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孔子文艺思想对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有哪些积极的影响?
【◆参考答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①强调"诗教",其基本观点,是肯定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应该为人的道德修养,为国家的政治教化服务,并且也能很好地服务。后世的"文以载道"等强调教育作用的文道观基本上是受孔子"诗教"观的影响;②思无邪成为文学批评的标准;③文学的社会作用,即"诗可以兴、观、群、怨"说,尤其是"诗可以怨",后世许多诗人、作家正是接受了孔子的这一观点,写出了许多讽刺社会、干预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形成了我国文学"诗可以怨"的优良传统;④"辞达"说、"文质"说;⑤"尽善尽美"说,这一美学观成为孔子以"诗教"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总的来说,孔子的文艺思想表现了其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入世品格。这种经世致用的文艺观对后世在文学理论批评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为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奠定了基础,对文学干预现实、干预社会提供了理论根据。后世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实践和文学理论批评可以说无不受到孔子功利性的诗学观、文艺观理论的积极影响。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义理、辞章、考据”说
【◆参考答案◆】:
姚鼐在方苞"义法"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桐城派古文论的纲领。他要求这三者统一才是写文章的最高最美的境界,即既有精深而不芜杂的义理,又有翔实而不琐碎的考证,并能用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这才是最理想的完美的文章。他所说的"义理"有程朱理学的内容,"考据"有学问的含义,前者就思想而言,后者就题材而言。"文章"主要指语言形式。
姚鼐在方苞"义法"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桐城派古文论的纲领。他要求这三者统一才是写文章的最高最美的境界,即既有精深而不芜杂的义理,又有翔实而不琐碎的考证,并能用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这才是最理想的完美的文章。他所说的"义理"有程朱理学的内容,"考据"有学问的含义,前者就思想而言,后者就题材而言。"文章"主要指语言形式。
(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
【◆参考答案◆】: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里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观点,认为革新小说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这种观点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但他对传统小说的否定和抹杀却是片面的。其次,"小说界革命"的思想也来自于从理论层面上对小说感化人心作用的分析和认识。梁启超深入分析了小说特有的移人性情、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熏、浸、刺、提。因为有这种理论认识,所以为改革群众,必要小说界之革命。
(4)【◆题库问题◆】:[单选] ()是张爱玲的长篇小说。
A.《秧歌》
B.《红楼梦魇》
C.《女孩子的花》
D.《太阳照在桑干河》
A.《秧歌》
B.《红楼梦魇》
C.《女孩子的花》
D.《太阳照在桑干河》
【◆参考答案◆】:A
(5)【◆题库问题◆】:[填空题]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是:摒弃(),标举();形式就是价值;无信息的()。
【◆参考答案◆】:主体;关系;规则
(6)【◆题库问题◆】:[单选]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空前繁荣的时期是()
A.先秦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唐宋时期
A.先秦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唐宋时期
【◆参考答案◆】:C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司空图的)“韵味”说
【◆参考答案◆】:对于诗歌意境的特殊性质,司空图从鉴赏角度,把"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就是"韵味"说。他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强调诗歌要有"咸酸"之外的"醇美"之味。他的"韵味"说本于钟嵘"滋味"说,但有发展变化。什么是"韵味"的具体所指呢?那就是诗歌应具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笼而言之,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
(8)【◆题库问题◆】:[填空题] 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话()的《()》
【◆参考答案◆】:欧阳修;六一诗话
(9)【◆题库问题◆】:[填空题] 刘勰字(),祖籍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东晋以后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曾任昭明太子(萧统)东宫通事舍人。晚年在定林寺出家,法号()。
【◆参考答案◆】:彦和;慧地
(10)【◆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论述李渔的戏曲理论成就。
【◆参考答案◆】:(1)李渔的戏曲理论著作主要有《闲情偶记》,其中的《词曲部》和《演习部》被后人合为《李笠翁曲话》。(2)构建了完整的戏曲理论体系。他以舞台性为核心,将戏曲理论批评提高到戏剧美学的角度,建立起完备的戏曲理论体系。他强调戏剧活动的有机整体性,他把剧本写作、演员表演和舞台演出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过程,论述涉及编、导、演和观众各个环节,体现了其戏曲理论体系的全面性、创新性和深刻性。(3)在戏曲功能方面,他提出要娱乐与教化相结合的主张,要求不仅"自娱""娱人",而且要劝善惩恶。(4)在戏曲结构方面,他明确提出戏曲创作要"结构第一"。指出结构是戏曲各部分中居于最重要的位置,而且处在戏曲创作过程中最先的次序,并提出了若干具体主张。(5)在戏曲人物方面,他主张人物应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真实,并在生活真实的基础羊进行艺术加工,形成艺术真实;他认为戏曲人物应个性鲜明,要求复杂与单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对戏曲作家,则要求能深入生活,观察体验人情物理,同时要合理展开想象,化身为剧中人物。(6)在戏曲语言方面,他提出词采先于音律和严格遵循曲谱的主张。(7)总之,李渔在融汇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了富有创见的、完整的戏曲理论体系,成为封建时代古典剧论的集大成者,至今仍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