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在实验室获得性感染中,()为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A.粘膜接触
B.空气传播
C.经口传播
D.节肢动物媒介
A.粘膜接触
B.空气传播
C.经口传播
D.节肢动物媒介
【◆参考答案◆】:B
(2)【◆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微生物危害评价的依据?()
A.病原微生物感染人或动物毒性的强弱以及是否产生毒素
B.特定的病原体是否存在于国内
C.病原微生物引起感染的临床症状轻重、病程、预后或致死性,是否可以接种疫苗预防
D.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
A.病原微生物感染人或动物毒性的强弱以及是否产生毒素
B.特定的病原体是否存在于国内
C.病原微生物引起感染的临床症状轻重、病程、预后或致死性,是否可以接种疫苗预防
D.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
【◆参考答案◆】:B
(3)【◆题库问题◆】:[问答题] 简述烧伤或腐蚀性伤急救处理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
1.消除热源、灭火、自救互救。烧伤发生时,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冲洗,或伤员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
2.实验过程中若不慎将酸、碱或其它腐蚀性药品溅在身上,立即用大量的水进行冲洗,冲洗后相应地用苏打(针对酸性物质)或硼酸(针对碱性物质)进行中和。
1.消除热源、灭火、自救互救。烧伤发生时,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冲洗,或伤员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
2.实验过程中若不慎将酸、碱或其它腐蚀性药品溅在身上,立即用大量的水进行冲洗,冲洗后相应地用苏打(针对酸性物质)或硼酸(针对碱性物质)进行中和。
(4)【◆题库问题◆】:[判断题] 烈性传染病病原体对自然宿主致病性很强,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毁灭整个种群。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5)【◆题库问题◆】:[单选] 普通环境动物实验设施,温度要求(),相对湿度为40-70%,换气次数为8-10次,落下菌数≤30个/皿等,饲料、饮水和垫料要求不被污染,饲养室内要有防鼠、防虫等措施。
A.20-250C
B.16-260C
C.18-260C
D.15-250C
A.20-250C
B.16-260C
C.18-260C
D.15-250C
【◆参考答案◆】:B
(6)【◆题库问题◆】:[单选] 国外向我国索取菌种时,()的菌(毒)种向国外交换供应时,应经卫生部批准。
A.对国外保密
B.专利
C.第一类、第二类新发现还未向国外供应
D.A+B+C
A.对国外保密
B.专利
C.第一类、第二类新发现还未向国外供应
D.A+B+C
【◆参考答案◆】:D
(7)【◆题库问题◆】:[单选]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和来源于疫区的医用特殊物品的出入境由()办理准出入境证明。
A.卫生部科教司
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疾病控制预防中心
D.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
A.卫生部科教司
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疾病控制预防中心
D.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
【◆参考答案◆】:A
(8)【◆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关于医疗废弃物处理正确的是:()
A.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或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
B.当包装物或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C.盛装感染性废物是应在包装袋上加注"感染性废物"字样。
D.A+B+C
A.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或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
B.当包装物或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C.盛装感染性废物是应在包装袋上加注"感染性废物"字样。
D.A+B+C
【◆参考答案◆】:D
(9)【◆题库问题◆】:[单选] 以下哪种操作产生重度气溶胶()。
A.试验动物尸体解剖
B.毒液滴在不同表面上
C.打开干燥菌种安瓿
D.用注射器从安瓿中抽取毒液
A.试验动物尸体解剖
B.毒液滴在不同表面上
C.打开干燥菌种安瓿
D.用注射器从安瓿中抽取毒液
【◆参考答案◆】:C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简述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的分类。
【◆参考答案◆】:
依据《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我国将医学微生物按其对人类危害性以及是否具备有效治疗与预防手段分为四类。菌毒种:一类:传染性强对人危害大的烈性传染病的微生物菌种,感染后引起的症状严重并危及生命,缺乏有效预防措施的烈性传染病菌株,包括国内尚未出现的传染病菌株。此类菌种易造成实验室感染。如鼠疫耶尔森菌、O1和O139群霍乱弧菌、炭疽杆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天花病毒、黄热病毒、马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等。二类:感染后可引起较严重的症状,可危及生命,发病后不易治疗,对人群危害较大的微生物菌种,可造成实验室感染。如狂犬病毒、汉坦病毒、森林脑炎病毒、新型隐球菌等。三类:危险性与危害程度一般,感染后的症状较轻,具有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微生物菌种,一般不引起实验室感染。如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柯萨奇病毒等。四类:菌苗与疫苗等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弱毒与减毒的微生物菌种及各种低致病性微生物菌种。但生产各种烈性传染病灭活疫苗使用的菌种(强毒株)按相应安全级别管理。
依据《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我国将医学微生物按其对人类危害性以及是否具备有效治疗与预防手段分为四类。菌毒种:一类:传染性强对人危害大的烈性传染病的微生物菌种,感染后引起的症状严重并危及生命,缺乏有效预防措施的烈性传染病菌株,包括国内尚未出现的传染病菌株。此类菌种易造成实验室感染。如鼠疫耶尔森菌、O1和O139群霍乱弧菌、炭疽杆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天花病毒、黄热病毒、马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等。二类:感染后可引起较严重的症状,可危及生命,发病后不易治疗,对人群危害较大的微生物菌种,可造成实验室感染。如狂犬病毒、汉坦病毒、森林脑炎病毒、新型隐球菌等。三类:危险性与危害程度一般,感染后的症状较轻,具有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微生物菌种,一般不引起实验室感染。如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柯萨奇病毒等。四类:菌苗与疫苗等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弱毒与减毒的微生物菌种及各种低致病性微生物菌种。但生产各种烈性传染病灭活疫苗使用的菌种(强毒株)按相应安全级别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