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伤逝》中子君和涓生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伤逝》是一篇描写"五四"退潮以后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作品,男女主人公涓生和子君,为求得个性解放、争取自由自主的婚姻,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地相爱,并结为伴侣。但是,在度过了一段温馨的时光之后,他们终于分手了。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刻解剖,艺术地揭示了这一悲剧产生的原因:首先,他们的爱情仅以"个性解放"为前提,缺乏深厚的基础和更高的目标,以致不能持久。尽管涓生也意识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但他们并没有这样去做。其次,盲目的狭隘的"一切为了爱"的爱情观,妨碍了他们对爱情的本质和价值的正确理解。"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是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最后,社会黑暗势力的重压,加速了这株爱情幼苗的死亡。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比较《原野》与《琼斯皇帝》。
【◆参考答案◆】:《原野》与《琼斯皇》的联系是复杂的、内在的,不是具体的艺术技巧,而是从中显示出的剧作家人生观、艺术观的相同或相似。奥尼尔出生于流浪艺人家庭,历经坎坷,多灾多病,他认定宇宙间弥漫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它把人当作玩偶,要挫败人的意志和追求,认为人无论怎样挣扎,最终必然是失败或死亡。琼斯即是人、人类的象征,他是一个被奴役的黑人,受尽了苦难,突然间,命运把他推上了皇帝的宝座,但不久,他丢掉了王位,再一次沦为惶惶不可终日的逃犯,在黑森林中跑了一夜,不过是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到了起点,等待他的,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奥尼尔指出,"我们本身就是悲剧,是已经写成的和尚未写成的悲剧中最令人震惊的悲剧,"《琼斯皇》便是这种悲剧感的形象体现。曹禺也有这种悲剧感,《原野》就是强烈的悲剧感凝结。仇虎一家、焦大星一家,连同花金子的命运都是悲惨的,他们都是命运的奴隶,鬼使神差地聚在一起,互相伤害、折磨、残杀,共同走向毁灭。与悲剧感相适应,两位戏剧大师都刻意渲染一种神秘气氛。表现主义反对现实主义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描写现实的原则,主张用主观感受的真实去代替客观存在的真实,集中笔力挖掘人的精神世界,描写人物的非理性的下意识活动,从而走向神秘主义的境界。《琼斯皇》描绘了一个神秘的环境:寂静的森林,紧张的鼓声,黑色的怪影。剧本一幕又一幕地展现了琼斯的种种幻觉,在这种氛围中,琼斯仿佛返回到人类之初,面对原始的大自然惊奇、恐惧。无独有偶,曹禺也感到大自然的神秘,"我如原始的祖先们对那些不可理解的现象睁大了惊奇的眼。"《原野》描绘的即是一个神秘的世界,莽莽苍苍的原野,乌金一般直伸到天际的铁轨,一个白痴,一个酒鬼,一个充满着原始的爱和恨的复仇故事。剧中的人物是神秘的:仇虎和花金子的强烈的爱和恨都是怪异、变态的,焦氏更是一个蛇蝎似的怪物。奥尼尔揭示了美国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塑造了各种身份的人物形象,现实主义地反映了生活。但是,从根本上说,他对具体的社会政治问题并不关心,游离于现实斗争之外,成了这一斗争的局外人。《琼斯皇》虽然写了黑人苦难的民族历史,涉及到种族问题,但剧本的主旨绝不是揭示种族压迫,歌颂黑人的反抗精神,而是表现人与命运的冲突,甚至只是呈现出一种抽象的恐惧心理。曹禺痛感到祖国贫穷落后,深知同胞灾难深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自觉地继承"五四"新文学的战斗性和现实主义传统,反帝反封,追求科学民主,以戏剧为武器,鼓舞人民起来为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而斗争。特别是《原野》创作之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遍东北、华北,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在这种气氛中,虽然曹禺的灵魂深处,郁结着一种强烈的、混沌的、无意识的情感,渴望宣泄出来,但剧作家自觉地压抑它,不去展示抽象的恐惧心理,描写抽象的人。