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开创了“以文为诗”的风气,对宋诗影响颇大的唐代诗人是:()。
A.韩愈
B.李商隐
C.杜甫
D.李白
A.韩愈
B.李商隐
C.杜甫
D.李白
【◆参考答案◆】:A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梁启超小说理论的)”熏浸刺提”说
【◆参考答案◆】: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提出"熏、浸、刺、提"一说。"熏、浸、刺、提"指梁启超所认为的小说特有的移人性情、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试比较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与韩愈“不平则鸣”说的异同。
【◆参考答案◆】: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不平则鸣"论。他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所谓"不平则鸣"从文学理论批评上看,就是认为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这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一脉相承的。但并不是简答地继承,而是做了更多的思考。他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他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这可以说其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发展了。"诗穷而后工"说是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提出来的。是说诗人在受到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这种思想司马迁、钟嵘、韩愈等人的诗文论中也有类似观点,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之关系。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这是对前人思想的深入发展。
(4)【◆题库问题◆】:[单选] 艾青的《北方》属于()。
A.自由诗体
B.五言绝句
C.律诗
D.散文诗
A.自由诗体
B.五言绝句
C.律诗
D.散文诗
【◆参考答案◆】:A
(5)【◆题库问题◆】:[填空题] 公安派中的袁宏道提出了“性灵”的口号,他所谓“性灵”与李贽所说的“()”是一致的。
【◆参考答案◆】:童心
(6)【◆题库问题◆】:[问答题] 试述孔子的文学思想。
【◆参考答案◆】: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认为文艺有修身成人的作用,如"兴于诗,
立于礼,成于乐",是干政的必要条件,如"颂《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明确提出论诗的标准"思无邪",认为诗歌内容应符合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提出著名的"兴、观、群、怨"说,认为文艺有感发意志、认识社会、团结百姓、讽刺政治等价值等等。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认为文艺有修身成人的作用,如"兴于诗,
立于礼,成于乐",是干政的必要条件,如"颂《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明确提出论诗的标准"思无邪",认为诗歌内容应符合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提出著名的"兴、观、群、怨"说,认为文艺有感发意志、认识社会、团结百姓、讽刺政治等价值等等。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艺概》
【◆参考答案◆】:(1)《艺概》是近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刘熙载的代表作,由《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六个部分,大都涉及文学艺术方面的问题。(2)《艺概》在思维和方法上的特色就是"概",即以较少的文字抓住关键的问题,从杂芜的现象中择其精要,通过概括、抽象,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获得关于文艺发展的规律性认识。(3)《艺概》的理论相当丰富,具有强烈的辩证法精神。
(8)【◆题库问题◆】:[单选] 对于抒情类作品的复述,往往要()
A.更多加入批评家个人的体验和推想
B.抓住作品情节的线索
C.概括作品的故事梗概
D.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A.更多加入批评家个人的体验和推想
B.抓住作品情节的线索
C.概括作品的故事梗概
D.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A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沈德潜的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什么要求和规范?
【◆参考答案◆】:沈德潜特别强调诗歌的道德政治作用,思想内容在其诗学中处于首要地位。反对只讲求诗歌形式美而缺乏感情内容的作品。他又对诗歌内容进行规范:"诗必原本性情,关乎人伦日用及古今成败兴坏之故者,方为可存"(《清诗别裁集·凡例》),所以他讲的"性情"与一般所指的诗人的思想感情不完全等同,而是专指有益于教化,符合温柔敦厚的诗教的"性情"。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含英咀华,闳中肆外
【◆参考答案◆】:(1)此术语出自韩愈《进学解》。指写作古文的途径和学习前人遗产的基本态度。(2)韩愈把写作古文的途径归结为广泛学习和采纳文人文章的精华,"含英咀华,闳中肆外"是作者强调的学习古代遗产的基本态度。(3)韩愈提出的学习范围除了儒家经典外,也涉及道家及其他各家的文章;不仅从诗歌中吸取养料,也同时借鉴学习辞赋中的精华,总之是古代一切有益的文化传统。(4)由于韩愈师承广泛,多方吸收,故其古文创作也风格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