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论述郭沫若的浪漫主义的诗歌主张。
【◆参考答案◆】:郭沫若在发表《女神》之后发表了一系列的浪漫主义诗歌见解,构成其浪漫主义诗歌美学。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诗的本职在于抒情","诗的创造贵在自然流露",即诗是诗人心中诗意诗境的自然流露。他在1920年1月18日写给宗白华的长信中说:"我们的诗只要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底纯真的表现,命泉中流出来的Strain,心琴上弹出来的melody,生底颤动,灵底喊叫,那便是真诗。"又说:"诗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当然,郭沫若主张好诗是诗人心境的自然流露,并没有把诗人同现实斗争对立起来。他说的诗人心中的"诗意诗境",并非是远离时代革命风浪的一湾"清澄的海水",而是时代斗争风云的汪洋大海,他所谓的"生底颤动、灵底喊叫",并非是诗人主观精神世界声嘶力竭的呼喊,而是社会客观的现实生活在革命诗人心中奔腾呼啸的回响。2、"诗是人格创造的表现"。他说:"诗底的成分总要算‘自我表现’了,所以读一人的诗,非知其人不可。又说:"诗――不仅是诗――是人格的表现,人格比较圆满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诗,真正的诗人的诗,不怕便是吐诉他自己的衷情,抑郁,我们读了,都足以增进我们的人格"。这里讲的是诗人的个性,即诗人的人格在诗歌中的表现问题。这里的"自我表现"不是自我夸张,他这里的人格是与时代的进步思想和广大人民的革命要求相通的。诗人心中激荡着时代的风暴,诗人优美的感情跃动着革命的脉搏。他自己说:"诗是人格创造的表现,是人格创造冲动的表现。这种冲动接触到我们,对于我们的人格不能不发生影响。""个性最彻底的文艺便是最有普遍性的文艺,民众的文艺。"所以,郭沫若说的"人格的创造"不能理解为个人主义的精神夸张,而是创造力量的化身,时代精神的体现。诗人是人民的代言人。3、从诗歌是诗人内心感情的流露出发,他又提出诗歌创作本身无目的性的结论。他认为,"文艺如春日的花草,乃艺术家内心之智慧的表现。如一阵春风吹过池面所生的微波,应该说没有所谓目的。"而这种"无目的论"只是对诗歌的创作论而言的。事实上他是承认文艺的社会功用的。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旧戏改革有哪两种主要形式?
【◆参考答案◆】:一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改编传统剧目,创作新编历史剧,如《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等。二是用旧形式编现代戏,并对旧形式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如新秦腔《血泪仇》。毛泽东1942年为延安平剧院的成立题词"推陈出新"是后来旧戏改革的指导方针。
(3)【◆题库问题◆】:[填空题] ()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和卡夫卡,也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
【◆参考答案◆】:王小波
(4)【◆题库问题◆】:[填空题] 沈从文散文的思想特色有具有()、具有()、具有()、具有()、贯穿人性的哲理思考。
【◆参考答案◆】: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小说;炽烈的湘西本土性;炽烈的本族性(苗族);强烈的主观评价和审美感情
(5)【◆题库问题◆】:[单选] 废名是()的一个笔名。
A.冯乃超
B.许钦文
C.冯文炳
A.冯乃超
B.许钦文
C.冯文炳
【◆参考答案◆】:C
(6)【◆题库问题◆】:[填空题] ()以描写湖北神农架山区的山民生活见长,他的《马嘶岭血案》、《松鸦为什么鸣叫》、《豹子最后的舞蹈》等,为他赢得了“底层写作”的代表性作家的声誉。
【◆参考答案◆】:陈应松
(7)【◆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巴金笔名的由来。
【◆参考答案◆】:作家巴金,已闻名海内外,但"巴金"两字的由来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很多人猜测这两个字来自于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其实不然。巴金在1957年9月27日致前苏联作家彼得罗夫的信中对自己的名字作了注解:"一九二八年八月我写好《灭亡》要在原稿上署名,我想找两个笔画较少的字。我当时正在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我看到了„金‟字,就在稿本上写下来。在这时候我得到了一个朋友自杀的消息,这个朋友姓巴,我和他在法国Cha-teau-Thierry同住了一个不长的时期。他就是我在《死去的太阳》序文中所说的„我的一个朋友又在项热投水自杀‟的那个中国留学生。我们并不是知己朋友,但是在外国,人多么重视友情。我当时想到他,我就在„金‟字上面加了一个„巴‟字。从此„巴金‟就成了我的名字。"
(8)【◆题库问题◆】:[填空题] 金克木的散文随笔集主要有《()》《文化的解说》《华梵灵妙》等。
【◆参考答案◆】:天竺旧事
(9)【◆题库问题◆】:[填空题] 1923年()社成立,主要成员有胡山源等,文艺思想强调艺术无目的论和灵感的作用。
【◆参考答案◆】:弥洒社
(10)【◆题库问题◆】:[填空题] 闻一多是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他提出了著名的“三美”原则: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他的作品大多表现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诗集()是他的代表作。
【◆参考答案◆】:《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