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填空题] 《汉书》又称《()》,由我国()时期的历史学家()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二十四史”之一。
【◆参考答案◆】:前汉书;东汉;班固;断代
(2)【◆题库问题◆】:[填空题] 《天上的市街》、《老鸦》、《洗衣歌》三诗的作者分别是()、()、()。
【◆参考答案◆】:郭沫若;胡适;闻一多
(3)【◆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表现妇女解放主题的作品是()。
A.《在医院中》
B.《白毛女》
C.《倾城之恋》
D.《终身大事》
A.《在医院中》
B.《白毛女》
C.《倾城之恋》
D.《终身大事》
【◆参考答案◆】:D
(4)【◆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新诗在第一个十年形成的三个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参考答案◆】:自由诗派:胡适《尝试集》,郭沫若《女神》。格律诗派:闻一多《死水》,徐志摩《志摩的诗》。象征诗派:李金发《微雨》。
(5)【◆题库问题◆】:[填空题] 在思想内容上既对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中国进行暴露、抨击,对旧中国国民性进行严厉批判,又对革命力量错误嘲讽的长篇小说是《()》。
【◆参考答案◆】:猫城记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民族形式的论争
【◆参考答案◆】:1、起因:毛泽东提出的两个观点:"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2、主要观点:向林冰:强调民间形式对新文艺的否定。葛一虹:肯定新文艺,对旧形式全盘否定。郭沫若: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毫无疑问的,是现实生活。茅盾:吸收过去优秀传统,学习外国古典文艺和新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品的典范,继续五四以来的优秀作风,深入于今日的民族现实,提炼熔铸其新鲜活泼的质素胡风:把民族形式和现实主义、大众化问题联系在一起
(7)【◆题库问题◆】:[填空题] 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前解放区文学的情况是主流是(),但问题不少。
【◆参考答案◆】:为人民大众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鲁迅小说的忧患意识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参考答案◆】:浩大而深沉的忧患意识,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基本色调,也是这种忧患意识及其小说孕育了无数的诗人,散文家及其他文学家,产生了中华民族浩瀚的文化,文学作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伟大的开头者,他的忧患意识及其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忧患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同屈原、陶潜、杜甫等杰出的古代作家及其作品一脉相承。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对先秦、两汉文化文学的忧患意识作了历史的肯定,尤其是深受屈原的忧国忧民情怀的影响。鲁迅对屈原的悲剧一生及其卓绝一世的辞章是敬佩的,虽然鲁迅对屈原的忠君思想及《离骚》中流露出的"多芳菲凄恻之音"有所批评,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使命意识却与其小说的忧患意识一脉相通。鲁迅小说的忧患意识同对旧传统、旧礼教、旧习俗、旧势力的"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彻底反抗精神和疾恶如仇的爱憎感情结合在一起。陶渊明的"金刚怒目"式的忧愤和嵇康的敢于反传统、蔑视权贵的愤世嫉俗精神,对鲁迅小说忧患意识的形成也有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鲁迅对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作过深入的研究,特别对那些忧患意识深蕴的古典文学作品更为熟悉,因此《呐喊》和《彷徨》的崇高而深广的忧患意识不仅仅是对屈原、嵇康、陶渊明诗文忧患意识的批判继承,而应是对整个优秀的民族文化、文学蕴涵的忧患意识的借鉴和超越。
(9)【◆题库问题◆】:[填空题] 被国民党杀害的左翼作家有()、()、()、()、()。
【◆参考答案◆】:应修人;洪灵菲;潘漠华;冯铿;胡也频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老舍小说的“北京味”是怎么体现的?
【◆参考答案◆】:北京是他生长的故乡,是他创作的源泉。在老舍的长篇小说创作中,《赵子曰》、《老张的哲学》、《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都是以北京为背景,描写北京人的生活,至于短篇小说和散文那就更多了。以"京味儿"著称于文坛的老舍,在他的作品中广泛涉猎了北京的风土人情,这些风土人情的描写,在作品中是人物活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向人们展示了旧时代特有的民情风貌,另一方面描写了人物思想,刻画了人物性格。同时,也突出了老舍作品的"京味儿"特色与民族风格。老舍说:"北平是我的老家,一想到这两个字就立刻有几百尺‘古都景象’在心中映开。"这种"古都景象"融化到他小说的人物形象、风俗习惯、环境气氛、形式结构和艺术语言中,便构成独特的"北京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