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精神分析批评最遭人非议的是对文学活动中的()
A.形式的解释
B.情节的解释
C.性欲的解释
D.道德的解释
A.形式的解释
B.情节的解释
C.性欲的解释
D.道德的解释
【◆参考答案◆】:C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谈谈谢榛“情景”说的内涵。
【◆参考答案◆】:"诗乃模写情景之具",因而"作诗本乎情景"。同样的景物,主体不同,会有不同的观感。诗歌内在的情感要深长,外在的景物要远大。情和景应该互相融合,而二者的融合取决于"情景适会"。这种"适会"是在客体出发主体的感兴过程中发生的。这种状态中,主体"思入杳冥","无我无物"主体和客体之间达到了完全的融合统一。
(3)【◆题库问题◆】:[单选] “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的理论的提出者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参考答案◆】:C
(4)【◆题库问题◆】:[填空题] 教材指出“()”是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里表露的比较重要的诗论思想。在他之前,司马迁、钟嵘、韩愈等人也有过相似之论。
【◆参考答案◆】:诗穷而后工
(5)【◆题库问题◆】:[单选] 教材指出:《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A.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
B.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
C.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
D.读者只须了解文学作品得思想内容,语言并不重要
A.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
B.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
C.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
D.读者只须了解文学作品得思想内容,语言并不重要
【◆参考答案◆】:C
(6)【◆题库问题◆】:[单选] 女权主义批评在方法论方面的特点是()。
A.单一性
B.科学性
C.多元化
D.复杂性
A.单一性
B.科学性
C.多元化
D.复杂性
【◆参考答案◆】:C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皎然的“复变”观。
【◆参考答案◆】:(1)复指复古,变指通变。复变,即继承与创新的关系。(2)皎然反对把诗歌纳入复古主义的道路,反对偷语偷意,主张巧于借鉴,合理偷势。(3)皎然主张自立创新,复古而能通于变,体现了文学发展的辩证规律。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三表法”
【◆参考答案◆】:(1)三表法是在《墨子•非命上》中提出的。(2)三表法原意是说"言有三表",即"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3)三表法是指立言辩说,应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和标准,即过去的经验、目前的现实和将其运用于实际事务的实践价值。(4)此说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带有功利主义的特点与历史局限。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如何理解皎然“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的诗论观点?
【◆参考答案◆】:皎然诗论关注到了这意境作品完成之后,便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审美品格,即超越于表层文字和形象之外的多层的、乃到不尽的审美意味:"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情在言外,旨冥句中。"这些论述,实际上已经提示出了诗歌单的本质特征,即在意、境契合的基础上,具有超出表层文字、形象的审美包容量,能激发读者产生多层次乃至无穷无尽的审美情思。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情采》
【◆参考答案◆】:(1)"情"与"采"的关系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是贯穿整个《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红线。刘勰并专列《情采》一篇来作集中论述。(2)情主要指作品的思想内容,采主要作品的艺术形式,情与采有时也用"文"与"质"的概念来代表。(3)情与采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形式离不开内容,另一方面内容也需要有美的表现形式,二者互相依存,不可偏废。(4)基于这样的认识,刘勰要求写作文章要以"述志为本",应该"为情而造文",而反对"为文而造情"。刘勰批评齐梁文风的浮艳,也是从这一理论出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