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多选] 下列哪些作品是田汉创作的?()
A.《屈原》
B.《南归》
C.《咖啡店之一夜》
D.《获虎之夜》
E.《丽人行》
A.《屈原》
B.《南归》
C.《咖啡店之一夜》
D.《获虎之夜》
E.《丽人行》
【◆参考答案◆】:B, C, D, E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元杂剧在形式上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元杂剧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其特点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一、结构。元杂剧的结构以折为单位,一折相当于现代戏的一幕。一个剧本一般是四折带一个"楔子",个别为一本五折,或一本六折。折是故事发展的自然段落,也是音乐的组织单位,折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是一场,也可以是多场。楔子相当于过场戏,只有一、两支曲子。楔子或在剧本的开头,或在折与折之间。有的剧本无楔子,个别的也可以包含两个楔子。每折戏都包含唱、白、科三项内容。每本杂剧的末尾还有"题目""正名",或两句,或四句,总括全剧内容;剧本以正名的末后一句为剧本的全称。如《窦娥冤》的"题目正名"是:"秉鉴持衡廉访使,感天动地窦娥冤"。后一句就是此剧的全称。二、音乐。杂剧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子,组成一套曲子。除楔子外,每折不得少于三支曲子。每折最末的曲子,照例用"煞"或"尾"作为这套乐曲的结尾。元杂剧的宫调通常用北九宫。一般来说,第一折多用仙吕宫,第二折多用南吕宫或正宫,第三折多用中吕宫或越调,第四折多用双调。同一折中的若干支曲牌,其排列顺序有一定习惯。同一折的曲词都押同一类韵,不另换韵,差不多句句都押韵,以北方音韵为准,平、上、去三声通押,入派三声。个别剧本还有"借宫"的,但这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可随意乱借。三、宾白。元杂剧以唱歌为主,以说白为辅,故称说白为"宾白",简称为"白"。唱,一般用于抒情;白,一般用于叙事。说白有下列几种形式:对白——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剧中人物的自言自语。独白又分为:旁白——又叫"打背供"、"背白",假设同台演员听不见,专对观众说话;定场白——角色第一次上场时的自我介绍;带白——剧本上写作"带云",是唱中间插入说白。四、科。剧本中的舞台提示,大概包括三方面:动作表演的提示,如"打科"、"跪科"就属于这类提示;表情提示,如"做悲科"、"做疑怪科"就属于这类提示;舞台效果的提示,如"内做风科"、"雁叫科"就属于这类提示。五、角色。元杂剧的角色可分为四大类:末、旦、净、杂。旦,扮剧中的女角;女主角叫正旦,此外还有副旦、贴旦、外旦、老旦、小旦、搽旦、花旦、色旦等名目。末,扮演剧中的男角;男主角叫正末,此外还有副末、冲末、大末、二末、三末、小末、外末等名目。净,以扮演刚强拧猛的人物为主,多饰男角;此外还有副净、二净等名目。杂,扮演不属于上三类的各种人物,根据扮演人物的不同,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孤(官员)、孛老(老头子)、卜儿(老妇)、俫儿(小孩)、邦老(强盗)、细酸(书生)、曳剌(la)(番兵)、祗从(侍从人员),等等。在元杂剧中,主唱的一般只有正旦、正末,其他角色一般只有道白。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晚唐时的“小李杜”是指哪两位诗人?
【◆参考答案◆】:李商隐、杜牧
(4)【◆题库问题◆】:[填空题] 《汉书》是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作者是 () ,其中写得最好的人物传记是《()》。
【◆参考答案◆】:班固;苏武传
(5)【◆题库问题◆】:[单选] 长篇小说《虾球传》是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
A.黄谷柳
B.陈白尘
C.师陀
D.张恨水
A.黄谷柳
B.陈白尘
C.师陀
D.张恨水
【◆参考答案◆】:A
(6)【◆题库问题◆】:[单选] 抒情短诗《回延安》的作者是()
A.李季
B.闻捷
C.郭小川
D.贺敬之
A.李季
B.闻捷
C.郭小川
D.贺敬之
【◆参考答案◆】:D
(7)【◆题库问题◆】:[填空题] ()是矛盾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社会分析小说,也是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小说。
【◆参考答案◆】:《子夜》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请概括《复活》中聂赫留朵夫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聂赫留朵夫的性格是不断变化的。他生在贵族家庭,大学时代单纯善良、富有理想,但到了军营后堕落了。他诱奸了玛丝洛娃,又将她抛弃。后来在法庭上与玛丝洛娃再次相遇,良心受到谴责,开始反省自己的生活,并决心帮助她。随着对监狱、田庄、革命者以及社会的了解,他的精神复活了,同情心、忍耐、坚毅等优良品格又回到他身上。西伯利亚之行最终使他完成了精神和性格的复活。
(9)【◆题库问题◆】:[填空题] 多卷本长篇小说《红旗谱》包括《》、《》、《》三部。
【◆参考答案◆】: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析《祝福》在叙述方式上的特色。
【◆参考答案◆】:《祝福》虽然写的是祥林嫂的悲剧和封建礼教给人们带来的种种精神折磨,却是以"我"这样一个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述的。祥林嫂的经历与遭遇是透过"我"的视角,经过"我"的思考和分析展现给读者的,因而"我"成为作品中的讲故事人。可以说,《祝福》中不单是祥林嫂的故事,也有"我"的感受在里面,"我"作为一个回故乡过年的外地游子,能够对祥林嫂的际遇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与评价,而这种对封建礼教的认识与评判,也正是作者鲁迅想要通过小说表达的内容。这样的叙述方式在寓于客观性强的同时,也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便于作者议论和表达看法,也有助于作品主题的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