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论述严羽的诗歌审美特征论。
【◆参考答案◆】:(1)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提出"别材别趣"说,作为他的诗歌审美特征论,体现了他对诗歌的特殊规律和审美特征的自觉探索,对纠正当时诗坛流弊起到了重要作用。(2)"材"即诗歌题材,"别材"即是说诗歌创作在题材和内容方面有自己特殊的要求和规定,即:吟咏情性。反对以知识学问为具体内容和表现对象,反对江西诗派的创作风气。他认为只有吟咏情性的诗歌,才具有感发读者的审美效果。(3)"趣"指艺术旨趣,"别趣"即是说诗歌有其特殊的艺术旨趣,"别趣"又名"兴趣"或"兴致",它的具体内涵有三:第一,它要求诗歌内容必须表现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即情性,别趣以别材为前提条件。第二,要求在诗歌的语言、情感、意趣等艺术表现上做到"不落言筌","无迹可求",共同构成一个生机勃勃的艺术整体,创造出透彻浑成的意境,使读者领悟到丰富的艺术旨趣。第三,别趣并不否定理性内容的存在,严羽反对的是以诗歌讲理的概念化倾向,主张将理趣寄寓在审美的境界中。(4)"别材别趣"说从题材内容、审美效果、艺术表现方式等方面论述了诗歌的独特规律和审美特征,论述了诗歌创作中的情理关系,纠正了宋诗之弊,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但这一理论相对忽视现实生活的重要作用,是其不足。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谢榛的)“四格”说
【◆参考答案◆】:谢榛指出诗歌有兴、趣、意、理四格,说:"诗有四格:曰兴,曰趣,曰意,曰理。"(《诗家直说》卷二)从他所举的例子看,兴,就其为审美表现方式言,就是借他物以兴起主体的情感;趣,是就审美效果而言,指诗歌有生趣;意和理,则是就诗歌所表现的主体的意趣、道理而言。理属于理性的,是议论,是道理;意则既有感性色彩,又有理性成分,介于情理之间。"四格"其实就是诗歌的四种审美类型,其对韵、兴、趣的重视,是与神韵、性灵说相通的。
(3)【◆题库问题◆】:[问答题] 试论钟嵘的“滋味”说。
【◆参考答案◆】:
"滋味"说是钟嵘诗歌审美理论。"滋味"即审美感染力。钟嵘是在比较五言诗和四言诗时,说五言诗比四言诗有"滋味",因为五言诗在"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指事""穷情"就表情达意而言;"造形""写物"就塑造形象而言。诗歌的形象性是有无"滋味"的一个重要条件。钟嵘说玄言诗"理过其词,淡乎寡味",就是说玄言诗缺乏形象性。
其次,钟嵘在谈"赋、比、兴"时说:"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认为正确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是使诗歌有"滋味"的条件之一,如果单用比兴,意思太深不行,如果单用赋体,"患在意浮",也不行,所以要"酌而用之"。
另外,"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要求"风力"和"丹彩"的有机统一,也是获得"滋味"的必要条件。即刚健昂扬的情感感染力和华茂的语言文采的有机统一。除此之外,"滋味"说和"直寻"说是密切相关的。只有"直寻"的,才是有"滋味"的,反之,有"滋味"的,必须是"直寻"的。
"滋味"说是钟嵘诗歌审美理论。"滋味"即审美感染力。钟嵘是在比较五言诗和四言诗时,说五言诗比四言诗有"滋味",因为五言诗在"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指事""穷情"就表情达意而言;"造形""写物"就塑造形象而言。诗歌的形象性是有无"滋味"的一个重要条件。钟嵘说玄言诗"理过其词,淡乎寡味",就是说玄言诗缺乏形象性。
其次,钟嵘在谈"赋、比、兴"时说:"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认为正确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是使诗歌有"滋味"的条件之一,如果单用比兴,意思太深不行,如果单用赋体,"患在意浮",也不行,所以要"酌而用之"。
另外,"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要求"风力"和"丹彩"的有机统一,也是获得"滋味"的必要条件。即刚健昂扬的情感感染力和华茂的语言文采的有机统一。除此之外,"滋味"说和"直寻"说是密切相关的。只有"直寻"的,才是有"滋味"的,反之,有"滋味"的,必须是"直寻"的。
(4)【◆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韩愈的文论思想包含哪几方面?
【◆参考答案◆】:(1)文以明道(2)不平则鸣(3)气盛言宜(4)含英咀华,闳中肆外(5)务去陈言,文从字顺
(5)【◆题库问题◆】:[单选] 结束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的学者是()。
A.郑玄
B.董仲舒
C.马融
D.王充
A.郑玄
B.董仲舒
C.马融
D.王充
【◆参考答案◆】:A
(6)【◆题库问题◆】:[单选] 宋代诗话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欧阳修《六一诗话》
B.张戒《岁寒堂诗话》
C.吕本中《紫微诗话》
D.严羽《沧浪诗话》
A.欧阳修《六一诗话》
B.张戒《岁寒堂诗话》
C.吕本中《紫微诗话》
D.严羽《沧浪诗话》
【◆参考答案◆】:D
(7)【◆题库问题◆】:[填空题] 现存篇幅较长、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文论资料是《()》中所载吴公子季札观乐而发的一大段议论。
【◆参考答案◆】: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8)【◆题库问题◆】:[单选] 文学批评具有实证性,所以它要求文学批评的事实应该是()
A.符合逻辑的想象
B.确凿无误的存在
C.科学的推断
D.合乎情理的推测
A.符合逻辑的想象
B.确凿无误的存在
C.科学的推断
D.合乎情理的推测
【◆参考答案◆】:B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孔子的)“思无邪”说
【◆参考答案◆】:《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提出了"思无邪"说。"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10)【◆题库问题◆】:[单选]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文论家是()。
A.韩愈
B.陈子昂
C.皎然
D.白居易
A.韩愈
B.陈子昂
C.皎然
D.白居易
【◆参考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