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填空题] (),一夫当关,()。李白《蜀道难》
【◆参考答案◆】:剑阁峥嵘而崔嵬;万夫莫开
(2)【◆题库问题◆】:[填空题] ()抗美援朝期间三次赴朝,创作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具有“通讯化”特点的散文。
【◆参考答案◆】:魏巍
(3)【◆题库问题◆】:[填空题] 鸳鸯蝴蝶派中坏的支流是()。
【◆参考答案◆】:黑幕小说
(4)【◆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鲁迅在小说中是怎样总结辛亥革命的失败教训的?
【◆参考答案◆】:鲁迅在《药》、《头发的故事》、《风波》、《阿Q正传》等小说中,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药》里的夏瑜是辛亥革命时期英勇牺牲的烈士,但愚昧落后的群众对他的革命和牺牲持冷漠态度,甚至以他的血治病。作品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先天不足的弱点:缺乏群众基础,从一开始就没有着手发动群众,造成了革命者和尚未觉悟的群众之间的可悲的隔阂。《头发的故事》和《风波》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除了革掉一根辫子,一切依旧。人们对双十节挂旗纪念的事早已忘却,只有谈到辫子时才想到民国革命来。七斤因为在辛亥革命时被剪掉了辫子,待到张勋复辟,乡村中的封建势力和落后群众便掀起一场风波。《阿Q正传》则在批判辛亥革命脱离农民群众的同时,告戒人们谨防封建统治者投机革命,篡夺革命权力,破坏革命。"神往"革命的阿Q,就是被掌握了辛亥革命后的政权和封建反动势力杀掉的。这是个沉痛的教训。
(5)【◆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与苏童的《妻妾成群》等欲望叙事相比,刘震云的《一地鸡毛》等生活流小说主要有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苏童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后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通过几个女人争风吃醋的故事,颠覆了传统批判男权主义的反封建主题,进而凸显了欲望之谜:"不明白为什么每逢阴雨就会想念床笫之事","不明白女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苏童在刻画欲望支配人生、欲望扭曲人性、欲望困惑人心方面达到了相当的深度,表现出西方现代主义非理性思潮对他们的深刻影响。一方面,可以看出当年以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王安忆的《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铁凝的《麦秸垛》、《棉花垛》为代表的"性文学"对他们的影响。"性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崛起,昭示了文学在探索人性上达到的本能深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他们在写实的故事中融入现代派手法的自然与娴熟。与苏童的"欲望叙事"风格不同的,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后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则聚焦于一个公务员的生活状态.到处是"一地鸡毛"的烦恼:老婆的唠叨、保姆的刁蛮、老家来人的麻烦,慢慢地,习惯了,明白了"只要有耐心,能等,不急躁,不反常,别人能得到的东西+你最终也能得到"的处世之道,也就变得心平气和了起来。《一地鸡毛》因为写出了生活的烦恼和无奈而成为"官场"系列中最有名的一篇。《一地鸡毛》有意淡化了"欲望"主题,而致力于还原普通百姓"一地鸡毛"的琐细生存状态。这些作品虽然是"新写实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也是可以在文学史上找到先例的。像莫泊桑、果戈理、契诃夫,都是善于写"几乎无事的悲剧"的大师。"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悲剧因素,它比伟大的冒险事业中的悲剧因素真实得多,深刻得多,也更能引起我们内在真实自我的共鸣。"这些描写日常生活充满喧哗与骚动却毫无意义的作品,相当真实地反映了社会上许多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充满烦恼,无法摆脱,只能在生活琐事的包围中打发时光。另外,在习惯了、看淡了充满烦恼的世事以后,人们也有了应付生活波折的平常心。善于从"烦恼人生"中发现那份"过日子"的平常心,使得这一部分"生活流"的作品有了一些世俗生活的暖色。
(6)【◆题库问题◆】:[填空题] 闻一多的诗集是《()》、《()》。
【◆参考答案◆】:红烛;死水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如何理解海子诗中经常出现的麦地、村庄、月亮、天空等带有原型意味的意象?
【◆参考答案◆】:海子一直梦想创造"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通过诗歌来追寻精神的故乡,探索生存的本质。在20世纪80年代诗歌不断更新的喧嚣气氛中,他创作了数量惊人的诗歌作品,如抒情短诗《亚洲铜》、《五月的麦地》、长诗《土地》、诗剧《太阳》等,结集有《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等。在他的身上,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和面向世界的精英意识有着良好的结合。海子的创作以抒情诗为起点。他将自己童年与少年时代的乡村生活经验,凝结成一个个质朴、单纯的世界,对大自然怀有不可质疑的感恩之情。麦地、村庄、月亮、天空等,是海子诗中经常出现的、带有原型意味的意象,也是他的感恩之情的集结。特别是对苦难而辽阔的"麦地",他进行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歌咏:"这时正当月光普照大地/我们各自领着/尼罗河、巴比伦或黄河的孩子在河流两岸/在群蜂飞舞的岛屿或平原/洗了手准备吃饭"(《麦地》);"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麦地/神秘的质问者啊","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回答》)。麦地本身有着温和的母性意味,有着富饶、祥和与博爱的性质,而他的金黄色泽则无可置疑地具有一种高贵和庄重的美质。麦地坚实而永恒,向远方延伸而去,在她的起伏中,幽静的村舍时隐时现,炊烟袅袅,是人与大地和睦相处的象征,是诗人心中幸福生活的最后堡垒。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唐诗繁荣的体现?
【◆参考答案◆】:a、数量众多。b、艺术精湛。c、体裁全面。d、影响广泛。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析穆旦诗中的“自我”?
【◆参考答案◆】:A.穆旦的"我"是生活在混乱而黑暗的现实中的分裂、残缺、矛盾而痛苦的"我"。B.穆旦诗中的"自我"深深根之于中国的现实中。C.穆旦诗中的"自我"始终处于痛苦的自我剖析之中,致力于展现自己的心灵的自我搏斗和种种痛苦而丰富的体验,充满了深沉的内省思辨的力量与思辨的力量。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侍萍
【◆参考答案◆】:侍萍是《雷雨》中的一个人物。她是旧社会的下层妇女。她纯朴善良、顽强有骨气,在她一生的遭遇中,集中表现了下层妇女所受的深重苦难。周朴园对她始乱终弃,她投河自尽遇救。三十年来她顽强挣扎生存,嫁给了周家的下人鲁贵生了女儿四凤。她的心愿是女儿决不能重蹈自己的路。当重新遇周朴园后,有骨气的撕碎周朴园想赎罪的五千元支票,决定立即带四凤走。当她知道周萍和四凤的关系后,决定让他们走,走的愈远愈好,并且永远不要回来。她把这一切都归罪于命运。侍萍身上集中了很多不幸,但她从来不想这些不幸的根源,只是把不幸归于命运,这也是她自己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