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韩愈的“不平则鸣”论.影响了后世()。
A.白居易的"为时""为事"说
B.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
C.苏轼的"枯淡"说
D.王夫之的"现量"说
A.白居易的"为时""为事"说
B.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
C.苏轼的"枯淡"说
D.王夫之的"现量"说
【◆参考答案◆】:B
(2)【◆题库问题◆】:[问答题] 试述金圣叹的小说理论批评思想。
【◆参考答案◆】:
金圣叹的小说理论主要成就在艺术理论方面。一是认识到小说与历史的区别,他说《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认为历史是叙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小说却是虚构的。二是提出小说创作的"三境"说,即"圣境""神境""化境",最高境界是化境,即已经达到心手两忘,没有人工痕迹,而合乎化工造物的境界。三是人物形象塑造理论,提出以形写神、同中有异、陪衬突出、个性化语言、合乎人情物理等方法。四是作家论,提出"澄怀格物""因缘生法"等。五是结构论,强调结构的整体性、有机性等等。
金圣叹的小说理论主要成就在艺术理论方面。一是认识到小说与历史的区别,他说《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认为历史是叙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小说却是虚构的。二是提出小说创作的"三境"说,即"圣境""神境""化境",最高境界是化境,即已经达到心手两忘,没有人工痕迹,而合乎化工造物的境界。三是人物形象塑造理论,提出以形写神、同中有异、陪衬突出、个性化语言、合乎人情物理等方法。四是作家论,提出"澄怀格物""因缘生法"等。五是结构论,强调结构的整体性、有机性等等。
(3)【◆题库问题◆】:[填空题] 钟嵘认为五言诗有三个源头:《()》、《小雅》、《楚辞》。
【◆参考答案◆】:国风
(4)【◆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叶燮文学创作论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1)创作论是叶燮《原诗》的理论核心。他认为创作必先端正态度,因为创作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他把创作概括为四个过程:基础、取材、匠心、文辞,而以基础最为重要。(2)叶燮重点探讨了创作的规律问题,即审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条件及原理。他把"理"、"事"、"情"三者作为审美客体和反映对象,也就是创作的客观条件;而把"才"、"胆"、"识"、"力"作为创作的主观条件,四者之中,以"识"为先。认为客观的"理事情"必须通过主观的"才胆识力"来表现。(3)在创作思维规律方面,第一次把"形象"与"思维"结合起来讨论,认为创作思维具有特殊的规律,不能自然主义地实写生活中的"理事情",创作思维要以"情"为主,但并不绝对排斥逻辑思维,而是彼此渗透,情理融合,要积极调动多种艺术手段,着重于艺术境界的创造。
(5)【◆题库问题◆】:[问答题] 试述黄庭坚的文学思想。
【◆参考答案◆】:
黄庭坚的诗学思想主要表现为:
一、肯定诗歌"忿世疾邪"的怨刺作用,但又要求不可过分激烈,必须符合于温柔敦厚之旨。
二、提倡诗歌创作要"以理为主",有精博的学问为基础,这是黄庭坚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的核心。他所说的"理"有苏轼"文理自然"之理的意思,同时也有理学家义理之理的意思。另外他特别强调"学",特别强调读古人书,杜诗韩文是他反复强调要学习的。
三、在创作方法上主张"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指学习古人作品,达到融会贯通程度,然后从中得到启发,以构成自己作品的诗意和境界。换骨法是指汲取古人精彩的诗意境界而不袭其辞,别创新语来表现。夺胎法是指参考古人诗意而重新加以形容,以创作新的诗意境界。
四、讲究严密的法度,他在《论作诗文》中说:"作文字须摩古人,百工之技,亦无有不法而成者也。"他认为杜诗韩文最具有严密法度的,因此是学习诗文创作的最高典范。
黄庭坚的诗学思想主要表现为:
一、肯定诗歌"忿世疾邪"的怨刺作用,但又要求不可过分激烈,必须符合于温柔敦厚之旨。
二、提倡诗歌创作要"以理为主",有精博的学问为基础,这是黄庭坚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的核心。他所说的"理"有苏轼"文理自然"之理的意思,同时也有理学家义理之理的意思。另外他特别强调"学",特别强调读古人书,杜诗韩文是他反复强调要学习的。
三、在创作方法上主张"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指学习古人作品,达到融会贯通程度,然后从中得到启发,以构成自己作品的诗意和境界。换骨法是指汲取古人精彩的诗意境界而不袭其辞,别创新语来表现。夺胎法是指参考古人诗意而重新加以形容,以创作新的诗意境界。
四、讲究严密的法度,他在《论作诗文》中说:"作文字须摩古人,百工之技,亦无有不法而成者也。"他认为杜诗韩文最具有严密法度的,因此是学习诗文创作的最高典范。
(6)【◆题库问题◆】:[问答题] 为什么说复述能力是文学批评写作的一项基本功?
【◆参考答案◆】:说复述能力是文学批评写作的一项基本功,并不是说文学批评文章中一定要有复述;即使定稿后的文章中没有复述的成分,作为一种准备,批评家对作品作出复述,对于他深入细致地把握作品,也是大有裨益的。只要批评家的复述工作做得好,就会使读者重新体验那种已经感受过的快乐,并且加深对作品的印象
(7)【◆题库问题◆】:[问答题] 在复述中如何达到对作品神韵和风味的传达?
【◆参考答案◆】:批评家必须自己充分领略作品的意蕴,在此基础上谈故事,尽可能让复述的语调与作品的语言风格接近,或者在复述中对原作的风格略加形容点染,把读者引向作品的真髓
(8)【◆题库问题◆】:[填空题] 魏晋南北朝完全可以与亚里士多德《诗学》并称的刘勰《()》,共()篇
【◆参考答案◆】:文心雕龙;50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主要理论。
【◆参考答案◆】:(1)"小说界革命"的口号是梁启超1902年提出的。其主要理论见于《译印政治小说序》、《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等篇。(2)强调小说的社会政治功用,提高小说的地位。他提出"小说为国民之魂"的口号,明确把小说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政治目的联系起来,要求小说为政治改良服务。突破了中国传统以诗文为正宗的观点。梁启超还提出了"新小说"的命题,认为"古今日欲改良政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小说一方面可以展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示历史发展的过程和趋势;另一方面可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对社会生活的评价,宣扬维新思想,对民众起到认识和教育作用。总体上说,梁启超夸大了小说的作用,而对小说本身的艺术特点不够重视。(3)为了充分发挥小说的社会政治作用,梁启超对小说的本质和特点作了探讨。他认为小说的特点不仅在于"浅而易解"、"乐而多趣",而在于它能满足人们超越有限的现实世界,沉浸于作家所想象创造的艺术世界中,开拓眼界,广阔心胸,在阅读小说中,读者的潜能获得一种替代性实现;小说把生活变成了人们观照的对象,读者在这里咀嚼人生,品味生活,加深对于生活现象和本质的认识。具体来说,梁启超认为小说对读者有四种艺术感染力,即熏、浸、刺、提。注意到审美欣赏的心理艺术,体现了小说的审美特征。(4)梁启超不仅重视小说的政治教化功能,而且揭示了小说的艺术特点,对我国小说理论的发展和深化,产生了促进作用。
(10)【◆题库问题◆】:[填空题] 新历史主义批评是一种阐释文学()的历史、()的特定的批评方法。
【◆参考答案◆】:文本;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