因此,《原野》尽力去反映一个阶级斗争的主题,仇虎是被压迫的农民,而焦阎王是一个罪恶累累的军阀、恶霸地主,仇虎的反抗和悲剧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个戏写的是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混乱初期,在农村里发生的一件事情。当时,五四运动和新的思潮还没有开始,共产党还未建立。在农村里,谁有枪,谁就是霸王。农民处在一种万分黑暗、痛苦、想反抗但又找不到出路的状况中。"所以曹禺不可能把《原野》写成另一部《琼斯皇》。
(3)【◆题库问题◆】:[填空题] 周作人前期注重议论批评的杂感,其风格主要是“()”。
【◆参考答案◆】:浮躁凌厉
(4)【◆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试例举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
【◆参考答案◆】: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其他如王之涣、王翰、崔颢等也较著名。
(5)【◆题库问题◆】:[填空题] 叶圣陶的《商人妇》中的()、《缀网劳蛛》中的尚洁,都曾被丈夫遗弃,后历遭劫难、流落异邦,但她们在命运的拨弄面前,以宗教的容忍心、苦乐观处事待人。
【◆参考答案◆】:惜官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你如何理解鲁迅的“孤独”?
【◆参考答案◆】:(1).从个人生活来看:由于种种原因,纵观鲁迅的一生,在他的社交圈子里,尤其是在文化人圈子里,与他心心相印的朋友说不出几个。所谓五四时期的“同人”,如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及后来的创造社诸君郭沫若等,与鲁迅均没有什么深交。他一生崇尚独往独来,虽然在理智上他曾说,他要“听将令”,但在社交中,他是孤独的。他有很多追随者,多为青年人,他们追随他,是因为景仰他;鲁迅帮助他们并与之交往,主要是出于对后辈的奖掖。他交往较深,被他视为知己的人大概只有两个:一个是日本人内山完造;一个是瞿秋白。可惜,鲁迅与瞿秋白不仅结识得晚,且结识两年后,瞿秋白就被国民党杀害了。交友不广,一方面说明鲁迅很孤独,缺少交流很寂寞,另一方面说明他个性太突出。有突出的个性,正是“巨人”的品质之一。同时,鲁迅的家庭生活也是不幸的。这种“不幸”既加重了他的孤寂,又构成了孤寂的内容。少年时代家道衰落,饱尝了人间的冷暖。1906年26岁时,又奉母命与朱安女士结婚,以后几十年一直受到这桩无爱的婚姻的折磨。之后(1927年到上海后)与许广平同居。此时,鲁迅仍是孤独的。从《两地书》来看,我们难以找到抚慰鲁迅情感的内容,更多的是老师与学生在漫谈社会、人生、人际等等。西方人说,书信是最温柔的艺术,更何况是“情书”!在情书中都难找到“温柔”,其处境就可想而知了。(2)从情感世界看:鲁迅的情感丰富而鲜明:爱如阳光温暖人心;憎如冬寒砭人灵魂。但又爱憎分明。敏感而忧郁:对一切关己不关己的人和事都会引发一种感情倾向;对社会、自身常怀忧郁之情。鲁迅的情感世界由两部分组成:A.民族、大众情感。对民族,鲁迅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对大众,他“哀其不幸”(同情),又“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B.个人情感。他渴望爱,重情,正如他所说的“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有这样崇高的情感:“爱国”,“忧国忧民”,可是没人理解他,鲁迅对民众如此倾注同情,盼他们觉醒,不仅民众“不察”,连文化同人也“不察”。创造社同仁说他是“封建余孽”,“二重反革命”(郭沫若语);太阳社的阿英说他将民众写得如此落后,看不到光明,是落伍者,冷眼旁观者,等等。他渴望爱,可母亲送给他的“礼物”(婚姻),却使他不知道爱情为何物,所以,他又是孤寂的。许广平曾回忆,鲁迅有时喝很多的酒,到阳台上躺着。这也是心中痛苦、寂寞的一种表现与排遣(3)从思想境界看:鲁迅的思想,犀利、睿智、深邃、明达。他对中国历史、中国现实、中国人的认识既独特又深刻。他对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从政治、文化、哲学、宗教、艺术,给予了全面的反省,既首肯了中国历史的伟绩,更发现了它的弊端,如礼教“吃人”,制度的专制等。他对中国现实中各种革命的性质及问题,洞若观火。他对辛亥革命的失败教训的总结是无人能比的(没有唤醒民众),对革命文学的真知灼见,今天看来,仍是深刻的。至于他对中国“国民性”的发掘、批判的深度,至今也是让人惊叹的。