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填空题] 教材认为:从陆机对诗、赋创作“缘情”和“体物”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和(),有了深刻的认识。
【◆参考答案◆】:感情;形象
(2)【◆题库问题◆】:[多选] 叙事类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性格整体,它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A.在生命性的基础上,普遍性与个性的统一
B.在哲理化的基础上,抽象性与象征性的统一
C.在形象性的基础上,理念性与经验性的统一
D.在整体性的基础上,丰富性与特征性的统一
E.在审美性的基础上,独创性与深刻性的统一
A.在生命性的基础上,普遍性与个性的统一
B.在哲理化的基础上,抽象性与象征性的统一
C.在形象性的基础上,理念性与经验性的统一
D.在整体性的基础上,丰富性与特征性的统一
E.在审美性的基础上,独创性与深刻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A, D, E
(3)【◆题库问题◆】:[多选] 受分析哲学影响的文学批评一般具有两个共同特征,即()
A.从历史观点出发
B.以语言为研究对象
C.强调读者的地位
D.推崇分析方法
E.注重心理分析
A.从历史观点出发
B.以语言为研究对象
C.强调读者的地位
D.推崇分析方法
E.注重心理分析
【◆参考答案◆】:B, D
(4)【◆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试述李渔在戏曲题材的真实性和人物性格典型化上的主张和观点。
【◆参考答案◆】:在"审虚实"部分,李渔着重论述古今题材的处理问题,涉及到戏曲的真实性和典型化的问题。他认为:"传奇无实,大半皆寓言耳。"指出了戏曲作品的虚构特征,但是他主张对古今题材的处理应有所不同:"若纪目前之事",处理当代题材,不仅情节可以虚构,而且人物也可虚构。但对于古代题材则就不同。古人的戏曲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对于古代作家来说也是当代的,因而古人可以虚构;但当代作家要写古代的题材,其处境和古人就不同。古事传至于今,已为众人所熟悉。如果再去虚构,违背了古籍的记录,观众就会不相信。李渔虽然对戏曲的虚构性特征有所认识,但对艺术创作可以打破历史的真实还是认识不够。李渔在论述戏曲的人物塑造时,指出:"欲劝人为孝,则举一孝子出名,但有一行可纪,则不必尽有其事,凡属孝亲所应有者,悉取而加之,亦犹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一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要使人物有典型性,就把此类人物所应有特征都集中到一人的身上。他说这是"先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这思想很深刻,其实已触及到了人物塑造的典型化问题。
(5)【◆题库问题◆】:[填空题] 教材认为: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中所说的文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广义的文指的是指()的表现形式。狭义的文当即是“人文”,指人用()来表达的文章。
【◆参考答案◆】:宇宙万物;语言文字
(6)【◆题库问题◆】:[多选] 论著体的一般的文体特征是()
A.严密的逻辑性
B.笔调绰约轻灵
C.论点明确
D.随感式抒发
E.推论合理
A.严密的逻辑性
B.笔调绰约轻灵
C.论点明确
D.随感式抒发
E.推论合理
【◆参考答案◆】:A, C, E
(7)【◆题库问题◆】:[填空题] 确定选题必须对()与()进行全面估量。
【◆参考答案◆】:客观需求;主观能力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析“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两句的理论内涵。
【◆参考答案◆】:(1)此说是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的。(2)"丽以则"是他的创作原则,"丽"是对赋体形式风格上的要求,"则"是指儒家的法度和准则,实际上是要求作赋以明道。反对专事形式上的铺张而忽略内容上的针对性和其现实意义。(3)明道、征圣、宗经思想是此说的理论基础
(9)【◆题库问题◆】:[填空题] 张炎在《词源》中说:苏拭的《水调歌头》、《洞仙歌》,王安石的《桂枝香》,姜夔的《暗香》、《疏影》等词“皆()中有(),无笔力者未易到。”
【◆参考答案◆】:清空;意趣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试述唐初陈子昂的诗文主张。
【◆参考答案◆】:
陈子昂是初唐诗歌革新运动的主将之一。
对齐梁文风中忽视作品社会内容,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表示强烈不满,针对这两方面,他提出"兴寄论"与"风骨论"的文学创作主张。"兴寄"既是强调作品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同时也是重视诗歌整体审美形象的表现。要求形象中有寄托,有现实意义。要求文学作品表现政治理想抱负,有济世安民的广阔社会内容。"风骨"则要求有刚健明朗的文风,反对过分讲究技巧。他的诗歌创作实践就遵循着自己的理论主张,如他的《感遇诗》、《登幽州台歌》等等,就既有"风骨",又有"兴寄"。与陈子昂同时的卢藏用评价他说"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
陈子昂是初唐诗歌革新运动的主将之一。
对齐梁文风中忽视作品社会内容,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表示强烈不满,针对这两方面,他提出"兴寄论"与"风骨论"的文学创作主张。"兴寄"既是强调作品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同时也是重视诗歌整体审美形象的表现。要求形象中有寄托,有现实意义。要求文学作品表现政治理想抱负,有济世安民的广阔社会内容。"风骨"则要求有刚健明朗的文风,反对过分讲究技巧。他的诗歌创作实践就遵循着自己的理论主张,如他的《感遇诗》、《登幽州台歌》等等,就既有"风骨",又有"兴寄"。与陈子昂同时的卢藏用评价他说"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