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试从中国诗歌创作实践与诗学理论两方面浅述孔子“诗可以怨”所形成的悠久传统。
【◆参考答案◆】:孔子在《论语·阳货》提出了"诗可以怨"。"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桑柔》、《民劳》等,都是"怨刺上政"的作品。"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后世的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有批评和揭露黑暗现实的内容,例如屈原、杜甫、白居易等人都在主观或客观上把"诗可以怨"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现代的许多进步诗人,如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的批判黑暗政治的诗歌都可以说是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而在文学批评史上"诗可以怨"也成为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和论题。司马迁强调《离骚》"盖自怨生"和"发愤著书"就继承和发展了孔子诗"可以怨"的思想。钟嵘在他的诗歌评论中突出了一个"怨"字,认为只有在描写现实生活过程中表现了进步思想感情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也才是最美的作品。白居易强调诗歌创作要"为时"、"为事"。如此等等都受到了"诗可以怨"这一传统的影响
(2)【◆题库问题◆】:[问答题] 为什么说王逸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表面上看和刘安、司马迁比较一致,而实际上倒是和扬雄、班固比较一致?
【◆参考答案◆】:
王逸对屈原及其作品的高度肯定和赞扬,表面看和刘安、司马迁比较一致,实际上肯定和赞扬的角度不同,他是从儒家的立场来肯定和赞扬的,这一角度和扬雄、班固一致(尽管观点不同)。他认为《离骚》完全符合儒家思想,甚至可上升到儒家经典的地位,他和扬雄、班固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对"忠""怨"的不同理解上,扬雄、班固认为《离骚》不符合儒家"忠""怨"的思想,而王逸则认为完全符合儒家的"忠""怨"思想。
王逸对屈原及其作品的高度肯定和赞扬,表面看和刘安、司马迁比较一致,实际上肯定和赞扬的角度不同,他是从儒家的立场来肯定和赞扬的,这一角度和扬雄、班固一致(尽管观点不同)。他认为《离骚》完全符合儒家思想,甚至可上升到儒家经典的地位,他和扬雄、班固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对"忠""怨"的不同理解上,扬雄、班固认为《离骚》不符合儒家"忠""怨"的思想,而王逸则认为完全符合儒家的"忠""怨"思想。
(3)【◆题库问题◆】:[问答题] 试以庄子的寓言故事为例,谈谈庄子的文艺美学思想。
【◆参考答案◆】:
庄子的许多寓言故事反映了他的文艺美学思想。比如"庖丁解牛""吕梁丈夫蹈水"的故事,就反映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他认为庖丁之所以"游刃有余",是因为他能顺其自然,依其天性,解牛之时,目无"全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吕梁丈夫之所以悠游自在地游于大水之中,是因为他"从水之道而不为私",即是说符合于水的自然规律而不以主观意志去左右它,这就是"以天合天"。就艺术而言,就是他提倡的"天籁""天乐"。另外,庄子的"梓庆削木为鐻"
私念的干扰,完全进入一种"虚静"的精神状态,在这点上,技艺创造和艺术创造是相通的。
"轮扁斫轮"故事,说的"言""意"关系,庄子认为言不尽意,无限的精妙的思想情感是无法用有限的语言来表现的,这一理论对后世的文学上的"言""意"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庄子的许多寓言故事反映了他的文艺美学思想。比如"庖丁解牛""吕梁丈夫蹈水"的故事,就反映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他认为庖丁之所以"游刃有余",是因为他能顺其自然,依其天性,解牛之时,目无"全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吕梁丈夫之所以悠游自在地游于大水之中,是因为他"从水之道而不为私",即是说符合于水的自然规律而不以主观意志去左右它,这就是"以天合天"。就艺术而言,就是他提倡的"天籁""天乐"。另外,庄子的"梓庆削木为鐻"
私念的干扰,完全进入一种"虚静"的精神状态,在这点上,技艺创造和艺术创造是相通的。
"轮扁斫轮"故事,说的"言""意"关系,庄子认为言不尽意,无限的精妙的思想情感是无法用有限的语言来表现的,这一理论对后世的文学上的"言""意"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题库问题◆】:[填空题] 钟嵘对诗歌理论的贡献,见诸其所著的诗论专著《()》,其文论思想的核心,教材认为是“()”。
【◆参考答案◆】:诗品;直寻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梁启超是如何强调小说的政治教化作用的?
【◆参考答案◆】:(1)强调小说的政治教化作用是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主要内容。(2)他提出"小说为国民之魂"的口号,明确把小说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政治目的联系起来,要求小说为政治改良服务。突破了中国传统以诗文为正宗的观点。(3)梁启超还提出了"新小说"的命题,认为"古今日欲改良政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小说一方面可以展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示历史发展的过程和趋势;另一方面可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对社会生活的评价,宣扬维新思想,对民众起到认识和教育作用。(4)总体上说,梁启超夸大了小说的作用,而对小说本身的艺术特点不够重视。
(6)【◆题库问题◆】:[填空题] 袁枚倡导“性灵”说,沈德潜倡导“()”说。
【◆参考答案◆】:肌理
(7)【◆题库问题◆】:[单选] “新亭对泣”的典故出自于:()。
A.《恨赋》
B.《世说新语》
C.《哀江南赋》
D.《别赋》
A.《恨赋》
B.《世说新语》
C.《哀江南赋》
D.《别赋》
【◆参考答案◆】:B
(8)【◆题库问题◆】:[多选] 下列批评家中主要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有()
A.别林斯基
B.泰纳
C.瑞恰兹
D.车尔尼雪夫斯基
E.姚斯
A.别林斯基
B.泰纳
C.瑞恰兹
D.车尔尼雪夫斯基
E.姚斯
【◆参考答案◆】:A, B, D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孔子的)“辞达”说与“文质”说
【◆参考答案◆】:孔子说的"辞达而已矣",从字面上说,当是说,写文章只要文辞能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不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文饰,孔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以说明孔子认为一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使它起到更大的作用。《论语•雍也》记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主张文采和内容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10)【◆题库问题◆】:[多选] 以下属于审美的是()
A.审丑
B.审崇高
C.审卑下
D.审悲
E.审喜
A.审丑
B.审崇高
C.审卑下
D.审悲
E.审喜
【◆参考答案◆】:A,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