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填空题] ()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诗学论文。它是汉代学者综合先秦儒家和当时经师关于诗乐理论而写成的。
【◆参考答案◆】:《毛诗序》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司空图的)“韵味”说
【◆参考答案◆】:对于诗歌意境的特殊性质,司空图从鉴赏角度,把"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就是"韵味"说。他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强调诗歌要有"咸酸"之外的"醇美"之味。他的"韵味"说本于钟嵘"滋味"说,但有发展变化。什么是"韵味"的具体所指呢?那就是诗歌应具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笼而言之,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
(3)【◆题库问题◆】:[填空题] 刘熙载的《艺概》包括《()》、《()》、《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六个部分,以文学评论为主。
【◆参考答案◆】:文概;诗概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苦痛说
【◆参考答案◆】:(1)王国维标举的"苦痛说"是指文学创作的审美尺度,也就是文学创作的目的。(2)苦痛说主要是从内容的角度要求主体在对苦痛的深刻体悟中,对生活本质进行观照与反思,实现主体自我的升华与解脱,实际是主张创造能疗救社会和人性的文学作品。(3)"苦痛说"与"古雅说"是王国维检测文学创作的审美尺度,是"天才说"和"游戏说"的延续和深化。
(5)【◆题库问题◆】:[单选] 文学批评所依据的事实应该是确凿无误的,所以文学批评具有()
A.审美性
B.思辨性
C.实证性
D.历史性
A.审美性
B.思辨性
C.实证性
D.历史性
【◆参考答案◆】:C
(6)【◆题库问题◆】:[问答题] 孔子是如何论述人的审美感情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
【◆参考答案◆】:
(1)孔子关于人的审美感情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论述主要见于《论语·雍也》,其语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孔子把水的动态与山的静态的自然本性与智者、仁者的胸怀和性格特点有机结合起来,论述了人的精神品质与自然美的关系。
(3)孔子突出了智者、仁者对自然山水的不同的爱好,开创了论自然美与人的审美关系的先河,为后世的相关理论奠定了基础。
(1)孔子关于人的审美感情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论述主要见于《论语·雍也》,其语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孔子把水的动态与山的静态的自然本性与智者、仁者的胸怀和性格特点有机结合起来,论述了人的精神品质与自然美的关系。
(3)孔子突出了智者、仁者对自然山水的不同的爱好,开创了论自然美与人的审美关系的先河,为后世的相关理论奠定了基础。
(7)【◆题库问题◆】:[填空题] 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
【◆参考答案◆】:浩然之气
(8)【◆题库问题◆】:[填空题] 王夫之借用佛学的范畴,提出了诗歌创作的现量说。教材指出:王夫之的现量说有三义:即()义、()义和()义。
【◆参考答案◆】:现在;现成;显现真实
(9)【◆题库问题◆】:[多选] 孟子不满意于“赋诗言志”的方式,提出两种解读诗歌的方法是()
A.乐而不淫
B.哀而不伤
C.知人论世
D.言不尽意
E.以意逆志
A.乐而不淫
B.哀而不伤
C.知人论世
D.言不尽意
E.以意逆志
【◆参考答案◆】:C, E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曹丕的“诗赋欲丽”作为文体论的观点与以前的文论有何区别?
【◆参考答案◆】:"诗赋欲丽"是指诗歌、赋体应该(文辞)华美。曹丕以前还没有独立的、真正意义上的"文论",文学基本上还没有独立出来,如《诗经》是"经",并被看作文学作品。与以前的文论相比,说明曹丕看到了文学作为艺术区别于其它体裁文章的美学特征(即"丽"),认识到文学应该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这对于抒情文学的发展,有着特别深远的影响。曹丕的《典论•论文》表明,魏晋时代文学已经逐步走向自觉的时代。这与以前"诗言志"的文论观点是不一样的。"诗言志"中所谓"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所谓"赋诗言志"是指借用或引申《诗经》中某些篇章来暗示自己某种政教怀抱。《左传》里常出现的"志"多指政治态度、理想抱负。到战国中期以后,由于对诗歌的抒情特点的重视,以及百家争鸣的展开,"志"的含义逐渐扩大,其作为人的思想、意愿、感情的一般意义开始受到了重视。譬如《离骚》"屈心而抑志","抑志而弥节"中"志"的内容除了屈原的政治理想抱负,还包括了这种理想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愤激之情,以及对谗佞小人的痛恨之情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