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王国维遗书有云“经此事变,义无再辱”,“此事变”是指()。
A.冯玉祥发动的北京事变
B.南昌起义
C.四·一二事变
D.国民革命军北伐
A.冯玉祥发动的北京事变
B.南昌起义
C.四·一二事变
D.国民革命军北伐
【◆参考答案◆】:D
(2)【◆题库问题◆】:[单选] 在我国文论史上,最先对诗歌中的作家作品风格进行类型研究的是().
A.曹丕
B.陆机
C.刘勰
D.钟嵘
A.曹丕
B.陆机
C.刘勰
D.钟嵘
【◆参考答案◆】:A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毛诗大序》“讽谏”说的内涵及其所论述的文学与现实社会的关系的意义。
【◆参考答案◆】:"讽谏"就是讽刺的意思,但仔细体会词义,"讽谏"是讽而谏,就是在讽刺之中包含着"谏(劝说)"的意思,因此在讽刺的程度上较"讽刺"要稍微弱一点。《毛诗大序》提出了"讽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这就充分肯定了文艺批判现实的意义和作用。老百姓可以用文艺的形式对上层统治者进行批判,而且"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这就包含着一定的民主因素。它为后来进步的文学家用文学创作干预现实,批判社会黑暗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对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作了比较明确的论述。(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之《毛诗大序》"题解")
(4)【◆题库问题◆】:[填空题] 教材指出:李清照在《论词》中提出了对词创作的一些审美要求,主要有:一、勿“()”;二、要有“()”;三、讲“故实”;四、要求词的格调高雅、典重。
【◆参考答案◆】:破碎;铺叙
(5)【◆题库问题◆】:[单选] 从《史记》对汉高祖和汉武帝的记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马迁的()
A."究天人之际"的精神
B."发愤著书"的精神
C."实录"精神
D."主文而谲谏"的精神
A."究天人之际"的精神
B."发愤著书"的精神
C."实录"精神
D."主文而谲谏"的精神
【◆参考答案◆】:C
(6)【◆题库问题◆】:[单选] 从社会政治功能来说,文学批评既是对艺术的领悟感受,又是一种()
A.艺术享受
B.科学研究
C.舆论工具
D.哲学价值
A.艺术享受
B.科学研究
C.舆论工具
D.哲学价值
【◆参考答案◆】:C
(7)【◆题库问题◆】:[单选] 使社会—历史批评模式得以确立的是法国批评家()
A.亚里士多德
B.维柯
C.丹纳
D.别林斯基
A.亚里士多德
B.维柯
C.丹纳
D.别林斯基
【◆参考答案◆】:C
(8)【◆题库问题◆】:[填空题] 《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可以观,可以群,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参考答案◆】:兴;怨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摄兴观群怨于一炉”
【◆参考答案◆】:
王夫之认为"兴、观、群、怨"四者不是各自独立而无关的,而是紧密联系、互相补充的;兴中可观,观中有兴,群而愈怨,怨而愈群,四者配合而使之更有艺术的感染力量,每一方面只是一个特殊的角度而已。因此对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来说,随着读者情况不同,各人从中所体会到的内容也往往各不相同。如《关雎》本是一首写爱情的兴诗,但又可以起到"康王宴朝,而即为冰鉴"的"观"的作用;《大雅·抑》本是讲周王朝如何才能修德守礼,安排政治谋略,以从中观政治得失,但谢安又可以从其振兴朝纲、统一祖国的政治理想出发,欣赏其诗而发兴,以"增其遐心"。
王夫之认为"兴、观、群、怨"四者不是各自独立而无关的,而是紧密联系、互相补充的;兴中可观,观中有兴,群而愈怨,怨而愈群,四者配合而使之更有艺术的感染力量,每一方面只是一个特殊的角度而已。因此对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来说,随着读者情况不同,各人从中所体会到的内容也往往各不相同。如《关雎》本是一首写爱情的兴诗,但又可以起到"康王宴朝,而即为冰鉴"的"观"的作用;《大雅·抑》本是讲周王朝如何才能修德守礼,安排政治谋略,以从中观政治得失,但谢安又可以从其振兴朝纲、统一祖国的政治理想出发,欣赏其诗而发兴,以"增其遐心"。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隔”与“不隔”
【◆参考答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已。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陶谢之诗不隔,是因为不堆砌典故,而有平淡自然,芙蓉出水之美;而颜延之的诗“殆同书抄”“雕绘满眼”,自然就“隔”了。苏轼的诗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故“不隔”;黄庭坚的诗则词语生僻,“无一字无来处”,所以就“隔”。可见,“不隔”的作品应当描写即目所见、即景会心之境界,务求自然传神,如化工造物一般。故云“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王国维这一思想,显然受到钟嵘的“直寻”说、王夫之的“现量”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