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本色”“当行”
【◆参考答案◆】:
明代戏剧理论界喜言"本色""当行",但内容多不相同。徐渭说"世事莫不有本色,有相色。本色犹俗言正身也,相色,替身也。替身者,即书评中婢作夫人终觉羞涩之谓也。婢作夫人者,欲涂抹成主母而多插带,反掩其素之谓也。"他所说的"本色"是合乎自然的化工之美。
明代戏剧理论界喜言"本色""当行",但内容多不相同。徐渭说"世事莫不有本色,有相色。本色犹俗言正身也,相色,替身也。替身者,即书评中婢作夫人终觉羞涩之谓也。婢作夫人者,欲涂抹成主母而多插带,反掩其素之谓也。"他所说的"本色"是合乎自然的化工之美。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王充的《论衡》主要论述了那些文学方面的理论?
【◆参考答案◆】:(1)关于文学的社会作用问题。(2)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3)关于文学作品的继承和创新的问题。(4)关于作家的品德修养问题。(5)关于文学作品的语言问题。
(3)【◆题库问题◆】:[填空题] “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是由()提出的。
【◆参考答案◆】:孟子
(4)【◆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王国维关于文学创作审美特征的主要理论(名词解释:境界说)。
【◆参考答案◆】:(1)境界说是王国维文学思想的核心,境界说吸取了西方新的理论,并和中国传统文论相互融合,是王国维文论思想的经典,其理论阐述主要集中在《人间词话》一书中。(2)文学创作的关键在于境界的创造,境界是真景物与真感情的辩证统一和生动的艺术表现。境界说的本质就是情与景、物与我的内在统一。(3)境界的分类:其一,造境与写境。这是从创作方法着眼的。二者相当于理想与写实两派。其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前者突出主体观念性,具有强烈的感情动态,可称之为宏壮;后者是审美主体摆脱世俗生活之欲的拘束,传达出平静的感情心态,可称之为优美。其三,隔与不隔。语言尽其物象和感情就是不隔,语言描绘出的物象模糊、感情含混则是隔。其四,境界的大小与高低之分。这是针对主体表现境界所选取的物象不同,大与小不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但高与低却是。其五,诗人之境与常人之境。诗人能够用语言文字表达对外物的感受而成为艺术境界,常人只能感受生活真实的境况,而不能进行文学创作。(4)境界说具有哲学化、人格化、美学化的色彩,为传统"意境说"作了总结。
(5)【◆题库问题◆】:[单选] 本雅明的理论建树主要在与他对()
A."文化霸权"问题的研究
B."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的研究
C."大众工业"问题的研究
D."大众传媒"问题的研究
A."文化霸权"问题的研究
B."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的研究
C."大众工业"问题的研究
D."大众传媒"问题的研究
【◆参考答案◆】:B
(6)【◆题库问题◆】:[单选] 以下哪部是冯至的诗集()。
A.《昨日之歌》
B.《我的记忆》
C.《归来的歌》
D.《北方》
A.《昨日之歌》
B.《我的记忆》
C.《归来的歌》
D.《北方》
【◆参考答案◆】:A
(7)【◆题库问题◆】:[单选]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中的第一个文学流派是().
A.表现主义
B.黑色幽默
C.达达主义
D.象征主义
A.表现主义
B.黑色幽默
C.达达主义
D.象征主义
【◆参考答案◆】:D
(8)【◆题库问题◆】:[填空题] 在文学文论上首先提出”发愤著书”的是(),后是司马迁的“()”说,韩愈的“()”说,欧阳修的“()”
【◆参考答案◆】:屈原;发愤著书;不平则鸣;诗穷而后工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试评述王夫之情景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王夫之的诗歌创作理论特别注重意境的创造。他认为诗歌意境的构成莫不由情、景两大元素:"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截分两橛,则情不足兴,而景非其景。"《姜斋诗话》中这样的论述很多,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中的情、景是彼此互相依傍,缺一不可的。他更进一步深入考察,提出诗歌中情景结合的方式有三种:其一是"妙合无垠",结合得天衣无缝,无法分别,这是最高境界;其二是"景中情",在写景当中蕴涵着情;其三是"情中景",在抒情过程中能让人感到有景物形象在。总之情景互相融合才能构成诗歌的意境美。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小说“三境”
【◆参考答案◆】:
金圣叹提出的小说创作理论。"圣境"是指"心之所至,手亦至焉者",即手能适应心的要求,这从"人工"的角度来说,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并非一般人所能达到。"神境"是指"心之所不至,手亦至焉者",即心没有完全想到的,手也能神妙莫测地表达出来。这种境界比"人工"要高出很多很多,已经有了某种非"人工"所能达到的水平,但还没有完全与自然相合。"化境"是指"心之所不至,手亦不至焉者",即已经达到了心、手两忘,完全没有"人工"痕迹,而合乎化工造物的境界了。金圣叹认为施耐庵对武松打虎一段的描写已达到了"化境"。
金圣叹提出的小说创作理论。"圣境"是指"心之所至,手亦至焉者",即手能适应心的要求,这从"人工"的角度来说,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并非一般人所能达到。"神境"是指"心之所不至,手亦至焉者",即心没有完全想到的,手也能神妙莫测地表达出来。这种境界比"人工"要高出很多很多,已经有了某种非"人工"所能达到的水平,但还没有完全与自然相合。"化境"是指"心之所不至,手亦不至焉者",即已经达到了心、手两忘,完全没有"人工"痕迹,而合乎化工造物的境界了。金圣叹认为施耐庵对武松打虎一段的描写已达到了"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