总之,他当时的思想境界,在中国的思想界、文学界的同仁中是最高的。这无疑直接显示了他巨人的风范。但是,事物的辩证法恰恰就在这里:曲高则和寡。由于他的思想境界太高了,他同时代人都难以达到,所以引不起共鸣。他与中国的许多文化名流进行过“论争”。他论争的目的很清楚:探索真理,也检验自己对历史、现实、人的看法是否正确,他希望在“论争”中进一步完善自己。可是,他失望了。每一次论争,从五四时期与封建复古派的论争,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争,与现代评论派的论争;到左联前期与创造社、太阳社的论争,直至晚年关于“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论争„„没有一个人真正以理论的力量说服过他,所有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他似乎“胜利”了,但这是苦涩的胜利。所以他更感到孤独、寂寞。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路翎小说的风格。
【◆参考答案◆】:受胡风的影响,他着力描写的是下层民众身上的"原始的强力"和"精神奴役的创伤",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心冲突,风格雄放粗犷,具有很强的精神震撼力。
(8)【◆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简要说明刘恒与苏童小说“欲望叙事”的异同。
【◆参考答案◆】:刘恒作品在突出人生悲剧的欲望意义的同时写出了欲望的躁动与生命的虚无,也就体现了西方现代主义的虚无意识对“新写实小说”的浸染。读这样的作品,很容易感到人生的苦闷与无奈。而苏童在描写人的欲望之惑方面有新的探索。其中,《妻妾成群》(后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通过几个女人争风吃醋的故事,颠覆了传统批判男权主义的反封建主题,进而凸显了欲望之谜:“不明白为什么每逢阴雨就会想念床笫之事”,“不明白女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纵欲的结果是报应接踵而至,欲望虚幻的主题也因此在最后呈现了出来。刘恒、苏童在刻画欲望支配人生、欲望扭曲人性、欲望困惑人心方面达到了相当的深度,表现出西方现代主义非理性思潮对他们的深刻影响。一方面,可以看出当年以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王安忆的《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铁凝的《麦秸垛》、《棉花垛》为代表的“性文学”对他们的影响。“性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崛起,昭示了文学在探索人性上达到的本能深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他们在写实的故事中融入现代派手法的自然与娴熟。应该说,这也是“新写实小说”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伏羲伏羲》中那些刻画欲望的奇特语言:“正在爆炸的太阳,颜色发黑,像个埋在火烬里的烧焦了的山药蛋……”、“她涌着血的腔子里堵了冰块”,还有《黑的雪》中对于“梦”的强调,以及《妻妾成群》中对于那口象征“死亡”的井的几度点化,《罂粟之家》中对于象征欲望的“罂粟”意象的渲染等。此外,还应该看到,他们的作品有相当一部分又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狗日的粮食》和《伏羲伏羲》中弥漫的北方乡村气息和《妻妾成群》、《罂粟之家》、《米》中对南方乡村生存状态的独特描绘,对于当代乡土小说的创新都有所贡献。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赵树理小说在思想内容上的突出成就是什么?
【◆参考答案◆】:赵树理是第一个成功地塑造了翻身农民的崭新形象,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解放区农村的伟大历史变革的作家。他所塑造的农民形象具有地道的农民特质,所描写的农村变革是真实深刻的,反映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某些本质方面。
(10)【◆题库问题◆】:[填空题] 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沙家浜》。
【◆参考答案◆】:白毛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