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王夫之关于意象生成的基本理论。论述王夫之关于意象生成的基本理论。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论述王夫之关于意象生成的基本理论。

(1)【◆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论述王夫之关于意象生成的基本理论。

【◆参考答案◆】:(1)王夫之认为意象的本质特征是"情景相生",生活实践是创造审美意象的前提,但他同时也敏锐地掌握意象创造中所特有的审美观照、艺术直觉、灵感等艺术规律,深刻地提出"现量说"这一诗歌意象生成的理论。(2)"现量"本是佛家因明术语,指由感觉取得的直接知识,即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反映。王夫之运用"现量"一词,对诗歌创作中意象的生成进行概括,这是他对诗歌"情景相生"论更深层次的阐述。(3)王夫之认为审美意象的生成是诗人直接的审美观照,即时的情景直接成为诗人的审美对象,即刻拥有的是审美的心胸和情怀,诗人在直接观照的状态下,才能生发感兴,创作出诗歌的意象。(4)王夫之认为诗歌意象的生成中有艺术直觉的独特作用,诗歌创作无需抽象思维的参与,而是平时积累的感觉知识创造性的飞跃,是直接艺术感兴中所爆发的天巧和灵感。(5)王夫之的现量说抓住了意象生成的特殊规律,揭示了诗歌创造中直接观照、艺术直觉等现象,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但过多强调神理相凑,忽视创作中精益求精的人工之美,未免有其不足。

(2)【◆题库问题◆】:[填空题] 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而绮靡”和“赋()而浏亮”。

【◆参考答案◆】:缘情;体物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唐代的小说理论批评。

【◆参考答案◆】:(1)唐人传奇的发展带来了小说观念的变化。(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认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即指小说理论观念自觉精神的萌芽。(3)唐代史官与文人的看法并不一致,史官求"实",观念偏于保守传统;文人重"文",更多从艺术创造方面着眼。(4)由于受到市民意识与传奇小说的影响,一些古文家如韩愈、柳宗元等也从理论上积极提倡古文小说。明确指出小说是一种具有特殊艺术本质的文学创作。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应感

【◆参考答案◆】:陆机认为灵感的表现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应感之会",即灵感的畅通;一种是灵感的"六情底滞",即灵感的闭塞。灵感畅通来源于"天机",此时文笔如花;灵感闭塞,则文思枯竭,难以写出美文。陆机只强调作家灵感的主观作用,忽视了现实生活和社会习染对作家灵感产生的作用,有其片面性。而且因为时代的限制,他无法对灵感的产生作出科学的解释。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兴、观、群、怨”

【◆参考答案◆】:
"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故而朱熹解释为"感发意志",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诗歌的这种美学作用,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所以孔安国注曰"引譬连类"。
"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而孔子所说的"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郑玄注曰"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曰"考见得失"。
"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怨刺上政"。

(6)【◆题库问题◆】:[单选]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文论家是()。
A.韩愈
B.陈子昂
C.皎然
D.白居易

【◆参考答案◆】:D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六观

【◆参考答案◆】: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

(8)【◆题库问题◆】:[填空题] 教材指出:李贽认为:“《水解传》者,()也。”将之与司马迁的“()”的传统联系起来,给予它与正统诗文同等的地位。

【◆参考答案◆】:发愤之所作;发愤著书

(9)【◆题库问题◆】:[问答题] 在文体学批评实践的语音分析层面,应当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在文体学批评的语音分析层面,应当特别注意作为形式因素的音韵与文学文体所表达的情感或语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因为语音的选择与文学文体所获得的特定含义或氛围之间往往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文学文本中的语音变异是作者根据问题的情感色彩或处于某种理论主张的需要,改变语音原有的音调、音韵、对仗、节奏等。

(10)【◆题库问题◆】:[填空题] 公安派中的袁宏道提出了“性灵”的口号,他所谓“性灵”与李贽所说的“()”是一致的。

【◆参考答案◆】:童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小豌豆-答案网 » 论述王夫之关于意象生成的基本理论。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