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老将行》在诗体上属于:()
A.七言长律
B.七言律诗
C.乐府诗
D.七言绝句
A.七言长律
B.七言律诗
C.乐府诗
D.七言绝句
【◆参考答案◆】:C
(2)【◆题库问题◆】:[单选] 提出小说理论“熏、浸、刺、提”说的清代或近代文论家是()。
A.近代的王国维
B.近代的梁启超
C.清代的李渔
D.清代的金圣叹
A.近代的王国维
B.近代的梁启超
C.清代的李渔
D.清代的金圣叹
【◆参考答案◆】:B
(3)【◆题库问题◆】:[单选] 新批评创造的一种具体的批评方法叫()
A.解读法
B.细读法
C.研读法
D.速读法
A.解读法
B.细读法
C.研读法
D.速读法
【◆参考答案◆】:B
(4)【◆题库问题◆】:[多选] 文学作品形式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从创作角度看,相似的内容可用不同的文学样式来表现
B.从创作角度看,形式的高下优劣将直接影响内容的表达
C.从发展角度看,一种形式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D.从发展角度看,形式的变革可有力促进文学的快速发展
E.从欣赏角度看,形式最先为读者所感知并可以单独欣赏
A.从创作角度看,相似的内容可用不同的文学样式来表现
B.从创作角度看,形式的高下优劣将直接影响内容的表达
C.从发展角度看,一种形式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D.从发展角度看,形式的变革可有力促进文学的快速发展
E.从欣赏角度看,形式最先为读者所感知并可以单独欣赏
【◆参考答案◆】:A, C, E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析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和“新理想”这句话的理论内涵。
【◆参考答案◆】:(1)此论见于梁启超的《夏威夷游记》。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和"新理想"是梁启超诗论的核心。所谓"新意境"、"新理想",是指诗歌的思想内容方面。具体是:其一,近代的哲学观念和社会理想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一些内容;其二,爱国、尚武、要求变革等内容。(2)梁启超总结了"诗界革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指明努力的方向,认为"新意境"、"新语句"、"旧风格"三者具备,是新诗歌的最高境界。(3)梁启超在形式变革方面找不到出路,所以提出"诗界革命"是"革其精神",而"非革其形式"。所以他对以"新语句"入诗,既表示赞同,又反对简单套用西方语汇。他把黄庭坚作为"诗界革命"成功的典范。
(6)【◆题库问题◆】:[填空题] 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原道》篇中。教材指出: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是其内容,()是其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道;文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味外之旨”
【◆参考答案◆】:
司空图提出的诗歌审美理论。所谓"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就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他所说的"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就是要求诗歌形象鲜明,如在目前,而又意境深远,含蓄不尽的意思。这和他的"象外之象"的理论是相辅相成的,"象外之象"就客体形象而言,"味外之旨"就主体审美而言。"象外之象"必有"味外之旨";要获得"味外之旨"就必须使艺术形象具有"象外之象"的特征。
司空图提出的诗歌审美理论。所谓"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就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他所说的"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就是要求诗歌形象鲜明,如在目前,而又意境深远,含蓄不尽的意思。这和他的"象外之象"的理论是相辅相成的,"象外之象"就客体形象而言,"味外之旨"就主体审美而言。"象外之象"必有"味外之旨";要获得"味外之旨"就必须使艺术形象具有"象外之象"的特征。
(8)【◆题库问题◆】:[填空题] 教材指出:苏轼在“知”与“能”、“道”与“艺”的关系上,有着十分可贵的见解,认为,创作的实现是“道”与“艺”的结合,并将“道”,“艺”关系转化为实际创作时的“()”、“()”关系
【◆参考答案◆】:心;手
(9)【◆题库问题◆】:[填空题] 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论文的悠久传统。
【◆参考答案◆】:气
(10)【◆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孔子是如何论述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的?
【◆参考答案◆】:(1)首先从人的立身处世来讨论诗歌和礼乐。认为诗乐具有教育作用,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同时在政治和社会活动中,发挥其社会功能。(2)其次论文学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提出了"兴观群怨"之说。通过诗歌来表达情志以发挥其社会作用的概括论述,这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特征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