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填空题] 元好问《论诗绝句》说“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曹刘”指是()。
【◆参考答案◆】:曹操、刘桢
(2)【◆题库问题◆】:[填空题] 现象学对认识主体的意识的肯定和论证,为文学批评的重心从()向()转移提供了理论根据。
【◆参考答案◆】:文本;读者
(3)【◆题库问题◆】:[填空题] 钟嵘从建安到刘宋时期的文人五言诗的发展历史作了具体论述,认为建安、太康、元嘉三个时期是高峰,并各以曹植、陆机、谢灵运三人为代表,尤其推崇建安诗歌,称之为“()”。
【◆参考答案◆】:建安风力
(4)【◆题库问题◆】:[填空题] 唐代的一位来中国留学的日本僧人所写的一部有关中国诗歌理论的著作是《()》,作者名叫()。
【◆参考答案◆】:文镜秘府论;空海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何为语境理论?
【◆参考答案◆】:语境理论是新批评语义分析的核心问题,这一理论由瑞恰兹提出,后来得到新批评家的赞同和运用。新批评认为,语境对于理解词汇的内在含义十分重要,词语的意义正是"通过它们所在的语境来体现的"。语境有三层,一是作品语境,指的是某个词、句或段与它们的上下文的关系,正是这种上下文确定了该词、句或段的意义。二是当时写作时的话语语境。三是指文本词语蕴含的历史的积淀。由于语境具有"节略形式",一个词所具有的多重意义不必在文本中重现。语境构成了一个意义交互的语义场,词语产生了丰富的言外之意,而文学语言语义的这种"先在性"和复义特征为批评家提供了驰骋的天地,充分理解文本语言的现场意义和历史含义遂成为文学批评的任务。
(6)【◆题库问题◆】:[单选] “可望而不可及,心向往之,却身不能至,这便是浪漫主义的企慕情境。”出自谁的话()。
A.钱锺书
B.鲁迅
C.郁达夫
D.林语堂
A.钱锺书
B.鲁迅
C.郁达夫
D.林语堂
【◆参考答案◆】:A
(7)【◆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刘熙载《艺概·文概》说:“文或结实,或空灵,虽各有所长,皆不免著于一偏。试观韩(愈)文,结实处何尝不空灵.空灵处何尝不结实。”“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试述刘熙载《艺概》的文艺辩证法思想。
【◆参考答案◆】:刘熙载在《艺概》中对传统文论的总结并非机械简单的量化积累和汇总,而是时时阐发自己的独到见解,挣脱传统文论的约束,而是以更为公允、辩证的眼光认识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学史现象,提出了许多充满辩证思想、可资后人借鉴的艺术创作经验。《艺概》有许多充满辩证法思想的提法,如:"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就寓含着以具体表现抽象的辩证法思想。再如:"文或结实,或空灵,虽各有所长,皆不免着于一偏。试观韩文,结实处何尝不空灵,空灵处何尝不结实。""结实"和"空灵"是一对矛盾,但韩愈之文,则是对立面的统一体,是矛盾互相转化的统一体。这里都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其他像这样闪耀着辩证法思想火花的地方在《艺概》中随处可见。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社会-历史批评
【◆参考答案◆】:这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侧重研究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文本批评
【◆参考答案◆】:指一种立足文本,分析和阐述文学文本各要素的批评方法。
(10)【◆题库问题◆】:[填空题] 刘勰风格论的专篇是《()》篇,专论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体指(),性指作家的才性。
【◆参考答案◆】:体性;体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