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以下何人曾被休过,后又与婆婆和好如初?
A.A.胭脂B.珊瑚C.娇娜D.嫦娥
A.A.胭脂B.珊瑚C.娇娜D.嫦娥
【◆参考答案◆】:B
(2)【◆题库问题◆】:[单选] ()小骊龙的母亲嫁给了什么河的龙王?
A.泾河
B.渭河
C.洮河
D.沅河
A.泾河
B.渭河
C.洮河
D.沅河
【◆参考答案◆】:A
(3)【◆题库问题◆】:[单选] ()关于《董生》,以下何句不正确的?
A.A.董遐思托梦给王九思要注意烧香对付狐狸精B.董遐思最后吐血身亡C.狐狸精最后是死在王九思家中的D.王九思亲自将狐狸的皮剥下挂起来
A.A.董遐思托梦给王九思要注意烧香对付狐狸精B.董遐思最后吐血身亡C.狐狸精最后是死在王九思家中的D.王九思亲自将狐狸的皮剥下挂起来
【◆参考答案◆】:D
(4)【◆题库问题◆】:[单选] ()“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是何篇中的诗句?
A.《考城隍》
B.《考弊司》
C.《续黄梁》
D.《司文郎》
A.《考城隍》
B.《考弊司》
C.《续黄梁》
D.《司文郎》
【◆参考答案◆】:A
(5)【◆题库问题◆】:[单选] ()《龙戏珠》中的徐公见到什么天天来家,便让婢女给它东西吃?
A.蛇
B.蝙蝠
C.蜘蛛
D.蝎子
A.蛇
B.蝙蝠
C.蜘蛛
D.蝎子
【◆参考答案◆】:C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徐谓《四声猿》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四声猿》系一组杂剧,包括《狂鼓史》(一折),《翠乡梦》(二折),《雌木兰》(三折),《女状元》(五折)。"猿鸣三声泪沾裳",鸣四声则更为凄厉悲愤,表明作者通过戏剧抨击黑暗现实和对个性自由的追求与向往。《雌木兰》取材于《木兰辞》。写木兰代父从军十二年,驰骋疆场,建功立业。剧中写道:"休女身拼,缇萦命判,这都是裙衩伴。立地撑天,说什么男儿汉!"歌颂女子胜过男子的志气。《女状元》写五代时黄崇嘏女扮男装考中状元,在平反冤狱等事迹中表现出过人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世间好事属何人?不在男儿在女子"的愿望。这两剧歌颂了一文一武的女子,艺术地表现了她们的惊人才干和英雄气概,闪耀着反世俗反传统的思想锋芒。《翠乡梦》写临安高僧玉通和尚苦修数十年,却在一夕之间被妓女红莲勾引,破了色戒,羞愤自杀。后转世为妓女翠柳,在师兄月明和尚的点悟下顿然成佛。杂剧形象地告诉观众,道行高超的僧侣难以成佛,而论落风尘的妓女一旦顿悟却能成佛,从而揭露了禁欲主义的虚伪,显示出世俗的力量和禅宗的哲理。《狂鼓史》借历史上祢衡击鼓骂曹的故事,改换时空,将剧情放在曹操死后的阴间进行,因而可以骂到曹操临终"分香卖履"之事,显得更加丰富而又痛快淋漓。作者借祢衡之口,嬉笑怒骂,长歌当哭,极力数落曹操狡诈奸险,和草菅人命的罪恶,揭露了以曹操为象征的社会实体的黑暗,抒发了一位"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的才智之士满腹愤懑和精神痛苦,因而在众多文人中产生了强烈共鸣并得到高度评价。《歌代啸》是一本四出的市井讽刺喜剧,相传亦为徐谓所作。杂剧根据四句民间俗语敷演而成,即"没处泄愤的,是冬瓜走出,拿瓠子出气;有心嫁祸的,是丈母牙疼,炙女婿脚根;眼迷曲直的,是张秃帽子,教李秃去戴;胸横人我的,是州官放火,禁百姓点灯。"描写了一个黑白颠倒,曲直不分,荒谬绝伦,极不合理的世界,寓庄于谐,寓哭于笑,取得了揭露黑暗现实和抨击丑恶势力的讽刺效果。
(7)【◆题库问题◆】:[单选] ()以下被众天神捉去的是?
A.独角鬼王
B.四健将
C.蛟魔王
D.牛魔王
A.独角鬼王
B.四健将
C.蛟魔王
D.牛魔王
【◆参考答案◆】:A
(8)【◆题库问题◆】:[单选] 《镜花缘》属于()。
A.才子佳人小说
B.才学小说
C.世情小说
D.神魔小说
A.才子佳人小说
B.才学小说
C.世情小说
D.神魔小说
【◆参考答案◆】:B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桐城派散文及其理论与当时时代要求的关系。
【◆参考答案◆】:(1)清代中期,随着晚明散文的放诞华丽文风基本肃清,日益巩固和专制的清王朝政权需要一种既符合统治需要,又具有明确操作规范的新文体。(2)桐城派散文理论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3)它既代表了清代封建政权和士人心态对散文的要求和祈望,与清代质实尚朴的社会思潮较为吻合而且也为广大心态内敛的文人规定了一种十分明确的文章操作程序。因而在整个清代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怎样理解《三国志演义》的悲剧意蕴?
【◆参考答案◆】:暴政战胜了仁政,奸邪压倒了忠义,作者无奈地将这一场历史悲剧归结为"天意"或"天数",与其说是肯定了客观历史进展的理则,还不如说是流露了作者对于理想的幻灭、道德的失落、价值的颠倒所感到的一种困惑和痛苦。一部《三国演义》表现了作者在理想与历史、正义与邪恶、感情与理智、"人谋"与"天时"的冲突中,带着一种悲怆和迷惘的心理,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苦苦追寻和呼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部悲剧,也是一部呼唤民族大众传统文化精神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