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

(1)【◆题库问题◆】:[单选] 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2)【◆题库问题◆】:[单选] 有人曾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概括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然而到了20世纪后半期,美国人们在物质满足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①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②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改变③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④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3)【◆题库问题◆】:[单选]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参考答案◆】:B

(4)【◆题库问题◆】:[单选] 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参考答案◆】:B

(5)【◆题库问题◆】:[单选]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句话旨在说明这两件事共同的缺点是()
A.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远远地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D.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答案◆】:A

(6)【◆题库问题◆】:[单选]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A.节约生产成本
B.便于官府监管
C.带动民用企业
D.与洋商争利

【◆参考答案◆】:B

(7)【◆题库问题◆】:[单选] 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参考答案◆】:C

(8)【◆题库问题◆】:[单选]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参考答案◆】:D

(9)【◆题库问题◆】:[单选] 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参考答案◆】:D

(10)【◆题库问题◆】:[单选] 《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A.岭北行省
B.辽阳行省
C.甘肃行省
D.云南行省

【◆参考答案◆】:B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小豌豆-答案网 » 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