、感情含混则是隔。(5)境界的大小与高低之分。这是针对主体表现境界所选取的物象不同,大与小不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但高与低却是。(6)诗人之境与常人之境。诗人能够用语言文字表达对外物的感受而成为艺术境界,常人只能感受生活真实的境况,而不能进行文学创作。
(7)【◆题库问题◆】:[单选] 《文心雕龙》中专门讨论文学批评的是()
A.《明诗》
B.《辨骚》
C.《知音》
D.《体性》
A.《明诗》
B.《辨骚》
C.《知音》
D.《体性》
【◆参考答案◆】:C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文体学批评
【◆参考答案◆】:是一种运用现代文体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性质入手,对其作审美把握的批评理论和实践活动。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结构主义批评是如何寻找“无信息的规则”的。
【◆参考答案◆】:为了寻找文本的共同结构和规律即“无信息的规则”,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倡导共时研究,把文学作品视为超越历史的共时现象,使那些变动不居的东西暂时固定下来,从而对其中的各种因素和关系加以仔细辨认,把它们作为同时存在并构成有机整体的结构加以探讨。在确立“无信息的规则”时,结构主义崇尚分类法,它试图通过分类来揭示文学作品中隐蔽的秩序。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正是通过分类走向抽象,走向符号的。这种“无信息的规则”并不仅仅满足于说明现存的文学作品,它还力图对未来的文学作品做出预测和规划。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并不是对文学现象的经验归纳,而是一种演绎性的理论建构。
(10)【◆题库问题◆】:[多选] 叙事类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性格整体,它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A.在生命性的基础上,普遍性与个性的统一
B.在哲理化的基础上,抽象性与象征性的统一
C.在形象性的基础上,理念性与经验性的统一
D.在整体性的基础上,丰富性与特征性的统一
E.在审美性的基础上,独创性与深刻性的统一
A.在生命性的基础上,普遍性与个性的统一
B.在哲理化的基础上,抽象性与象征性的统一
C.在形象性的基础上,理念性与经验性的统一
D.在整体性的基础上,丰富性与特征性的统一
E.在审美性的基础上,独创性与深刻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A,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